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理想汽车又把第40周的销量数据给扔出来了,国庆假期,卖了0.57万辆。
这个数字一出来,我就知道,友商们这个国庆节算是白过了。人家在景区看人山人海,你们在办公室看理想的战报,心里比那山海还堵。这已经不是商业竞争了,这纯粹是行为艺术,主题就是《论如何让你的对手在假期里也得加班开会研究你》。
你以为国-庆-假-期,车管所放假,大家都不买车了?天真。理想的操作告诉你,真正的硬通货,从来都不需要看黄历。这就好比修仙小说里的渡劫,你见过哪个天选之子渡劫前还得摇个号,看看日子冲不冲?不存在的。理想现在给人的感觉就是,它不是在卖车,它是在发一种名叫“家庭幸福”的丹药,而且限量。你一犹豫,对不起,今年的产能已经没了,请排队到明年,谢谢。
这简直就是疯了!
所谓的“产能售罄”,这个词玩儿得就特别玄学。截至9.30,理想i6今年的产能全部卖完。这话术,苹果听了会沉默,雷军看了想打人。什么叫产能售罄?翻译一下就是:我生产不过来了,你们赶紧交钱,晚了就不是提车周期的问题了,是直接没有的问题了。这套逻辑,直接把消费者从“我要不要买”,强行扭转到了“我还能不能买到”的恐慌赛道上。
这不是卖车,这是在搞心理学的闪电战。
我作为一个中年男人,我太懂这套组合拳的威力了。理想的核心用户是谁?就是我们这种人。周末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当一个司机和人形付款机,带着老婆孩子去商场,她们负责买买买,我负责“好的”“收到”“已支付”。理想干了什么?它把这个场景给你固化了,然后告诉你,在这个场景里,你可以拥有一个终极解决方案——一个移动的、智能的、带沙发的“家”。它卖的不是车,它卖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在家庭权力结构中,唯一能完全说了算的、那个“移动空间”的幻想。
所以你看,门店里全家来看车的客户多得像泡开的压缩毛巾一样,瞬间就把店给塞满了。因为这个产品,从根儿上就不是卖给一个人的,它是卖给一个家庭单位的。你搞定了家庭,就等于搞定了最终的决策链。这套打法,属于是直接把其他还在强调性能、强调操控的品牌,打成了异端。人家在聊家庭,你在聊百公里加速?格局小了,兄弟。
更骚的操作是那个“跨年购置税兜底方案”。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是“你们放心大胆地下单,就算天塌下来,政策变了,多出来的钱我李想给你出了”。就问你怕不怕?这已经不是掀桌子了,这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我用我自己的钱,堵死你们所有降价、促销的可能性。当一个企业开始用这种自爆式的打法来抢市场,那就说明,牌桌上的规则,已经变了。
以前大家还讲究点体面,你降八千,我送个脚垫。现在理想的操作就是,我直接用钱把未来的不确定性给你抹平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道诡异仙”里的疯批精神,用最大的疯狂,来换取最大的确定性。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我昨天晚上点了个外卖,那个麻辣烫巨咸,搞得我半夜起来喝了三杯水。感觉现在车圈的竞争,就跟那碗麻辣烫一样,料很足,但咸得你睡不着。
但说到底,这套打法其实没什么高深的技术壁垒,就是把用户心理拿捏到了极致,纯粹是大力出奇迹。你看,理想从来不跟你聊那些虚头巴脑的,什么高阶自动驾驶,什么800V平台。因为他们知道,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马路上的大爷足够不讲理,你那套AI算法就得当场宕机。理想的逻辑是,我先把冰箱彩电大沙发给你整明白了,让你在车里舒服得像个废物,你就赢了。至于那些高科技,能用就行,好用加分,不好用……反正你已经在沙发上躺平了,也懒得计较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还真就那么回事儿?
所以,当所有人都在卷技术的时候,理想直接开辟了第二战场,卷“生活方式”。它不是在造一辆车,它是在造一个“家庭移动堡垒”。这个堡垒的核心不是发动机有多强,而是老婆孩子在里面是不是开心。只要她们开心了,你这个付款机器就会毫不犹豫地刷卡。
所以理想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是产品力吗?是,但不全是。是营销吗?是,但也只是皮相。
真正的核心,是李想老师的精神状态。当一个创始人,散发出一种“不疯魔不成活,你们都得死”的气场时,这个品牌就有了金钟罩铁布衫一样的灵魂。你用性价比打不穿它,因为它的用户买的不是性价比;你用技术打不穿它,因为它的用户压根不关心那些实验室参数。他们买的,就是那个“我全都要”的体验,就是那个“让家人满意”的信仰。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