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咱们老百姓买车,尤其是手头预算在十万块钱左右的时候,心里想的都是啥?
无非就是皮实耐用、省油、空间大,能踏踏实实地上下班代步,周末能拉着一家老小出去转转就行。
至于什么设计感、运动范儿,那好像都是十几二十万甚至更贵的车才该考虑的事儿。
但最近,长安汽车推出的第四代逸动,好像偏要来打破这个“老规矩”,它用一副全新的面貌告诉大家,十万块的家用车,不但能给你“里子”,照样能把“面子”给得足足的。
这车到底是真的脱胎换骨,还是只做了个表面文章?
今天咱们就站在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把这车从里到外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肯定是它的长相。
以前我们提到逸动,脑子里的印象就是一个挺标准、挺中庸的家用车,不出错,但也没啥惊喜。
可你再看这第四代逸出,那变化可真不是一点半点。
它的前脸设计,厂家管那叫“无边界格栅”,说白了,就是进气格栅跟前保险杠几乎融为了一体,上面布满了好多菱形的小块块,看着就像科幻片里那种数字化的能量罩,科技感一下就上来了。
再加上发动机盖上那几条鼓起来的筋线,让整个车头看起来特别有精神,甚至还有点“不好惹”的凶猛劲儿,跟老款那种温和居家的样子完全是两种风格。
长安这么干,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抓住现在年轻人的眼球。
现在的九五后、零零后,他们买车可不光是看你实不实用,长得不好看,可能连了解一下的兴趣都没有。
再从侧面看,这个变化就更明显了。
新车做了一个很流畅的溜背造型,车顶的线条从中间就开始缓缓地往车尾滑下去,形成一个特别动感的弧线。
这种设计以前我们通常在那些叫“轿跑”的车型上才能看到,现在直接用在了一台十万级的家用车上,确实让人觉得挺下本儿的。
而且它配的轮毂也挺大,达到了18寸,让整个车身姿态显得很低,很有那种趴在地上准备随时往前冲的感觉。
最有意思的是,车尾还藏着一个可以电动升降的尾翼。
根据店里销售的介绍,当车速超过一定值,比如80公里每小时,这个尾翼就会自动升起来,用来增加下压力,让车在高速上开着更稳。
当然了,在咱们日常堵车的城市里,这功能可能一年也用不上几次,但它给人的心理满足感是实实在在的。
朋友坐你车,你手动把它升起来展示一下,那份小小的虚荣心,长安算是给拿捏得明明白白。
坐进车里,内饰的变化也同样巨大。
整个中控台变得非常简洁,最显眼的就是中间那块竖着放的14.6英寸大屏幕,往那一摆,就显得这车科技感很强。
实际操作起来,屏幕的反应速度还挺快,手指划拉起来也比较顺滑,而且像苹果的CarPlay和华为的HiCar这种手机连接功能都支持,对于我们这些手机不离手的人来说,上车就能把手机上的导航、音乐投到大屏上,确实方便。
不过,这车最让我觉得贴心的一点是,它没有因为用了一块大屏,就把所有的实体按键都取消掉。
像空调的温度调节、风量大小、前后风挡除雾这些最常用的功能,它都给你保留了物理按键。
这一点真的要给个大大的赞。
因为开车的时候,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果想调个空调还得低着头在屏幕里找半天,那多危险啊。
保留实体按键,让你开车时可以盲操作,这才是真正从驾驶员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比一些为了追求所谓“极简”而把所有功能都塞进屏幕里的新潮品牌,要来得更实在、更人性化。
当然,有夸的也得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它的中央扶手箱前面那块区域,用的是一个很传统的机械式换挡杆,这个挡杆本身没什么问题,但它确实占了不小的空间。
导致那附近连个正经能把大屏手机平放的地方都没有,想用无线充电也没地方。
如果能学学别的车,把挡杆换成旋钮式或者按键式的,那省出来的空间就能做一个很实用的储物格,档次感和便利性都能提升不少。
再聊聊开起来的感觉。
这车用的是长安自家的蓝鲸1.5T发动机,配的是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从数据上看,这台发动机的劲儿可不小,有300牛·米的最大扭矩,这个数据在同级别的车里算是相当出色的了。
实际开起来,起步的时候感觉很轻快,稍微给点油车就往前走了,完全没有那种肉肉的感觉,在市区里跟车、等红绿灯,会觉得很轻松。
到了快速路上,把驾驶模式切换到运动模式,再深踩一些油门,那种推着你往前冲的感觉还是挺明显的,超车的时候心里特别有底。
不过,双离合变速箱在低速状态下的老问题,在这台车上偶尔也能感觉到。
特别是在堵车走走停停,车速很慢的时候,一挡换二挡的那个瞬间,能察觉到一下轻微的顿挫感。
虽然不严重,也不影响正常开,但如果你是对平顺性要求特别高、特别敏感的人,可能就需要一点时间去适应它这个“小脾气”。
空间方面,作为一台家用车,逸动可以说是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一个身高一米八的成年人坐到后排,膝盖离前排座椅的靠背还有两拳多的距离,跷个二郎腿都绰绰有余,这个表现在同价位的车里,甚至比一些合资品牌的主力车型还要好。
后备厢也很大,官方说是520升,平时去超市大采购,或者周末带上全家人的行李出去玩,装东西肯定是不愁的。
车里的小储物格也挺多,门板上能轻松放下大号的保温杯,中央扶手箱里也能塞下雨伞、纸巾这些杂物,用起来很顺手。
最后说说两个可能需要你权衡一下的方面。
一个是隔音,这车在市区里以中低速行驶的时候,车内还挺安静的,感觉不错。
但一旦上了高速,车速超过100公里每小时之后,从窗户传来的风噪声和从底盘传来的轮胎噪声就会变得比较明显。
虽然不至于到吵得人难受的地步,但确实会影响一些乘坐的高级感。
另一个是用料,这车的内饰设计得很好看,看着很有档次,但你伸手去摸一摸就会发现,在中控台下半部分、车门板的下沿这些不太起眼的地方,用的还是硬邦邦的塑料。
这也是成本控制的结果,毕竟价格摆在这里,厂家把钱都花在了发动机、大屏幕、外观设计这些你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地方,在这些“里子”上有所取舍,也是可以理解的。
总的来说,第四代长安逸动这次的升级换代,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自我革命”。
它精准地抓住了现在年轻消费者的喜好,在颜值、科技感和动力上都给出了十足的诚意,同时又保留了空间大、配置高的传统优势,性价比非常突出。
当然,它也并非完美无缺,低速换挡的轻微顿挫和高速时的噪音问题也确实存在。
但话说回来,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车呢?
如果你手握十万左右的预算,想要买一台看起来不像“网约车”,开起来有劲儿,坐起来宽敞,用起来又智能的家用轿车,并且不那么介意它的一些小瑕疵,那么这台全新的长安逸动,绝对值得你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去4S店里亲自看一看,试一试。
它很可能就是那个能让你在实用和个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