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比亚迪10月销量突破30万辆、埃安稳居纯电市场前二时,蔚来用一份同比增长55.2%的8月成绩单宣告回归:31,305辆的交付量不仅创下年内新高,更让"蔚小理"的排位赛再生变数。但在这份光鲜数据背后,单车毛利率下滑至10%、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延长至197天的财务暗礁,仍为这场高增长蒙上阴影。
交付数据透视:蔚来领跑背后的产品矩阵爆发
8月31,305辆的交付量中,ET5T与ES6成为绝对主力,分别贡献25,264辆和32,145辆,占品牌总销量的62.7%。对比同期数据,理想以34,914辆保持领先但增速放缓至663.8%,而埃安45,029辆的销量已超过"蔚小理"三家之和。值得关注的是蔚来BaaS政策对30万级市场的渗透效果,终端调研显示约40%的ET5T用户选择电池租赁方案,将购车门槛拉低至22.8万元。
产品组合的优化带来显著增量:全新ES8开启预售后带动港股单日大涨11%,乐道L90上市10天订单破万,萤火虫品牌首款车型也进入交付倒计时。这种多品牌协同效应,正是摩根士丹利预测蔚来"月销4-5万辆"的核心依据。
新势力洗牌进行时:谁在掉队?谁在逆袭?
当前新势力格局呈现三级分化:埃安以月均4万辆稳居第一梯队;蔚来、理想组成2-3万辆的第二阵营;小鹏则因G6交付爬坡缓慢落至第三梯队。细分市场表现更值得玩味:理想L系列三款车型月销均破万,但L9同比下滑31.5%;蔚来ET5T却实现28.9%的环比增长,成为25-35万元区间增长最快的电动轿车。
券商分析指出,蔚来"NIO+乐道+萤火虫"的三品牌战略正在见效。乐道L90凭借7000台订单已占品牌总销量的33%,而定位更低的萤火虫品牌有望复制比亚迪海豚的成功路径。这种梯度定价策略,或将改变蔚来长期困守40万以上市场的局面。
隐忧与挑战:高增长下的财务暗礁
亮眼销量难掩财务压力:2025年Q1蔚来净亏损67.5亿元,同比扩大30.2%,整车毛利率较上季度下降2.9个百分点至10%。更严峻的是供应链风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2021年的118天延长至197天,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即便换电站突破8100座(含3400座换电站),单站日均服务35台车的利用率仍难覆盖扩建成本。
乐道L90的产能瓶颈同样令人担忧。虽然上市10天交付超4000台,但工厂爬产速度明显落后于订单增长。若无法在Q4实现月销七八千台的稳态目标,蔚来全年30万辆的交付计划将面临5-8%的缺口。
决战"金九银十":三大关键胜负手
Q4战役的胜负取决于三个维度:首先是换电站能否按计划新增600座,重点覆盖三四线城市;其次ET9预售表现将检验蔚来冲击百万豪车市场的实力;最重要的是乐道品牌需在15-20万元市场直面比亚迪海豹、深蓝SL03的竞争。李斌"全程无需充电"的能源网络宣言虽具吸引力,但要在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蔚来仍需证明规模效应能抵消换电模式的重资产压力。
当比亚迪用方程豹豹5蚕食30-40万元市场,埃安以AION S MAX争夺家轿用户时,蔚来的多线作战注定充满挑战。这场交付量暴涨55%的逆袭,或许只是智能电动车淘汰赛的新起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