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X3最近这价,城里小区的车友群已经吵起来了——说是一个月能跌七万,大家伙都直呼没见过这么狠的。隔壁的李师傅还开玩笑说,买X3比炒股还要刺激,两天一看二手价都换了一茬天。
五月底买车的小张,家是做建材的。那时候他挺高兴,24.9万提了台头版 X3,信誓旦旦发了朋友圈,刚满月,“新”X3又同样的价直接扑货,新款都没比他贵,气得他在群里只发了个“哎哟,亏麻了”。旧款没两天显得过时可老气,这速率也别太离谱了。多数人一开始也不信,Zhenzhen街那家宝马行刚挂出来24.79万,销售打电话跟我说,“哥,这事你根本猜不到”。
深圳的黄叔,比小张还惨点。去年42万入的X3豪华版,两周前试着让二手车商估价,结果只肯给他二十万上下。残值不到一半,吵着不是砸手里就是找个外地亲戚接盘。黄叔苦笑,边嘱咐隔壁老王,“新车后脚别急,品牌这事现在保不住”。修车铺的夏师傅插话,“现在降价得快,去年宝马还说保价呢”。
再来个北京王哥吧,六月底贷款花28万,是豪华版,想赶着季度好价抄底。没想到仲夏一过,宝马价格反弹到32万,一天一个价。他打电话给销售埋怨,销售笑说,“刚过月底,指标超额了,再卖可真亏”。老王气得差点要退车,却又怕租车用一天掉五千,没法赔。
其实这波豪车跳水,源头不只是旧理想L7、问界M7那堆国产新能,冰箱电视大沙发什么的,一对比,实在是太香了。身边有人算账,同价要人性化还是要“BBA牌子”?都选前者,功能拉满,语音唤醒还能让熊孩子安静。
宝马X3今年头五个月销量只剩几千台,经销商仓库堆了不少。老张说,“仓库都放不下了,隔条马路都拿来当临时停车场”。库存太多,资金回不来,厂家还压着返点。前阵子高息贷款被堵死,车行老蔡说,“贷款佣金也没了,空忙一场”。热闹归热闹,其实经销商都在咬牙拍卖,亏了还是得卖。
行业后边那些争抢早就开始。湖北那年头开了个头,新能口号“电比油低”,消费者图便宜,也没谁傻。宝马原来也想撑一手“少卖保价”,最后发现没戏,降了价还是要跟风干。奥迪奔驰也顶不住,其实EQE、Q4电动同样在降。
这让中产车圈的心理落差很大。攒了两年钱,老王说,“不是想开个面子,至少买个能保值。”结果下月直接蒸发七八万,朋友圈已经没人敢秀新车。其实有件冷门事儿,群里前几天还有人传宝马配置漏掉的“字符包”影响了二手车估价,没中文菜单,收车的师傅嘴一撅说“不合标准,低一万”。
BBA(宝马奔驰奥迪)光环褪得不轻。以前讲身份地位,现在真是“搬砖两年,咬咬牙能开宝马”。邻居小袁咂着嘴说,“现在这玩意不比咱家捷达多出多少光彩,买车还得看里子。”
新能源的智能玩意,确实年轻人更喜欢,语音唤醒能点外卖,上次群友测试理想L7自动跟车,吓得后排奶奶直叫。这些功能宝马还赶不上节奏。有人咬牙试驾EQE,觉得导航响应慢,师傅摇头,“系统还得升级,老思路不行”。
经销商也“割肉式”经营,短期冲业绩,长期可麻烦。降价一下快,回头再想涨就难了。老客户习惯了低价,再加价都要闹。巧了,这月厂里推“以旧换新”,地方政府车企补贴能稍微缓解点库存压力,其实作用也有限,本质还是新车竞争力。
讲真,宝马现在急需重新找自身定位,品牌溢价不太够,智能化得加速搞,这不,邱师傅在群里吹“下半年要出混动,接口不一样”,可大家更关心电池安全和本地维修——现在乡下修德国车师傅都觉得麻烦。老刘说,“这车加热座椅每隔半年都得拆开瞅一眼,后排跑水都没人管。”
老BBA要是不快点改策略,市场份额真是一天比一天少。消费者都聪明着——钱花出去,要真能享受高配,售后便宜,大伙才认。顺便说件冷门事:有个邻居前年买的英国捷豹,最近宝马降价,他琢磨半天换不换,竟是因为“捷豹没APP连不上家里的WI-FI”。
这场价格战,谁家的价格、技术、用车体验稳了,谁才能留下。养车成本其实也忒重要。我前周还听说有师傅遇到三年旧X3水泵渗漏,维修费用喊到五千,原厂件还得等一周。师傅咧嘴说:“宝马你别讲情怀,配件太贵。”
现在买车,透明是透明,小区邻居说“都得自己多看两眼”。即便豪车价格掉了,有人还是担心库存车,怕买到水浸、事故修过的。销售小陈私下里也嘱咐,“哥,便宜不是没有坑。”
至于我那台老黑X3,两天前跟儿子在小区踢足球,远远看见有人试驾新款,样子不赖,就是气质变了。朋友笑说,“你那车再拖明年收车都出不了价。”我跟黄叔约着,闲了再去试试电车。天晴时可能还会再多问一句,“这价,到底还能再跌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