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直列六缸的轰鸣,这款新宝马还算宝马吗?倘若今日的你,驾驶一辆电动宝马,周遭静谧——耳边少了昔日澎湃的机械咆哮,只剩无声滑行,那宝马的灵魂是否也随风远逝?不妨把目光聚焦在即将登场的新世代:Neue Klasse。9月5日,首款量产车型宝马iX3(代号NA5)将以“新世代”身份问世。它没了燃油机,却多了一项值得推敲的新本事——沉浸式声效体验HypersonX。宝马,一直都懂“听觉”对驾驶的意义。而在声浪日益稀薄的电动化时代,它要用另一种声音,把情感、乐趣和科技重新混音。
首先,必须承认,宝马的声音走到今天,从未是个简单的机械副产品。对车迷而言,直列六缸那独特的低音如同基因密码般刻在记忆里。宝马也明白这点,所以他们早在电动车世代前,就让IconicSounds Electric作为“替身”,用数字技术模拟出具有质感的声景。区别于单调的噪声,这些声音明确承担情感角色——它们点燃驾驶者的心跳,为冰冷的科技注入生命。
作为宝马声效设计总监,Renzo Vitale从未觉得“安静”等于“无聊”。他的哲学很简单:发动机归于沉寂后,声音才有机会变得更自由、更富主动性。于是在HypersonX里,他重新定义了宝马要传递的听觉信号。比起简单的模仿过去,他们开发出独一无二、层次分明的声学体验。这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假装轰鸣”,而是根据电驱时代的特点,为每一种模式、每一脚加速量身定制情绪和互动感。同时,宝马采用自研算法,从900万条品牌声音基因样本中筛选和训练,最终凝练出43种高度辨识的动态声浪,构建全景式沉浸听感。无论是解锁迎宾音,还是踩下加速踏板,HypersonX都能点燃你对驾驶的下意识期待。这一切,已经远远超出了所谓“模拟发动机声”。它开始像知音一样,投射出情感,回应你细腻的操作与情绪变化。
HypersonX的本质,是宝马以人为核心的再次出发。新世代车型上,声效与灯光、座舱氛围、交互屏等智能元素协同,构建完整的“沉浸剧场”。例如在安静的节能模式下,你能充分沉浸于轻盈之中,反之,将切入运动模式时,系统便释放饱满的电驱脉动。那种从低频涌动到高能爆发的跃升感,甚至比老式机械声浪更加直接、更加干净利落——别说没了灵魂,说不定只是灵魂换了新壳。
Vitale自己是作曲家出身,执着于声音科学与艺术的跨界实验。他力主“创意在前,技术为后”,强调声音不只是“信息”,还是“灵感”的催化剂。恰当的声景设计,可以让驾驶如同一场流动的室内演奏,让人在赛道与城市间游走时,总能觉察到驾驶的“脉搏”。在他看来,“汽车其实是流动的艺术装置,城市是博物馆,宝马则是其中独特的展品。”在HypersonX的加持下,即使发动机消声,驾驶的戏剧性、张力和故事性依然保留——甚至拓展出了更广阔的可能。
宝马的逻辑始终清晰:让技术不失温度,用工程通达人性。每一道声浪的生成,不是附庸风雅,而是真正地为驾驶者传递信息、塑造体验。那种你一踩电门,声浪便呼应;你切换模式,氛围即变化的感觉,让“人车合一”变得真实可感。新的HypersonX,更像是一位没见过的乐团指挥,悄无声息地操控每一次呼吸与律动,确保驾驶时刻充满仪式与诗意。
最终,对于“没有六缸的宝马还算不算宝马”的疑惑,答案或许不再是简单“是”或“否”。宝马用新声浪回应了这个时代的技术命题:灵魂从不止于机械。一场关于声音、情感与人机关系的全新冒险,已经在HypersonX之中悄然展开。新世代宝马,是机械的终章,也是情感与数字科技的融合曲目。那久违的“乐趣”并未消失,只是在消声器之外,用更大胆的方式继续奏响。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