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站在奔驰4S店的落地窗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西装口袋里那把崭新的车钥匙。
三个月前,他刷卡提走这台E300L的时候,怎么也没想到如今会陷入这般境地——原本计划用来撑场面的豪车,现在连停在公司楼下都觉得扎眼。
上周部门聚餐,90后的项目总监开着辆国产新能源车来接人,全车人围着那台车讨论自动驾驶话题时,张伟的奔驰钥匙愣是没好意思掏出来。
这个夏天,奔驰E级的销量数据比天气更令人心凉。
7月份7700台的成绩单,不仅比6月份少了近5000台,更被老对手宝马5系甩开两条街。
经销商的销售王磊说,现在店里最忙的不是签单,而是给库存车换位置——总不能老让客户一进门就先看见打折的招牌。
奔驰E级的困境像极了中年危机的缩影。
那个曾经风光无限的三叉戟标志,如今在市场洪流里显得力不从心。
49.98万的指导价,加上各种选装包轻松突破50万,这个数字足够在一线城市的郊区买个小户型首付。
花同样的钱买奥迪A6L能享受3.0T的动力,选宝马530Li能得到更年轻的驾驶体验,但选择奔驰E级获得的,似乎只剩下一份随时会过时的"尊贵感"。
45岁的李建军两个月前刚把开了五年的E级置换成理想L9。他边喝茶边感慨:"现在的奔驰就像高级西餐厅的菜单,看着精致但吃不饱。花五十万买辆车,结果连个方向盘加热都要选装,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数据印证着他的牢骚,2023年国产车标配率调查显示,三十万级别的自主品牌车型平均标配功能比同价位奔驰多出17项。
配置表上的数字游戏更让人啼笑皆非。号称21个扬声器的柏林之声音响,实际效果不如蔚来那套标配的杜比全景声;8295车机芯片纸面参数漂亮,操作流畅度却被十五万元的深蓝SL03吊打。最让车主们哭笑不得的是那个会随音乐震动的座椅,用过的都说像坐进了按摩店里的劣等按摩椅。
电动化浪潮彻底改写了游戏规则。在北欧,政府已经给传统燃油车判了死缓;在中国,新能源车正在用每月一个花样的进化速度颠覆认知。当特斯拉Model 3的自动驾驶能让车主在高速上闭目养神,奔驰那套需要选装的车道保持系统就显得格外笨拙。某汽车论坛的热帖说得实在:"现在买燃油豪车,就像2023年还花大价钱买功能机。"
市场调研机构J.D.Power最新报告揭示了一个残酷事实:相比三年前,30-50岁消费者对豪华车品牌的盲目崇拜度下降了42%。这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性比较——拿五十万预算,买奔驰E级还是高合HiPhi Z加比亚迪汉,成了茶余饭后的新话题。
奔驰的设计师们似乎陷入两难。现款E级前脸镀铬面积大得能当穿衣镜,内饰却堆砌着年轻人看不懂的实木纹。某知名车评人打了个生动比方:"就像穿名牌运动鞋跳广场舞,哪边都不讨好。"相比之下,宝马5系运动套件吸引着新兴中产,奥迪A6L靠着官车形象稳住基本盘,唯独奔驰在年轻化和商务化之间摇摆不定。
二手车市场的变化更值得玩味。以往三年车龄的E级残值率能保持在65%左右,今年直接跌破55%。二手车商老周抹着汗说:"现在收奔驰比炒股还刺激,上个月50万收的车,这个月45万都出不动。"打开二手交易平台,准新E级的挂牌量比去年翻了一倍,价格却像坐了滑梯。
即便如此,仍有部分消费者愿意为那个三叉戟买单。刚花46万提了E260L的私营企业主陈明说:"见客户还得是奔驰,这是江湖规矩。"可转头他又抱怨,"就是每次加油看着三位数的油费,心里都比签合同时还哆嗦。"
资深汽车媒体人林涛分析说,奔驰的问题不在产品本身,而在于定价策略与市场脱节。"当车辆溢价远超品牌溢价,消费者就会用脚投票。"他举了个例子,现在E级的终端优惠远远比不上奥迪A6L,更别提国产新能源动辄三四万的购车权益。
销售数据揭示的深层变化更令人深思。在30万以上市场,国产新能源份额从2021年的8%暴涨至今年的38%;传统豪华三强BBA的份额则从72%下滑到54%。某造车新势力高管私下说:"现在传统豪车的客户就像最后一批买唱片的人,不是他们落伍,只是时代变了。"
站在十字路口的奔驰,或许该重新思考一个问题:当电动车已经能在3秒内完成零百加速,当智能座舱让传统豪车的配置相形见绌,消费者究竟愿意为一个金属车标付出多少溢价?
店里的王磊突然接到一个咨询电话,客户上来就问:"E300L现在能优惠多少?不行我就去看蔚来ET7了。"挂掉电话后,他看了看墙上的销量表,那上面奔驰E级的名字后面,数字还在往下掉。窗外的停车场里,几台崭新的E级正在等待它们的主人,阳光下的三叉戟徽章依然闪亮,只是不知这份光芒,还能照亮多少人的虚荣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