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特斯拉的一则消息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事情是这样的:特斯拉在美国市场推出了两款价格更低的“标准版”车型,其中Model Y的起售价降到了四万美元以下,这听起来对消费者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可奇怪的是,消息一公布,特斯拉的股价非但没涨,反而还下跌了超过百分之四,一天之内公司的总价值就减少了相当于四千多亿人民币。
这就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了,降价卖车不是为了提升销量吗?
销量好了,公司不应该更值钱吗?
为什么市场会给出这样截然相反的反应呢?
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个事儿掰开揉碎了聊一聊。
首先,我们得看看特斯拉这次端上来的“平价大餐”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美国官网上,新推出的“标准版Model Y”定价为3.999万美元,比之前的版本便宜了足足五千美元。
另一款“标准版Model 3”更便宜,只要3.699万美元,成了目前特斯拉家族里最容易入手的一款车。
这个价格对于一直想买特斯拉但又觉得有点贵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确实不小。
毕竟,用更少的钱就能拥有一辆特斯拉,听上去是笔很划算的买卖。
然而,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价格降下来的同时,一些东西也跟着“降”下去了。
这次的“标准版”之所以便宜,是因为特斯拉在配置上做了不少“减法”。
比如说,这两款车的方向盘和外后视镜都需要手动来调节,这在如今这个连几万块国产车都普遍配备电动调节的时代,确实显得有些复古。
再比如,座椅加热功能也打了折扣,只有前排乘客能享受到,坐在后排的家人朋友在冬天就只能靠自身的意志力来取暖了。
如果说这些还只是舒适性配置上的缩水,那么接下来这个变动就触及到特斯拉的“灵魂”了。
这两款新车,竟然没有配备特斯拉最引以为傲的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
准确地说,它只保留了一个基础的巡航功能,就是能帮你保持车速和车距,但那个能够在车道内自动转向、让驾驶变得轻松许多的核心功能被拿掉了。
这就好比你买了一部最新款的智能手机,却发现它最重要的智能操作系统被阉割了一样,虽然还能用,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也正是因为这些配置上的缩水,很多网友都把这两款新车戏称为“丐版”特斯拉。
这下,华尔街那些精明的投资者们就看出了问题。
他们担心的不是特斯拉卖不出车,而是担心这种“降价减配”的策略会不会带来反效果。
他们的顾虑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这种不上不下的定价可能会导致“左右手互搏”。
本来打算花更多钱买高配版的消费者,看到有这么个便宜的选择,可能就转而购买低配版了。
这样一来,虽然卖出去的车数量可能增加了,但每辆车赚的钱少了,公司的总利润反而可能会下降。
第二,这个价格虽然低了,但还没低到能彻底引爆市场的程度。
它没有达到很多人预期的“三万美元以下”那个级别,所以可能无法吸引到那些预算非常有限的全新客户群体。
最关键的一点是,在三万到四万美元这个价格区间,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
无论是美国本土品牌还是其他国家的汽车品牌,都在这个领域布局了大量有竞争力的产品。
特斯拉的“丐版”车型冲进来,配置上没有优势,唯一的卖点可能就是那个车标了,能不能杀出一条血路还真不好说。
正是基于这些担忧,资本市场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他们的不看好,导致特斯拉股价大跌,市值一天之内就蒸发了巨额财富。
那么,这件事对我们国内的汽车市场又有什么影响呢?
影响可以说是非常大的。
虽然这两款“标准版”车型目前还没有在国内上市,但我们可以根据北美的降价幅度来做一个推测。
如果国产之后也按照类似的比例降价,那么“平价”Model 3的价格很可能会进入到20万元人民币的区间,而“平价”Model Y的价格则可能降到23.5万元左右。
这个价格一旦成为现实,对于国内20万到25万元级别的纯电动车市场来说,无疑将投下一颗重磅炸弹。
目前,这个价位段可以说是国产品牌竞争最白热化的“战场”,小米SU7、小鹏P7、极氪、蔚来旗下的乐道L60等等,一大批优秀的国产车型都在这里激烈厮杀。
如果特斯拉带着如此具有冲击力的价格闯进来,无疑会让这场竞争变得更加残酷。
对于我们的国产品牌来说,这将是一次非常严峻的考验。
不过,我们也不必过分悲观。
如今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早已不是几年前特斯拉一家独大的局面了。
从数据上来看,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其实出现了一些疲态。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今年前八个月,特斯拉在中国的累计销量同比是下降的,市场份额也在缩小。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国消费者购车观念的成熟和国产品牌的强势崛起。
现在的消费者不再仅仅迷信品牌,他们会综合考虑车辆的内饰设计、智能化体验、乘坐舒适度以及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而这些恰恰是很多国产品牌的优势所在。
因此,特斯拉想单凭降价这一招就在中国市场重新夺回主导权,恐怕也并非易事。
就在大家都在关注这场潜在的价格战时,特斯拉还在技术层面放出了一个大招。
那就是它的完全自动驾驶系统FSD迎来了近一年来最重要的一次升级。
在美国,搭载了最新HW4.0硬件的特斯拉车主已经开始陆续收到FSD V14.1版本的更新推送。
这次升级增加了很多实用的新功能,比如,驾驶员可以提前设定车辆到达目的地后是停在停车场、路边还是私人车道;系统还学会了识别并主动避让警车、救护车这类紧急车辆,变得更加智能和人性化。
马斯克本人也对这个新版本寄予厚望,声称它融合了特斯拉在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上取得的技术成果。
然而,这项先进的技术对于中国车主来说,似乎还需要一些耐心等待。
尽管FSD功能今年早些时候已经开始向国内部分车主推送,但软件版本相对落后,功能也主要是针对城市道路辅助驾驶的优化。
马斯克也承认,FSD要在中国完全落地还面临着一些特殊的挑战,比如中国复杂的道路状况,尤其是公交车专用道等问题,都需要大量的本地化数据来进行优化和适配。
此外,相关的法规政策和技术限制也是需要逐步克服的难题。
所以,特斯拉一边在用更低的价格争夺主流市场,另一边又在用最前沿的技术描绘着未来的出行蓝图,这条路走得既充满挑战,也充满了变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