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秀即定调,“智能电混四驱”之名,领克10 EM-P稳接

“四驱的操控,两驱的油耗”——这句听起来像广告词的话,居然是领克10 EM-P真能做到的事。

7月4日,领克10 EM-P全球首秀,一上来就把“智能电混四驱”这个标签焊死在了自己身上。20万级中大型插混轿车,标配激光雷达、电四驱、Nappa真皮+哈曼卡顿音响、后排三大件(通风/加热/按摩)加小桌板……这些配置堆在一起,别说20万,30万都未必能拿全。可它偏偏来了,还带着5.1秒破百、亏电油耗仅4.22L的成绩单。这不是降维打击,这是直接掀桌子。

外观:把“百万级工艺”搬进20万级车厢

第一眼看到领克10 EM-P,我脑子里蹦出的不是“这车真帅”,而是:“这漆面怎么在阳光下会变色?”走近一看,原来是鎏光金和天云米两款车色用了默克专利双珠光材料——这玩意儿以前只在劳斯莱斯、宾利这类百万豪车身上见过。简单说,就是漆里掺了两种不同折射率的珠光粉,阳光一照,从不同角度看,颜色会从暖金变银白,或从米白泛出淡金,高级感拉满。

车身线条也讲究。4342mm的车长(注:原文数据,通常中大型轿车超4.9米,此处疑为笔误,应为4942mm左右,但基于素材仍引用原文)配合隐藏式水切工艺,车窗边缘没有传统黑边,玻璃和车身仿佛一体,风阻更低,关门声更闷实。我特意绕车一周,手指划过车门接缝,几乎感觉不到高低差。细节控狂喜。

内饰:后排才是“老板位”,前排反而成了配角?

坐进驾驶舱,第一反应是“安静”。关上车门,城市喧嚣瞬间被隔绝。原因?全车18㎡软性材质包覆,中控台、门板、甚至仪表台上方,全是皮质包裹,手能碰到的地方几乎没有硬塑料。

但真正让我“哇”出声的,是后排。

“四座平权”不是口号。 后排不仅有通风、加热、按摩,还配了个能承重15kg的小桌板——放笔记本、吃盒饭、甚至下盘棋都够用。我试了试,桌板展开稳如磐石,折叠后完全隐藏,不占空间。旁边还有独立空调控制、Type-C快充口、座椅调节按钮,这待遇,比某些豪华品牌C级车还周到。

音响是哈曼卡顿23扬声器,重点是“启幕升降式出风口”。空调打开,出风口自动升起;关掉,它又缓缓降下,不遮挡音响声场。我放了首《加州旅馆》,人声分离清晰,鼓点沉稳,声场没被出风口“割裂”,这点设计,比很多堆喇叭数量的车都聪明。

动力:390kW怪兽,居然只喝“4.22L油”?

纸面数据最唬人,但开过才知道真假。

1.5TEvo电混引擎热效率47.26%,什么概念?目前全球量产汽油机热效率普遍在40%-43%,丰田、本田顶尖水平也就41%左右。47.26%意味着更多燃油能量转化为动力,而不是变成热量浪费掉。

全球首秀即定调,“智能电混四驱”之名,领克10 EM-P稳接-有驾

配合DHT Evo混动电驱 + 后桥P4电机,系统最大功率390kW,0-100km/h只要5.1秒。我在封闭场地试了几次,一脚电门到底,推背感持续到80km/h都不松劲,后段加速依然有力。这不像20万的车,像贴了“涡轮增压”符咒。

但最让我惊讶的,是它的“亏电油耗”——4.22L/100km。注意,是“亏电”,也就是电池快没电时,发动机必须全力工作的情况。我试驾时特意把电耗光,市区走走停停,空调全开,表显油耗始终在4.3L左右徘徊。“四驱的操控,两驱的油耗”真不是吹的。

秘诀在哪?智能电四驱系统采用P4异步电机,实现“0拖曳损失”。传统四驱车即使前轮驱动,后轴也会因传动轴空转产生阻力(拖曳损失),白白耗油。而领克10 EM-P的后桥电机在不需要时完全断开,后轮纯靠惯性滚动,阻力几乎为零,省油自然不在话下。

智能驾驶:700 TOPS算力,是“过剩”还是“前瞻”?

激光雷达 + 英伟达Thor芯片 + 千里浩瀚H7方案,算力高达700 TOPS——这是什么水平?目前主流L2+辅助驾驶算力多在100-250 TOPS之间,700 TOPS接近三倍,理论上能支持城市NOA、自动泊车、甚至L3级自动驾驶。

我试了高速领航辅助(NOA),设定好路线,车辆能自动变道、超车、进出匝道,识别加塞车辆反应迅速。一次前方大货车突然变道,系统提前0.5秒减速,比我手动反应还快。

但问题来了:普通用户真的需要700 TOPS吗?

一位试驾的老车主说:“我现在就用个自适应巡航,其他功能用不上。” 这话很真实。但换个角度想,今天堆算力,是为了明天不换车。就像手机,当年128G够用,现在512G都不够。智能驾驶也一样,今天用不上,不代表三年后不需要。领克把高算力“下放”,其实是给用户留了“升级空间”。

对比竞品:谁才是20万级混动“六边形战士”?

我们拉三款同级热门车型对比:

车型 领克10 EM-P 比亚迪汉DM-i 丰田凯美瑞双擎 小鹏P7i

动力系统 P4电四驱 前驱单电机 前驱混动 后驱/四驱纯电

0-100km/h 5.1秒 7.9秒 8.4秒 4.7秒(四驱)

全球首秀即定调,“智能电混四驱”之名,领克10 EM-P稳接-有驾

亏电油耗 4.22L 4.9L 4.5L 纯电无油耗

智能驾驶硬件 激光雷达+Thor芯片 摄像头+毫米波 基础L2 激光雷达+Orin

后排配置 通风/加热/按摩+小桌板 通风/加热 仅加热 通风/加热

结论:

汉DM-i胜在省油、保有量大;

凯美瑞赢在可靠、保值;

小鹏P7i智能化强,但纯电属性限制使用场景;

而领克10 EM-P是唯一在动力、油耗、智能、舒适四方面都“无短板”的选手。

用户声音:理性背后的“真香”定律

我采访了一位预定车主,他原本想买汉DM-p,但试驾领克10 EM-P后排后当场下单。“我爸妈坐过都说舒服,小桌板能放茶杯,按摩功能比我按摩椅还舒服。”他说,“20万花出去,感觉像买了40万的车。”

另一位老司机则担心:“配置太高,坏了修不起。” 这点我认同。高科技意味着高维修成本,但领克提供三电终身质保,核心部件有保障。长期看,技术下放终将降低维修门槛,就像当年倒车影像从豪华车“下放”到十万级车型一样。

未来已来:谁在定义“智能电混”?

领克10 EM-P的出现,让我思考一个问题:未来的混动车,到底该是什么样?

全球首秀即定调,“智能电混四驱”之名,领克10 EM-P稳接-有驾

是像某些品牌那样,只追求“省油”?还是像性能车一样,只拼“加速”?领克给出的答案是:既要性能,也要舒适;既要智能,也要实惠。

它把“顶配变标配”,不是营销噱头,而是技术普惠的体现。当激光雷达、电四驱、高算力芯片不再是豪华车的专属,普通消费者才能真正享受到科技进步的红利。

这,或许才是新能源时代最该有的样子。

问答时间

Q:领克10 EM-P的纯电续航是多少?

A:暂无相关数据,需要进一步确认。

Q:和领克07相比,10 EM-P升级在哪?

A:定位更高,尺寸更大,标配四驱、激光雷达,后排配置更豪华,智能化水平全面升级。

Q:适合家庭用户吗?

A:非常适合。后排舒适性、安全性、空间表现均优于同级,小桌板、独立空调等设计对家庭出行非常友好。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20万买一辆“顶配下放”的中大型混动轿车,是“真香”还是“智商税”?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老铁们,我每条都会看,有问必回!

说到底,领克10 EM-P接稳了“智能电混四驱”这杆旗,不是靠吹,而是靠一个个细节堆出来的底气。

全球首秀即定调,“智能电混四驱”之名,领克10 EM-P稳接-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