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信部2024年9月发布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2026年1月起要执行新油耗标准,轻型车≤2.57L/100km、中型车≤3.3L/100km、重型车≤4.7L/100km。
有人觉得这是“一刀切”,把油车逼上绝路,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新规玩的是「企业平均油耗考核」,不是单车型卡脖子。简单说,车企旗下有高油耗车型没关系,只要多卖低油耗的混动、小排量车,把整体平均油耗拉到标准线以下就行。
比如丰田,现在卡罗拉双擎油耗4.06L,离3.3L还差一点,但它家还有RAV4荣放双擎油耗4.5L,再未来推个1.5L混动版预计油耗3.2L,多卖几台就能把平均油耗拉下来。
据中汽协2024年数据,我国车企平均油耗已经从2020年的6.3L降到了5.4L,这几年降了15%,说明有足够的调整空间,哪来的“一刀切”?
还有人混淆了两个标准,「GB19578」是管单车型的,比如1.58吨的自动挡油车,现在准入标准是8.02L,这个标准没怎么变,达不到的车根本上不了市;而这次的新规是管车企整体的,目的是让车企多推省油车,不是把老油车赶下路。
所以说“一刀切”的,要么没看懂文件,要么是故意带节奏。
有人觉得所有油车主都要哭,其实不然,得看车型。先看要哭的:大排量SUV、MPV,比如哈弗H6 2.0T版,现在实际油耗8.5L,离3.3L差了一大截,要是长城不推混动版,以后这车型可能就停售了,现在买了这车的车主,以后想换车都难;还有别克GL8 2.0T,油耗10L出头,达标更是难上加难,以后想买这类大排量油车,要么加价车企把积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要么根本买不到。
再看不用哭的:小型油车,比如本田飞度1.5L版,现在油耗5.3L,要是改成米勒循环发动机,再优化一下变速箱,油耗降到3.8L没问题,接近3.3L的标准,车企不用停产,车主也能继续开,甚至以后加油更省钱。
还有紧凑型混动油车,比如比亚迪秦PLUS DM-i,现在油耗3.8L,再升级一下电池和电机,就能达标,这类车主不仅不用哭,还能享受省油的好处。
客观来讲,真正要哭的是那些2023-2025年买了大排量油车的人,以后车型停产,配件可能不好找,卖二手也不值钱;而开小排量、混动油车的,基本不受影响,甚至能沾新规的光,用上更省油的技术。
别觉得车企会等着被新规“卡脖子”,人家早就在搞技术应对了。据公开信息,大众把旗下的EA211 1.4T发动机升级成了米勒循环,热效率从36%提到了38%,油耗直接降了12%,搭配轻混系统后,1.5T版车型油耗能到4.2L,再优化两年,降到3.3L没问题;本田,明年要推新一代i-MMD混动系统,电池容量加大,电机功率提升,据测试,新系统的油耗能比现在降10%,CR-V混动版以后油耗可能到3.5L。
国内车企更积极,比亚迪DM-i 5.0版已经在测试了,用了更高效的扁线电机和刀片电池,油耗做到了3.5L,离3.3L就差一点;长城的DHT-PHEV系统也在升级,H6混动版以后可能推1.5L + 单电机的轻量版,油耗压到3.4L。
话说回来,车企要是没点技术储备,也不敢在市场上混,新规只是逼着它们把压箱底的技术早点拿出来。
还有合资品牌,比如丰田、日产,2024年已经加大了混动车型的投放,丰田RAV4混动版的销量占比从2022年的20%涨到了2024年的45%,就是为了提前拉低平均油耗,等2026年新规实施,它们早就准备好了,哪会让车主哭?
油车主最关心的不是能不能开,是以后卖车值多少钱。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5年5月发布的报告,2022年上牌的3.0L以上排量SUV,2025年的残值率只有42%,而2.0L以下排量的残值率是70%,差了28个百分点;新规实施后,这个差距可能还要拉大,预计2026年后,3.0L以上油车的残值率会再降10%,比如2023年花30万买的坦克300 3.0T版,2025年还能卖20万,2026年后可能就只能卖17万了,这三年亏13万,换谁谁不哭?**
但小排量油车的残值影响不大,比如2022年上牌的本田飞度1.5L版,2025年残值率65%,2026年后预计还能保持60%以上,比新能源车的残值还高新能源车三年残值率一般50%。
小小认为,要是你现在开的是1.5L以下的小排量油车,完全不用慌残值,就算新规实施,你的车还是能卖个好价钱;但要是开的是2.0T以上的大排量车,要么现在赶紧换,要么做好亏要么做好亏大钱的准备。
还有一个点,据二手车平台的数据,2024年下半年,大排量油车的成交量已经开始下降,比上半年少了18%,很多买家都怕新规影响残值,不敢买了,这说明市场已经在提前反应,要是你还抱着大排量油车不放,以后可能真的会哭。
很多人觉得新规只是为了环保,其实背后还有能源安全的逻辑。众所周知,我国原油进口依赖度常年在70%以上,2024年进口了5.4亿吨原油,花了差不多3200亿美元,要是所有燃油车的平均油耗从现在的7L降到3.3L,一年能少烧1亿吨原油,相当于少进口1.2亿吨因为国内还有部分原油产量,能省600多亿美元,这可不是小数目。
客观来讲,现在国际油价波动大,要是原油进口依赖度太高,一旦国际形势有变,油价涨了,我们开车成本就得涨,新规逼着油车省油,其实是帮我们减少对进口原油的依赖,把能源安全的主动权握在手里。
话说回来,环保只是新规的“表”,能源安全才是“里”,看懂了这一点,就知道新规不是要为难油车主,是为了整个国家的长远打算。
还有,我国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交通领域占碳排放的15%,其中燃油车占了大部分,新规让油车省油,也是在为碳达峰做准备,这是大方向,谁也拦不住,油车主就算一时不理解,慢慢也会明白,这不是坏事。
南北车主对新规的感受不一样,南方新能源车多,油车影响大;但北方不一样,冬天零下20度,新能源车续航能打五折,充电还慢,而燃油车开暖气不用耗电,制热快,还不用担心续航,所以北方油车还有优势。
据哈尔滨车管所2024年冬季的数据,当地燃油车销量占比还能到60%,比南方的广州燃油车销量占比35%高了25个百分点;而且北方车企比如一汽,还在推适合北方的燃油车,比如新款奔腾B70,用了1.5T米勒循环发动机,油耗5.8L,还能加-35号柴油,冬天不怕冻,以后再升级混动,油耗降到4.0L没问题,完全能应对新规。
小小认为,北方油车主不用急着哭,就算2026年新规实施,燃油车在北方还有市场,车企会针对北方推出适合的车型,不会让你没车开;反而南方油车主,要是开的是大排量车,可能真的要早点做打算,因为南方新能源车基础设施完善,油车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
最后总结说白了,工信部这新规不是“一刀切”灭油车,是让油车“变省油”,真要哭的是买了大排量油车的人,小排量、混动油车车主不用慌,而且新规背后还藏着能源安全、碳达峰的大棋,长远看是好事。
你家要是开小排量油车,觉得新规对你影响大吗?要是准备换车,会选混动还是继续开油车?欢迎在评论区聊。
声明:本文数据和事件都来自正规媒体公开报道,我们尽量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但信息可能会更新,我们没法保证所有事件绝对准确,请大家理性阅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