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陷信任危机,从爆款到质疑,未来能否翻身

最近咱们聊起国产新能源车,蔚来这个名字肯定是绕不开的。

这家公司给人的感觉,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一会儿冲到顶峰,让人欢呼,一会儿又跌到谷底,让人揪心。

就在前段时间,蔚来好像突然缓过一口气来了,五月、六月的汽车交付量接连创下新高,股价也跟着涨了不少,让一直顶着巨大压力的创始人李斌,看起来总算能稍微松口气了。

蔚来陷信任危机,从爆款到质疑,未来能否翻身-有驾

但是,很多人心里都在犯嘀咕:这看着红红火火的场面,到底是蔚来真的走出了困境,迎来了转机,还是说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短暂的平静?

蔚来描绘的那个美好未来,到底还能不能兑现?

咱们先来看看这股让人兴奋的“暖流”是怎么回事。

根据公布的数据,蔚来在今年五月份交付了超过两万台车,到了六月份,这个数字更是冲到了两万三千多台,这可是蔚来成立以来单月交付的最高纪录。

要知道,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蔚来的销量一度非常低迷,每个月也就几千台,当时市场上唱衰的声音可以说是一浪高过一浪。

现在一下子能有这么大的反弹,确实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和惊喜。

资本市场是最直接的,一看销量上来了,信心也跟着回来了,蔚来的市值也重新回到了一个比较可观的水平。

这一系列的积极信号,让大家觉得,那个定位高端、服务贴心的蔚来,似乎又找回了状态。

那么,这销量是怎么一下子多起来的呢?

蔚来陷信任危机,从爆款到质疑,未来能否翻身-有驾

其实背后并没有什么神奇的魔法,更多的是蔚来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果断的自救措施。

一方面,蔚来推出了2024款的新车型,在产品力上做了一些升级。

但更关键的,是它在销售政策上做了一个大调整,特别是针对它独有的“BaaS”电池租用服务。

以前,你买蔚来的车,要么连车带电池一起买断,价格高;要么就租电池,每个月付租金。

现在,蔚来给出了更灵活的选择,你可以先租着,等以后手里有钱了,或者觉得合适了,再把电池买断。

而且,为了刺激销量,蔚来还给出了相当大的优惠。

这种策略调整,一下子就打动了很多之前在犹豫的消费者。

这就好比你看中了一套房子,开发商告诉你,你可以先租着住,等过两年攒够钱了再买下来,而且现在签约还打折,那肯定会有很多人动心。

所以说,这次销量的暴涨,很大程度上是蔚来用利润空间换来的市场份额,是一次集中资源、调整策略后的成果。

然而,咱们老百姓看问题,不能光看表面热闹,得掀开盖子看看里面到底怎么样。

蔚来陷信任危机,从爆款到质疑,未来能否翻身-有驾

当我们把目光从亮眼的销量数据,转移到蔚来的财务报表上时,那股刺骨的“寒意”就扑面而来了。

根据蔚来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公司虽然卖了不少车,但整体的毛利率却不高,只有百分之九点多。

这是什么概念呢?

简单打个比方,就是蔚来辛辛苦苦卖出去一台三四十万的车,刨去各种成本,最后能落到手里的利润非常薄。

相比之下,同为新势力头部的理想汽车,毛利率能维持在百分之二十左右。

这就好比两家都开饭馆,卖同样价格的一道菜,人家能赚二十块,你只能赚不到十块钱,这差距就非常明显了。

毛利率低,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亏损。

在今年第一季度,蔚来就亏了超过五十个亿。

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意味着公司依然处在一个“烧钱”的状态,而且烧得还不少。

虽然蔚来账上还有四百多亿的现金,听起来是个不小的数目,但按照这样的亏损速度,这笔钱能支撑多久,确实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蔚来陷信任危机,从爆款到质疑,未来能否翻身-有驾

更别提公司身上还背着将近九百亿的各种负债。

这种财务状况,就像一个家庭,虽然看着每个月有收入,但花销更大,还欠着外面一堆钱,日子过得紧巴巴,随时都可能出现资金周转不开的风险。

这账面上的数字,普通人可能看着头晕,但它会实实在在地影响到我们买车人的心态。

这就引出了蔚来当前面临的一个更深层,也可能更致命的危机——用户的信任危机。

你想想看,现在花个三四十万,甚至五六十万去买一辆车,对于任何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都不是一笔小钱。

我们买的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对这个品牌未来服务和保障的一份信任。

蔚来最大的卖点之一,就是它那套无微不至的服务体系,比如终身质保、免费换电等等。

这些承诺,听起来都非常美好,但它们都建立在一个大前提上:那就是蔚来这家公司能够长期、健康地活下去。

可现在,网络上、新闻里,到处都是关于蔚来财务紧张、持续亏损的讨论。

一个准备下订单的消费者看到这些,心里能不犯嘀咕吗?

蔚来陷信任危机,从爆款到质疑,未来能否翻身-有驾

他肯定会想:“我现在买了蔚来的车,享受着这些VIP级别的服务,万一,只是说万一,过几年公司经营不下去了,那我的车怎么办?说好的终身免费换电,到时候找谁去换?车子出了大问题,售后服务还有保障吗?”这种担忧,就像一根看不见的刺,扎在消费者的心里,让他在最后掏钱的那一刻,变得犹豫不决。

大家可能还记得前几年的威马汽车,当时也是风光一时,结果说倒就倒,很多车主的车一夜之间成了“半个砖头”,售后没人管,承诺全作废,那情景真是让人唏嘘。

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消费者在选择一个财务状况不那么稳健的品牌时,自然会更加谨慎。

据说,市场上有三到四成的潜在客户,就是因为担心蔚来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最终选择了其他品牌。

这个比例,对于一个主打高端和服务的品牌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我们回过头来看,蔚来现在真正缺的,其实并不是一款能打动人的“爆款”产品。

从最早的ES8,到后来的ES6、ET5,再到即将面向主流家庭市场的子品牌“乐道”和它的首款车L60,蔚来在产品设计、技术应用和驾驶体验上,一直都保持着很高的水准,也得到了很多用户的认可。

它真正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把这些优秀的产品,转化成一个能够自我造血、健康发展的商业模式。

眼下靠降价优惠换来的销量回暖,为蔚来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未来的竞争,不再是简单地看谁能推出一款惊艳的车型,而是看谁能给用户一个稳定、可靠的长期预期。

这考验的是一家企业的“兑现能力”,也就是向市场和所有用户证明,今天许下的所有美好承诺,在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都能一一兑现。

对于李斌和他的蔚来而言,这才是接下来最艰难,也最关键的一场战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