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燃油轿车销量榜出炉,轩逸强势夺冠,逸动、星瑞跻身前十

最近,咱们身边聊起买车,话题十有八九都绕不开新能源,什么续航里程、充电桩、智能座舱,听着就感觉未来的汽车就该是这个样子的。

很多人心里可能都在犯嘀咕,现在这油价忽高忽低的,加上到处都在推新能源,那传统的燃油车是不是就没人要了,快要被淘汰了?

你要是也这么想,那最近出来的一份汽车销量榜单,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1-9月燃油轿车销量榜出炉,轩逸强势夺冠,逸动、星瑞跻身前十-有驾

这份榜单统计了今年1到9月份纯燃油轿车的零售量,结果显示,燃油车不但活得好好的,而且一些我们熟悉的老面孔,卖得那叫一个火爆。

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燃油车市场里的门道。

首先,咱们来看看榜单最顶上,那两个雷打不动的“老大哥”——日产轩逸和大众朗逸。

这两款车,简直就是中国家庭轿车市场的“定海神针”。

在9个月的时间里,它们各自都卖出了超过20万辆。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每天都有超过700个家庭,开着全新的轩逸或者朗逸回家。

为什么是它们?

1-9月燃油轿车销量榜出炉,轩逸强势夺冠,逸动、星瑞跻身前十-有驾

其实道理很简单,这两款车精准地抓住了大多数中国老百姓买车最核心的需求:省心、实用、经济。

轩逸的外号叫“移动大沙发”,意思就是座椅坐着特别舒服,开起来平顺,而且油耗低,后期养车成本不高。

朗逸呢,背后是“大众”这块金字招牌,在中国人心里,大众车就约等于“皮实耐用”,开出去有面子,将来卖二手车也比别的车保值。

对于一个刚组建家庭,或者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买车不是为了追求刺激和新潮,而是为了一个可靠的代步工具,能安安稳稳地接送孩子、上下班通勤。

轩逸和朗逸就像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那种经济适用型伴侣,虽然不一定有惊天动地的浪漫,但绝对能踏踏实实地陪你过日子。

这种深入人心的产品定位,让它们在新能源浪潮的冲击下,依然稳如泰山。

紧跟在这两位“老大哥”后面的,基本也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车型。

比如大众家的速腾、帕萨特、迈腾,还有丰田的凯美瑞、本田的雅阁。

这些车型的销量也都突破了10万辆大关,构成了燃油车市场的中坚力量。

它们相比轩逸和朗逸,定位更高一些,空间更大、动力更强、品牌形象也更高级。

1-9月燃油轿车销量榜出炉,轩逸强势夺冠,逸动、星瑞跻身前十-有驾

这说明,对于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家庭或者商务人士来说,一辆成熟、可靠的合资品牌燃油轿车,依然是他们的首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连豪华品牌的奥迪A6L,都卖了12万多辆,挤进了榜单前十。

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在高端商务接待和体现身份地位的场合,燃油豪华轿车那种沉稳的气场和品牌积淀,是目前很多新兴的新能源品牌还无法替代的。

当然,如果榜单只是这些合资品牌的天下,那也没什么新鲜的。

真正让人感到兴奋和自豪的,是咱们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

在过去,轿车销量榜的前排几乎是被合资品牌垄断的,国产车很难插足。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

长安逸动和吉利星瑞,这两款国产轿车,硬是凭着实力杀进了榜单前十,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长安逸动走的是“极致性价比”路线。

1-9月燃油轿车销量榜出炉,轩逸强势夺冠,逸动、星瑞跻身前十-有驾

在同样的价位,它给你的配置要比合资车丰富得多。

人家合资车的低配版可能还是织物座椅、小屏幕,逸动直接给你配上皮质座椅、大尺寸中控屏、倒车影像等等。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花更少的钱,买到配置更高、看起来更高级的车,何乐而不为呢?

这种实实在在的诚意,让逸动赢得了大量消费者的青睐。

而吉利星瑞,则走出了一条“技术越级”的道路。

它最核心的卖点,就是用了沃尔沃的技术平台和2.0T发动机。

这相当于你花普通品牌的价格,买到了带有豪华品牌基因的产品。

这种“降维打击”的策略,彻底改变了很多人对国产车“技术落后”的刻板印象,证明了我们的自主品牌不仅能拼价格,更能拼技术和品质。

除了这两款,像奇瑞的艾瑞泽8、红旗H5等车型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销量,这标志着国产燃油轿车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集团军,有能力在主流市场和合资品牌掰手腕了。

有得意者,自然也就有失意者。

1-9月燃油轿车销量榜出炉,轩逸强势夺冠,逸动、星瑞跻身前十-有驾

在这份榜单上,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曾经的热销车型,如今却风光不再。

比如丰田雷凌、本田型格、马自达3昂克赛拉,这些车在几年前也是年轻人的热门选择,但现在销量下滑得厉害,排名已经掉到了榜单的中后部。

原因其实也很现实,就是它们“跟不上时代了”。

在国产车大打“配置牌”,新能源车大打“智能牌”和“节能牌”的今天,这些日系车型的优势正在被逐渐削弱。

它们引以为傲的省油,在混动和纯电车面前已经不算什么了;而它们在内饰设计、车机系统、智能化配置方面的短板,却被无限放大。

当消费者走进4S店,左边是配置高、内饰漂亮的国产车,右边是科技感十足、用车成本更低的新能源车,再回头看看这些配置朴素、车机反应慢半拍的传统日系车,选择的天平自然会发生倾斜。

市场的竞争就是这么残酷,不进步,就意味着退步。

最后,榜单的尾部也很有意思,那里聚集了很多个性化的车型,比如大众CC、雪铁龙凡尔赛C5X,还有主打性能的广汽传祺影豹等。

它们的销量虽然不高,但它们的存在,满足了市场上一部分追求独特、不愿随大流的消费者的需求。

这也说明,我们的汽车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和多元化,既能容纳像轩逸、朗逸这样满足大众需求的“国民车”,也能为那些追求驾驶乐趣和个性表达的“小众车”提供生存空间。

总的来看,这份榜单告诉我们,尽管新能源是大势所趋,但燃油车凭借其成熟的技术、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深厚的市场基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会是汽车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我们自主品牌的燃油车,正在用肉眼可见的进步,赢得越来越多国人的信任和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