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落地,购置税变局!三部门划定新能源车技术红线
2025年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新一轮政策洗礼。工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划下技术红线。2026年起。只有跨越新门槛的车型才能继续享受购置税优惠。
技术标准全面收紧。纯电动车百公里耗电指标加严约11%。插电混动车型纯电续航门槛从43公里跃升至100公里。四成在售插混车型面临淘汰。车企必须在2025年12月12日前完成达标车型申报。
这是一场早有预兆的变革。2023年发布的政策已埋下伏笔。2024-2025年免征购置税。2026-2027年减半征收。但当时的技术要求相对宽松。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逼近50%。政策开始精准引导产业升级。
纯电动车:能耗之战白热化
新规采用GB 36980.1—2025标准。整车质量拐点调整为1090kg、2710kg。这意味着什么?轻量化设计更关键。电控系统效率必须提升。风阻系数要优化。一切为了更低的百公里电耗。
特别重的车怎么办?超过3.5吨的乘用车。按3.5吨标准执行。虽然这类车型不多。但信号明确:车越大,省电要求越严。
插电混动:告别“伪电动”时代
纯电续航100公里。这个数字让许多老旧混动车型颤抖。消费者需要真正的纯电体验。日常通勤不用油。政策正在推动这一转变。
油耗要求同样加码。2510kg以下车型。电量保持模式油耗需低于限值的70%。比旧标提升10个百分点。技术挑战巨大。但消费者将获得更低的日常使用成本。
购置税新政:30万元成为分水岭
2026年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半征收。实际税率5%。但设有1.5万元减免上限。
简单算一笔账。30万元及以下车型。全额享受5%税率。超过30万元部分。按10%正常纳税。购买50万元新能源车。需缴纳3.5万元购置税。政策导向清晰:鼓励大众消费。限制豪华车型过度占用优惠资源。
消费者如何应对?
年底前。不达标车型将集中清库。可能带来促销机会。但长远看。技术升级才是王道。选择车辆时。请关注新国标能耗数据。100公里纯电续航应成混动车型基准线。
对企业而言。必须加强三电系统研发。不能简单增加电池容量。而要提升整体能效。这是生存之战。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从政策驱动转向技术驱动。这场购置税调整只是开始。未来。只有真正具备技术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才能赢得市场。
消费者将迎来更优质的产品。产业将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出行之路。越走越坚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