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把比亚迪卖光了。
不装了,摊牌了。
这事儿就像你谈了17年的女朋友,从她素面朝天一路陪到精致妆容,结果在她当上公司头牌花魁、最风光的时候,你提了分手,还把当年送的所有东西打包要了回来。
这就很灵性。
比亚迪官方的回应非常体面,说这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感谢长期主义。翻译过来就是:分就分,下一个更乖。但所有人都知道,老巴这一手,不是简单的移情别恋,这是投资界的闪电战,他瞄准的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个时代。他掀的不是比亚迪的桌子,他这是要把整个餐厅的煤气罐给拧开了。
讲真,现在的汽车行业,或者说这个铁皮蛊场,表面上看那叫一个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新能源、智能驾驶、万物互联,各种高大上的词儿堆在一起,三体人看了都得先重启一下CPU。每个发布会都搞得像科技春晚,老板们一个个都跟得了道的神仙一样,张口闭口就是颠覆、重塑、开启新纪元。
但里子呢?
里子是血流成河。
这根本就不是生意,这是玩命!
历史上所有造车的,不管是美国的通用福特,还是日本的丰田本田,就没几个能长期维持高利润的。这玩意儿本质上就是个重资产、长周期、低利润的苦逼制造业。现在套上了新能源的壳,就以为能一步登天,从人变成仙了?
做梦。
国内车市这几年的价格战,已经不是内卷了,那是自爆。你降八千,我降一万五还送全套脚垫。你搞个800V快充,我直接连KTV都给你搬车里。这打法,突出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最好的商业竞争是把蛋糕做大,但现在最牛逼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谁也别吃。
结果就是增量不增利,销量蹭蹭涨,利润哗哗掉。巴菲特这种抠门到请客吃饭都得用优惠券的老头,他能看得上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他是在用脚投票,告诉所有人:你们这帮卷王,继续演,我看戏就行了。
然后我们再聊聊所谓的技术护城河。
这词儿现在听起来就跟个笑话一样。
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听起来一个比一个玄乎,动不动就是“遥遥领先”。
但在这个行业里,技术领先的保质期,可能比你冰箱里的牛奶还短。你今天发布一个固态电池,明天对手就能给你整一个半固态,后天就有人宣布攻克了反物质能源。反正发布会PPT上啥都能写,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特斯拉当年靠着自动驾驶,那叫一个品牌玄学,信徒们天天高呼马斯克是天降猛男。结果呢?没过几年,国内这帮新势力分分钟教他做人。
我作为一个真的拥有过特斯拉,并且现在出门主要靠地铁的中年人,我算是看明白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根本不在特斯拉,也不在蔚小理,而是在我们小区门口那些不讲道理的老头乐。
你的雷达再牛逼,算力再高,你能算出一个大爷从绿化带里鬼探头式冲出来的轨迹吗?你不能。但大爷能。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种基于人性的博弈,是任何代码都无法模拟的。
所以,这个铁皮蛊场里,根本没有所谓的金钟罩。你今天以为自己练成了神功,明天就可能被一个路边摊的板砖直接拍脸上。巴菲特这种信奉“只有傻子都能经营的公司才是好公司”的人,看到这种每天都在修仙渡劫的行业,他跑得比谁都快。
这很合理。
巴菲特这人,投资逻辑简单粗暴得像个流氓:找到一个很深很宽的护城河,然后在里面养一头独一无二的现金奶牛,然后他就躺在河边晒太阳。
汽车行业有这个潜质吗?曾经可能有,但现在绝对没有。
这已经不是蓝海了,这是血海,里面还飘着几只鲨鱼。
竞争者越来越多,价格战越来越疯,利润空间越来越薄。再加上现在全球地缘政治跟个混沌火锅一样,你都不知道下一筷子捞上来的是毛肚还是手雷。
老巴这种人,最讨厌的就是不确定性。他要的是稳稳的幸福,不是心跳过山车。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巴菲特形容成一个准备跑路的老神仙,可能有点缺德,但他就是这么个逻辑。
他不是不看好比亚迪,他是用行动告诉你,新能源车这个副本,新手村的黄金宝箱已经被开完了。接下来是高手过招,招招致命的阶段。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他老了,玩不动了,所以他把装备一卖,回城了。
当然,也有人会说,你这是在唱衰比亚迪,唱衰中国新能源。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
但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有些品牌的价值,它就是一种玄学。
就像奔驰,它最值钱的永远是那个三叉星标,而不是它的发动机或者内饰。买它的人,买的就是一种“我开的是奔驰”的自我认同。你跟他聊性价比,他觉得你在侮辱他。
特斯拉也一样。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喜欢马斯克那种“我一个人单挑全世界”的范儿。你跟他说这车内饰简陋,悬挂硬得像板车,他会告诉你“你不懂,这叫极简主义,这叫驾驶乐趣”。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他们的核心需求,从来不是一辆车,而是维护自己作为“奔驰车主”或“特斯拉信徒”的信仰。
比亚迪现在很强,技术、销量、产业链,都是顶流。但它还没到“玄学”的那个境界。它依然需要靠实打实的性价比,靠配置堆料去跟人肉搏。
这意味着,它还在“术”的层面,而没有到“道”的境界。
巴菲特清仓,就是因为他看到了,这场战争已经从“术”的层面,卷到了“道”的层面,甚至开始有点“道诡异仙”的味道了,他一个信奉价值投资的外国人,他看不懂,也不想懂。
说真的,我最近看牙医花的钱,比我加油还多。可能以后看牙比开车还奢侈。
所以,巴菲特的离场,不是一个句号,更像一个省略号。
它标志着一个靠概念和补贴就能飞天的时代,彻底结束了。资本市场这帮人精,开始用脚投票,他们现在更关心你的造血能力,而不是你画的饼有多大。
比亚迪的故事还没讲完,甚至可以说上半场的高潮刚过。它依然是中国制造的骄傲,依然在满世界地开疆拓土。
但巴菲特的退出,像一个冷静到冷酷的闹钟,提醒所有还在场上肉搏的玩家:潮水正在退去。
过去那种野蛮生长、闭眼狂奔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下半场的竞争,是关于成本控制、是关于全球化运营、是关于品牌文化的塑造,更是关于谁能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淘汰赛里,活得更久一点。
真相就是,在牌桌上,当你看不懂谁是傻子的时候,你自己就是那个傻子。
巴菲特只是不想当那个傻子了。
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