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

一晃神,电动车圈又是一阵腥风血雨。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咋回事?

特斯拉又干了一票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升级”:2499块钱,买根“可以加装的转向拨杆”,还只给25年2月以后出厂的新Model 3买单。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刚看到这新闻,旁边几位同事的表情真是绝了——从大惊小怪到无话可说,最后只剩一口闷气。

要不是车价跌得比泰山还猛,这波操作没点演技,你很难判断老特到底是“听劝型选手”,还是商战老司机。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说句玩笑话,把转向拨杆后装,感觉就像给牛排配上牙签——既不优雅,也懵圈。

但别说,这动静不小。

中国车主能加装,海外车迷只敢默默刷着淘宝页面叹气。

到了执行细则这步,刀子又直插回老车主的后背——明文写着只管25年2月后的新货,其他批次一边去。

仿佛前两年满怀兴奋首提的焕新版Model 3,是被遗忘的异乡人。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想当年,抢首发价多花了两万,没想到转身又得自掏腰包买回“拨杆尊严”——气急败坏的心情,不言而喻。

有人忍不住吐槽,特斯拉这波是给老客户看戏呢,还是把国内消费者当冤大头?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身边的车友们纷纷化身段子手,“是不是把我们当日本人研究转向了?”、“当初没买拨杆还洋洋自得,现在花钱买回初心。”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特斯拉这几年倒退步调着实够奇幻。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原本说好往数字化、极简主义、成本收割、自动驾驶一条道跑到黑。

但你仔细琢磨,24年后这拨“无拨杆世家”,先是被安排上了方向盘触摸转向、屏幕换挡,各种操作熟练得像在玩Switch。

但网友们可没惯着,实实在在的“用车焦虑”扑面而来。

有的上手就吐槽,“下雨天转向时,手一抖点错键”;

还有的自黑“摸着方向盘,想不起哪边才是左灯,差点怀疑人生方向都丢了。”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老外网上同样口水飞溅:

英国不少老司机直言“操作感模糊,开起来心慌”;

美国社交网络上讨论帖一搜一大把,苦主们热议到深夜。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但特斯拉当时还强行安利:“未来就是自动驾驶,拨杆这种上古神器迟早淘汰。”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咱中国人倒是灵活。

实在认不出来,直接左右贴个贴纸标记,潇洒走一回。

反正只要能开出去,面子要啥自行车。

但舆论归舆论,毕竟钱袋子才是最大的话事权。

这不,特斯拉最近的“回头草”正说明一点:该妥协还得妥协,无论自我多有信仰,现实按头就得改。

你瞧,国外媒体Car Magazine搞了个投票,结果一边倒支持恢复转向拨杆,压倒性胜利。

大家的真实选择跟品牌的幻想间,总有那么点微妙的差距。

再说回来,特斯拉这次腾地又把拨杆推出来,咋会如此突如其来?

其实砖家们都爱说什么“极简”、“科技感”、“未来感”,听多了未免有些腻。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可特斯拉也不傻,能省一块是一块,一百万台车不给拨杆,省下的钱比隔壁某些车企全年广告费都高。

大家都懂,造车本质还是个辛苦钱,成本比脸面更直接。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只是这波升级服务,暴露出老马和他团队“吃相难看”的一面。

你拿着几千块的升级费用,配件本身估摸着成本没几百,羊毛出在谁身上难不成不是车主们?

再翻翻特斯拉美版、欧版配置单,实体按键要嘛焕新、要嘛沉默,反正都躲不过一个“割韭菜”大策略。

还别说,这个转向拨杆的回归,马斯克团队可不是脑子一热的“反复横跳”,背后是市场嗅觉。

前边竞争对手们已经一圈一圈把产品给拉高标杆了。

小米造个电动SUV,按键随你定制,舒适配置那叫一个溜。

极氪也贴心升级底盘,创新又灵活。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反观特斯拉,以前高高在上的“科技标配”纷纷炸成补丁包。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你想要?那就花钱买。

前备箱没氛围灯?

没事儿,加装一台,官方商城直接送到你门口。

Yoke方向盘用腻了?

换回传统款,只需加钱。

连最开始被怼的不透光全景天幕,官方也主动上新,遮阳帘一出,老丰田的致敬信都该写好了。

用网友的话说,特斯拉的新晋打法,就是哪里有钱赚、哪里能“补丁”,就挖个坑等钱包跳进去。

多少让人唏嘘,产品力升级没见着,倒是补件套餐越攒越全。

车越来越像乐高,前脸一套、后背一块,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可玩归玩,真论市场局势,还得落回“卷”字当头。

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水深火热,本土品牌把配置往高里拉,价格往低里卷——特斯拉市占率咻地掉到不到一成,压力山大。

拉长时间线看,24年取消拨杆,是理想与成本博弈的妥协。

25年悄悄回归拨杆,砸出两千多块的升级包,更像是消费者和友商集体催吐槽按下的快进键。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你我都清楚,用户的声音终归得进决策层耳朵。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比亚迪没少揶揄,理想、小鹏、极氪你追我赶,谁不想证明自己更懂中国人?

市场被锤醒,产品就变亲民。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不过别忘了,老马内心深处的算盘依然滴水不漏。

当前因碳积分缩水、销量下滑,财报数据又难看。

欧洲上半年销量对比惨遭滑铁卢,几个主流国家都被挤得直冒冷汗。

盈利数据很尴尬;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碳积分收入拦腰被砍,主业利润跌出新低——十年来最差绩效纪录,就这么赤裸裸摆在股东和老用户的面前。

市占率和公信力正一点点被蚕食,“补丁文化”成了自救新典范。

尴尬的是,小修小补解决不了根子上的产品升级焦虑。

你转向拨杆回归了,问题是真正关心体验的老车主买不买单?愿不愿再掏腰包?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更关键的是,下一波“自动驾驶盛世”到底来没来,没人能拍胸脯担保。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你会怎么选?

新老差异横亘在那儿,买了前代的好似拍案叹息,等等党又没个盼头,最后和稀泥全靠钱包和情怀二选一。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有人一边捂心口,一边安慰自己:买车买的是未来,升级补贴就当交学费。

也有人保持清醒,吐槽这就是带刺的甜枣。

特斯拉的操控和性能依然在线,激情依在,但时代在变,玩家也学会成长。

产品力、服务、配置与消费者的距离还有多少?恐怕得下一场真正的焕新革命才能看清楚。

放远点说,技术理想要有,但脚下那块地,绝对不能太悬。

倘若还只想着修修补补、补丁为王——再多的信仰也经不起用户买单砸场子。

咱大胆猜一句啊,最绝的操作还没来。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搞不好哪天真出个“按需自选拨杆包”,一车五千,直接年销量突破天际线;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配件热卖、产品力升级齐头并进,特斯拉成了顶流中的顶流。

特斯拉转向拨杆付费加装,引发用户体验与行业信任危机-有驾

不过玩笑归玩笑,用户预期和品牌创变之间,有时候隔得比价格还远。

买车这事儿,本就没错对,全看体验感和信仰感哪个更占上风。

但请老马记住一句话:

千万别让所有的“升级”都变成了“割韭菜”的注脚——别让对手在笑,老用户在哭。

你说,下一步特斯拉会怎么改?

留言区聊聊呗,关于“2499元加装转向拨杆”你有没有什么吐槽或者骚操作的想法?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