讲真,沃尔沃V90全球停产这事儿,一点都不意外。
意外的是,都这个点了,居然还有人觉得这是个新闻。
这不叫新闻,这叫尸检报告。
瑞典托斯兰达工厂最后一台V90下线,黑色涂装,直接拉进博物馆成了展品,和一堆老古董排排站。这个动作的潜台词翻译过来就是:各位,别念想了,咱家这门手艺,不传了,已经入土为安,坟头草都规划好了。
CEO吉姆·罗恩老师更是重量级,直接掀桌子,说V90没了,V60也别指望换代。
这个操作,就非常地有灵性。
它深刻地诠释了什么叫“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车企搞情怀,本质上是一种行为艺术。一边哭着说我们是多么热爱驾驶,多么不忘初心,一边看着SUV的销量报表笑开了花。沃尔沃就是这场艺术展里最投入的演员,演着演着,自己都信了,结果一掏口袋,坏了菜了,观众光鼓掌不买票啊。
现在,沃尔沃不装了,摊牌了。
什么北欧绅士,什么瓦罐情怀,什么“爱与生命”,都是虚的。能换成真金白银的,才是硬道理。这波操作,属于是悟了,是顿悟,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发现真经上就写了两个字:搞钱。
所以你看国内市场,2025款V90 Cross Country还挂在官网上卖,44.79万起。这是什么?这是最后的慈悲吗?
不,这是最后的“库存清仓大甩卖”,只是换了个比较体面的说法。
这些库存车,现在不叫车,叫“北欧龙血结晶”。每一台都弥足珍贵,卖一台少一台,属于是工业时代的限定款舍利子,盘两年没准还能包浆。
就问你怕不怕?
那些还在纠结什么2.0T加48V轻混,什么2941mm轴距,什么201mm离地间隙的,都属于是没看懂剧本。买这车的人,会在乎这些吗?
不会。
他们买的根本不是一套机械零件,而是一种信仰图腾,一种“你看我多有品位”的社交货币。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就像果粉永远不会去研究安卓的开放性,特斯拉信徒也绝不会承认电控系统偶尔会像个醉汉。
买末代V90的人,核心诉求只有一个:当全世界的瓦罐都死绝了,我的车库里还有一辆活的。
这是一种宗教般的优越感。
操,这感觉真有点操蛋。
写到这儿我自己都觉得,把一辆清库存的车说成是修仙渡劫失败,是不是有点太魔幻了。
但现实就是这么魔幻。
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不是蔚来那种“我们是朋友”的过家家,而是比亚迪直接开着坦克来你家开派对的真实商战。
最好的防御不是金钟罩铁布衫,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大家一起喝西北风。
在这样一个“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修罗场里,沃尔沃这种坚持做小众瓦罐车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不务正业”。它就像一个修仙门派,大家都在卷“闪电五连鞭”和“元婴自爆”这种大杀器,他还在那苦练“御剑飞行”的姿势好不好看。
帅是真帅,死也是真快。
你看它的竞品,奥迪A6 allroad,人家活得好好的。为啥?因为人家“奥迪”这两个字本身就是一张无限额信用卡,品牌玄学在那撑着。买奥迪瓦罐的人,和买沃尔沃瓦罐的人,心态完全不一样。前者是“我有很多选择,但我偏要选这个贵的”,后者是“我没得选,我就好这口苦的”。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特别能理解这种偏执。
就像我到现在还留着诺基亚的手机,不是因为它能砸核桃,而是因为它代表着一个我逝去的、回不去的时代。我楼下那台帕萨特旅行版,都比路上99%的车有味道,虽然车主天天愁配件。
末代的沃尔沃V90,就是汽车圈的诺基亚。
你买下它,买的不是未来,而是过去。你买的不是一辆交通工具,而是一张通往回忆的任意门。你每天开着它,不是在通勤,而是在给你那所剩无几的情怀上坟。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什么?
结论是,热爱瓦罐这玩意儿本身就是一种病,一种脱离群众、自我感动的精神顽疾。
而沃尔沃,现在选择不卖药了。
至于你?有病就自己扛着。或者,赶在药房关门前,把最后的库存全扫了,然后你会发现,这药劲儿,真特么大。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