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车212非我旗下 北汽紧急澄清 越野安全警钟长鸣
一辆橙白相间的越野车正在攀爬陡坡。轮胎与地面摩擦。烟雾缭绕。突然——重心偏移。侧翻。车顶狠狠砸向地面。A柱像纸一样扭曲变形。
视频在网络上病毒式传播。标题写着“北汽212翻车”。舆论迅速发酵。但真相往往藏在名称背后。
北汽集团坐不住了。10月6日深夜。一份措辞严厉的声明通过官方渠道发出。核心信息就两点:涉事212车型与北汽集团及北京越野品牌毫无关系;生产该车的企业与北汽集团不存在任何股权或产权关联。
具体来说。那辆出事的车。是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2024年的产品。而这家公司。属于山东魏桥新能源汽车科技集团。一家以纺织和热电闻名的民营企业。
北汽集团的声明近乎警告。要求公众和媒体谨慎鉴别。并暗示对刻意误读和抹黑保留法律追责的权利。态度坚决。不留余地。
为什么一个名称如此重要?因为212不只是一个车型代号。它是中国越野车的精神图腾。
时光倒回半个多世纪前。212车型诞生。它被誉为中国越野车的鼻祖。而它的诞生地。正是当时的北京汽车制造厂。
历史的转折发生在2015年。北汽集团进行战略调整。将北京汽车制造厂的股权挂牌出让。2023年。山东魏桥取得控股权。至此。一家是总部在北京的国有汽车集团。另一家是基地在山东的民营企业。分道扬镳。
但历史的藤蔓难以一刀切断。当初股权交易时。北汽集团同意北汽制造继续使用“北汽”商标。这个决定埋下了今日混淆的种子。
2024年6月。北汽制造高调举行“212品牌焕新出发”发布会。宣传语是“以经典致敬经典”。这引发了北汽集团的迅速反应。次日即发澄清声明划清界限。
商标争夺战早已打响。天眼查平台显示。北汽制造曾对北汽集团申请的“北汽212”“BJ212”商标提出异议。并成功导致商标不予注册。2021年至2024年间。北汽集团三次将北汽制造诉至法庭。关系错综复杂。
回到翻车事故本身。它发生在10月1日中国汽车城市攀爬赛宣恩站。专家分析指向几个关键因素:车辆攀爬时未卸除备胎导致重心偏移。油门控制可能失误。
但最触目惊心的是A柱的瞬间弯折。A柱是车辆翻滚时的核心承重结构。它的严重变形表明车身刚性可能存在不足。甚至可能未完全达到国家标准的抗压强度要求。这是一个严肃的安全质询。
北汽集团在声明中不忘强调自己的越野车世家身份。“安全是越野车最大的豪华”。这句话在此刻显得格外沉重。它是对越野爱好者的号召。也是对行业责任的重申。
硬派越野车市场正在升温。从边缘走向主流。预计今年销量规模将达到35万至40万辆。方盒子造型的车流行起来。但热潮之下。是对安全和品质的更高考验。
对于北汽制造而言。212的T01车型月销量仅数百辆。有用户批评其内饰粗糙、性能落后。这次事故无疑雪上加霜。
而对于北汽集团。旗下的北京越野品牌需要更清晰的辨识度。法律途径明确商标边界。加强消费者教育。是当务之急。
一场意外的翻车事故。翻出了历史的纠葛。翻出了品牌的混战。也翻开了关于安全、责任与未来的行业思考。
越野的终点不是征服自然。是安全回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