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受关注的消息,就是那个形象特别硬朗的美国车,福特烈马,也要出新能源版本了,而且马上就要在成都车展上跟大家见面。
这事儿之所以引人注意,是因为烈马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那种纯粹的、喝油的、能翻山越岭的越野车。
现在它突然说要用电了,还一下子给了两个选择,一个纯电,一个增程。
这就让很多人好奇了,一个习惯了在野地里撒欢的“硬汉”,换上一颗“电动心脏”之后,到底会变成什么样?
它这么做,是真心想跟上咱们国内新能源的潮流,还是只是为了适应市场做出的无奈改变呢?
这背后其实反映出很多有意思的市场变化和车企的策略调整。
咱们先从大家第一眼能看到的外观说起。
江铃福特这次在设计上还是挺用心的,它没有把烈马最经典、最被大家认可的那些元素给丢掉。
整个车看起来还是那个方方正正、充满力量感的盒子造型,车头那两个圆圆的大灯,配上宽大的前脸,一看就知道这是烈马的家族基因。
这种经典设计是它的身份象征,如果改得面目全非,那可能老车迷们就不认了。
不过,在保留经典的同时,它也加入了很多现在流行的新能源汽车元素。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车头中间那个“BRONCO”的英文字母标志,现在可以发光了。
这个设计在晚上亮起来的时候,辨识度非常高,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台与众不同的烈马。
这种会发光的车标,在咱们国内很多新势力品牌上已经很常见了,这说明福特确实在认真研究咱们中国消费者的喜好,知道大家喜欢这种既有科技感又能彰显个性的细节。
另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在车身侧面。
原来的传统门把手不见了,换成了现在电动车上特别流行的隐藏式门把手。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车身侧面看起来更光滑、更整体,有种简洁的美感;二是从实用角度讲,它可以降低风阻。
对于新能源车来说,风阻越小,车子在高速行驶时就越省电,续航里程也就能实实在在地多出一些。
所以说,这个小小的改变,既照顾了外观,也考虑了新能源车的核心需求——续航。
当然,作为一款硬派越野车,那些最核心的元素它都保留下来了。
比如车尾那个标志性的外挂式备胎,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小书包”,还有那个从侧面打开的尾门和竖着排列的尾灯组。
这些设计不光是好看,更是越野实用性的体现,证明了它虽然新能源化了,但骨子里那股“野性”还在。
车身尺寸方面,新能源版的烈马也做了一些微调。
它的车身长度增加到了超过五米,达到了5025毫米,这比燃油版要长一些,让整台车看起来更加魁梧、有气势。
宽度稍微窄了一点,但决定车内纵向空间和行驶稳定性的轴距,还是和燃油版一样,保持在2950毫米。
这个尺寸在同级别的硬派SUV里,还是相当有竞争力的,既保证了霸气的外观,也为车内空间打下了好基础。
说完了看得到的地方,咱们再来聊聊这次变化最核心的部分,也就是它的动力系统。
这可以说是福特烈马新能源为了适应中国市场,做出的最大、也最关键的改变。
它没有像有些国外品牌那样,固执地只推纯电动,而是非常聪明地提供了增程和纯电两种方案,让不同需求的消费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选择。
先说说增程版。
这个版本可以说是精准地抓住了当前很多中国家庭的用车痛点。
很多人买车,平时主要就是在城市里上下班开,周末或者节假日才可能跑个长途。
在城市里,电车开起来安静、平顺,用电成本也比油费低得多,体验很好。
但一到要出远门的时候,很多人就会担心续航问题,怕在高速上找不到充电桩,或者节假日充电排队时间太长。
增程版烈马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而生的。
它车里装了一台1.5升的发动机,但这台发动机并不直接开车,它的唯一工作就是发电,像一个随车携带的“超级充电宝”。
真正驱动车轮的,是前后两个动力强劲的电机。
同时,它还配了一块容量不小的电池,有43.7千瓦时,在只用电的情况下,能跑220公里。
这个续航里程,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应付一周的城市通勤是绰绰有余了,完全可以当成一台纯电车来用,享受低成本出行的便利。
而当你需要跑长途时,那台增程器就会启动,持续为电池供电,让你想跑多远就跑多远,彻底没有了里程焦虑。
这种“可油可电”的模式,在国内已经被理想汽车等品牌证明是非常成功的,福特这次直接“抄作业”,可以说是一步到位的明智之举。
再来看纯电版。
这个版本就是为那些家里有条件安装充电桩,或者追求极致的环保和驾驶性能的消费者准备的。
它的动力更猛,前后双电机的总功率更大,加速感受会更刺激。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那块容量高达105.4千瓦时的巨大电池组。
这个电池容量在目前的纯电SUV市场里,绝对是第一梯队的水平。
大电池最直接的好处就是长续航,官方公布的续航里程达到了650公里,就算实际使用打些折扣,这个续航表现也足以让大多数人安心了。
再加上它还支持高压快充技术,能大大缩短在外面充电的时间。
所以,纯电版烈马瞄准的,就是那些希望彻底拥抱电动化,享受纯电车带来的高性能和智能化体验的消费群体。
那么,福特作为一个拥有百年历史和深厚越野文化底蕴的品牌,为什么要把自己旗下这么经典的一款车型,进行如此彻底的“本土化”改造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中国的汽车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里,光靠品牌历史和情怀是远远不够的。
咱们国内的自主品牌实在太强大了。
在硬派越野这个细分领域,长城汽车的坦克系列,凭借着独特的机甲风格和成熟的混动技术,已经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比亚迪更是推出了技术更加颠覆的方程豹品牌,它的豹5车型用全新的混动平台,给越野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驾驶体验和油耗表现。
这些国产对手不仅在新能源技术上领先,更重要的是,它们非常了解中国消费者想要什么,比如大屏幕、智能车机、舒适的座椅,以及能够满足露营等多种生活场景的功能。
面对这样激烈的竞争,福特如果还抱着老观念,只卖传统的燃油版烈马,那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这次推出的新能源烈马,可以看作是福特认真研究了中国市场和竞争对手之后,交出的一份极具诚意的答卷。
它保留了烈马这个金字招牌的硬派形象和越野基因,这是它的根本优势;同时,它又果断地采用了增程和纯电这两种已经被市场验证成功的技术路线,来迎合主流消费者的需求。
这既是一次大胆的自我革新,也是一次对中国市场的精准出击。
它向所有潜在的买家表明,那个经典的美国硬汉,现在学会了用更现代、更聪明、也更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式,来继续陪你走南闯北。
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因为它意味着市场上又多了一个实力强劲、特点鲜明的新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