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20 日,央视新闻披露一则重磅消息:我国科研团队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关键性技术突破,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核心难题。这一成果不仅有望让新能源车续航实现翻倍,更可能彻底改写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格局,让消费者期待已久的 “长续航时代” 加速到来。
作为下一代锂电池的核心发展方向,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应用潜力早已被业界广泛看好。然而在此之前,技术瓶颈始终制约着它的大规模落地,其中续航短板尤为突出 ——100 公斤的固态电池,最多只能支撑新能源车行驶 500 公里,难以满足消费者对长续航的需求,“里程焦虑” 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而困扰固态电池普及的核心症结,在于其关键材料间的特性矛盾。一方面,常用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硬度极高,脆度堪比陶瓷;另一方面,金属锂电极却柔软如橡皮泥。当这两种特性差异巨大的材料贴合时,就像把橡皮泥粘在陶瓷板上,界面处会形成大量坑洼空隙,如同 “难走的路” 一般,严重阻碍离子传输,大幅降低电池的充放电效率,这也成为固态电池迟迟无法走向大众市场的关键原因。
为打破这一僵局,我国多个科研团队联合开展攻关,最终通过三大关键技术创新,成功让 “陶瓷板” 般坚硬的电解质与 “橡皮泥” 似的柔软电极实现了严丝合缝的贴合,从根本上解决了固固界面的接触难题。这一突破不仅直接打通了固态电池的续航瓶颈 —— 据测算,技术突破后相同重量的固态电池,有望让新能源车续航突破 1000 公里的天花板,极大缓解消费者的里程焦虑;更重要的是,它为固态电池后续的规模化生产、加速推向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将有力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厦门毅睿科技 #固态电池 ##锂电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