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我的了!”
维斯塔潘冲线时吼得跟头刚出笼的狮子一样。
结果呢?
5秒钟,就5秒钟,奖杯直接从他怀里瞬移到了汉密尔顿那边。
你说这叫比赛?
这简直就是一场在规则边缘疯狂蹦迪的阳谋。
梅赛德斯那帮人,赛车还没停稳呢,沃尔夫的投诉信估计都写好了三遍了。
他们不是在比赛,他们是在玩弄规则,把F1当成了一场高级的“狼人杀”,而维斯塔潘,就是那个被首刀的可怜村民。
奥斯汀的最后一圈,本来是可以载入史册的超车。
维斯塔潘那一下,车轮压着白线,几乎是用轮胎的侧壁在跟汉密尔顿说“再见”。
刺激不刺激?
热血不热血?
所有人都觉得这冠军稳了,红牛的香槟塞子估计都按不住了。
可梅赛德斯不这么想啊,人家盯着回放,一帧一帧地找茬,就跟拿着放大镜找蚂蚁似的。
找到了!
车轮出界!
“嘿,FIA,你们管不管?”
国际汽联那帮西装革履的先生们,在小黑屋里合计了半天,最终还是“从善如流”了。
一纸罚单,干净利落。
维斯塔潘的冠军,没了。
霍纳气得脸都快跟红牛罐子一个色儿了,在镜头前直接开喷,什么“体育精神”、“强盗逻辑”全用上了。
可有什么用呢?
沃尔夫那边只是摊摊手,一脸无辜地说:“规则嘛,白纸黑字写着的。”
看见没,这就叫杀人诛心。
这事儿真就只是一个简单的赛道限制问题吗?
别天真了。
这背后,是两支顶级车队张达整个赛季的窒息缠斗。
从银石的惊天一撞,到蒙扎的“叠罗汉”,再到巴西站的引擎争议,双方早就杀红了眼。
赛道上的每一个毫米,维修区里的每一个螺丝,甚至媒体发布会上的每一句话,都是战场。
这次的5秒罚单,不过是梅赛德斯在规则允许范围内,捅向红牛最软肋的一刀。
他们就是在赌,赌FIA为了维护自己那点可怜的“一致性”,不敢不罚。
结果,他们赌赢了。
社交媒体上直接炸锅了,红牛车迷骂声震天,说这是F1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梅赛德斯的粉丝则高呼“正义执行”,把规则手册捧上了天。
中立车迷呢?
一脸懵逼。
这比赛看到最后,看的不是谁的车快,而是谁的律师团队更厉害。
这哪是F1,这是“F1法庭”啊。
咱们不妨把事情想得更深一点。
一个悬念迭起、争议不断的赛季,对F1的商业价值意味着什么?
收视率暴涨,话题度拉满。
这5秒罚单,就像一个技术高超的编剧,硬生生把一个快要剧终的故事,又给续上了一集高潮。
这背后有没有商业的考量,有没有为了“大局”的平衡?
谁也说不清,但这盘棋,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大得多。
所以啊,别再纠结那四个轮子到底出去了多少了。
当体育竞技被资本和政治裹挟,当规则的解释权成了某些人手里的武器,冲过终点线的第一个人,未必就是笑到最后的那个。
奥斯汀这一天,维斯塔潘赢了比赛,却输给了那薄薄的几页规则书。
而这个赛季的世界冠军争夺战,也因为这5秒钟,彻底成了一场不死不休的战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