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7逆袭,智界S7遇冷,YU7和R7谁才是年轻人的新宠?

雷军可能真得在工位上楞过神。

想想去年,谁还会押SU7能逆风翻盘?

那会儿,朋友圈、贴吧、甚至我家楼下的修车摊大爷都在说:智界才是“科技狠活”,SU7?

不就是个互联网品牌的酱油车。

都说“闭眼选智界”,选SU7的都快被网友编成段子调侃了。

SU7逆袭,智界S7遇冷,YU7和R7谁才是年轻人的新宠?-有驾

可现实就爱打脸,SU7月销三万,智界S7安静如鸡。

你要是去年敢说一句“SU7能赢”,估计得被嘲到明年。

说到底,车圈和球场其实没什么两样。

别管你赛前怎么预测、怎么布局,哨声一吹,场面就不是PPT上那回事了。

智界S7那边技术参数一大堆,宣传片拍得跟好莱坞大片似的,但真到市场上,用户买不买账,根本不看你平时多会演示。

SU7这边倒像个街头霸王,没啥包袱,用户要啥就给啥。

SU7逆袭,智界S7遇冷,YU7和R7谁才是年轻人的新宠?-有驾

雷军发布会那场“我为自己代言”,一不小心成了流量密码。

我挺喜欢观察评论区的风向,尤其SU7销量爆了以后。

“智界粉”一夜之间低调不少,有的干脆把头像换成了小米Logo。

数据面前,嘴硬都没用。

28000台啊!

SU7逆袭,智界S7遇冷,YU7和R7谁才是年轻人的新宠?-有驾

这不是“试水”,这是真正的市场爆款。

技术宅聊参数,普通人买体验,这代差比C罗和姆巴佩同场竞技还明显。

今年YU7一出来,舆论又炸了锅。

外形帅得一塌糊涂,灯组一亮,年轻人就沦陷。

刚露面,评论区就有不少人直接宣布叛逃:“买啥YU7?还是拉黑提R7!”

真是世态炎凉,五分钟前还在夸,五分钟后就换阵营。

SU7逆袭,智界S7遇冷,YU7和R7谁才是年轻人的新宠?-有驾

其实我也没忍住跑去店里试坐了一把,确实,YU7就是那种“镜头杀手”,上镜又上道。

可你要真琢磨配置、智能,R7还是更实在。

买车这事儿,外貌协会和理智派天天对线,跟球迷聊梅西C罗谁更强一样,没个头。

说到这里,忍不住想起以前混体育圈时见过的场面。

世界杯期间,数据帝头头是道,预测比分、盘点跑动距离,结果最后补时绝杀,全场都疯了。

SU7逆袭,智界S7遇冷,YU7和R7谁才是年轻人的新宠?-有驾

S7和SU7,就是现实版的“理论派被实践啪啪打脸”。

有时候,决定输赢的根本不是数据和参数,而是现场气氛和用户情绪。

这不,SU7靠着雷军的互联网打法和体验感,一路杀上销量榜首,S7反倒成了冷板凳。

再说说YU7和R7。

YU7靠颜值圈粉,R7则像老戏骨,讲究配置和细节。

SU7逆袭,智界S7遇冷,YU7和R7谁才是年轻人的新宠?-有驾

评论区天天互怼,简直像球场上两队球迷对骂。

有人觉得YU7是“新晋小鲜肉”,有人偏爱R7的“实力担当”,场面热闹得像春晚砸金蛋。

其实,买车这事儿,哪有永远的赢家,每年都有新秀上位,老将翻红。

今天还在吹SU7,明天可能就被YU7或者R7抢了风头。

说回雷军,他大概率没空真的“气哭”。

SU7翻盘这事,放在营销史上都能写一章。

SU7逆袭,智界S7遇冷,YU7和R7谁才是年轻人的新宠?-有驾

关键不是技术多牛,而是他懂得怎么和用户玩到一起。

体验店排队、微博热搜、全民试驾,这些操作说白了就是“懂年轻人”,找到流量和口碑的接口。

智界S7那边,技术是有,但打法太老。

球场上,老派控球踢不过现代快反,市场也是一样,节奏慢半拍,结果只能看别人吃肉。

细想一下,这场新势力的车圈大戏,其实是用户审美、消费心理和品牌策略的混战。

SU7逆袭,智界S7遇冷,YU7和R7谁才是年轻人的新宠?-有驾

SU7靠互联网思维和社交话题,智界S7死磕技术和配置,结果输赢一目了然。

YU7和R7的对决,更像是一场颜值大战和理工男的拉锯。

你说谁会最后赢?

我看都别下结论,市场说变就变,今天的神话明天可能就被推翻。

有意思的是,车圈的“真香”定律总能让人猝不及防。

去年的SU7、今年的YU7,下一波又会是谁?

SU7逆袭,智界S7遇冷,YU7和R7谁才是年轻人的新宠?-有驾

没人敢打赌。

就像体育圈的黑马逆袭,没人能预判下一个爆点。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谁能让用户产生共鸣、谁能抓住年轻人的心,谁就能在这场没有终点的比赛里多活一轮。

现在问题来了,假如你家楼下就停着一辆YU7和R7,你会不会也和我一样,先绕车三圈,拍两张照发朋友圈,然后纠结半天到底是“看脸”还是“看实力”?

SU7逆袭,智界S7遇冷,YU7和R7谁才是年轻人的新宠?-有驾

评论区见,别光看热闹,说说你会选哪个,咱们继续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