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B01试驾现场,智能配置实测,空间和续航体验分享

东西都是先从现场谈起,否则没灵魂。比如大部分打工人的“人生第一台代步车”的选购现场——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单凭几张PPT和销售嘴巴里的“真香”,谁都可能被生活薅成一只羊,对吧?

我记得那天在零跑4S店,阳光从玻璃窗投进来,照在那台B01的幻月紫车漆上,泛着点轻微的科技感反光。我坐进驾驶席,握着方向盘,手指滑了一下14.6英寸的2.5K屏幕——身体还在本地,灵魂已经飘进了“悦己消费主义”的迷宫。销售像朗读诗一样给我安利各种“全系标配”、“激光雷达”、“终身质保”,有那么一瞬间,我突然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在虚构小说里当了一回主角。如果不是银行APP提醒我银行卡余额还剩三千八,我大概会喊一句:“给我包起来!”

分手和买车一样,最终决定都是晚上独自思考的时候拍的板。我的月薪五千,预算十万,原本是冲着新晋混动和老牌合资轿车去的。查了一圈,公式基本是:“能跑远的不便宜,便宜的没智能,智能的又小又鸡肋。”零跑B01这玩意儿,初看确实跟骗子一样,看配置表会怀疑是不是从豪车工厂偷出来卖小价钱。

四叶草中央域控、CTC2.0Plus一体化电池底盘——这些词组出现在同一款车的介绍里,不仅让我怀疑人生,也让我怀疑零跑的财务是不是算错账。我选的是550激光雷达版,11.38万落地,金融礼每月还款不到5000。这还没包括送的充电桩、流量包、交付小礼品和“活动详情请咨询当地经销商”的迷之温柔。不知道是不是有一天厂家发现活动搞炸了,把我们这些早买的都叫回去喝茶。

专业说实话,国产电动车便宜是事实,“便宜没好货”也是许多人下意识的想法。但零跑B01上的东西,不只是拼参数,更像在挑战价格底线:比如电池终身质保,搞得我家门口修电池的小店老板看到我后都要流泪——你们这些新势力,难道居然想让我靠修电瓶发家梦破灭?

零跑B01试驾现场,智能配置实测,空间和续航体验分享-有驾
零跑B01试驾现场,智能配置实测,空间和续航体验分享-有驾
零跑B01试驾现场,智能配置实测,空间和续航体验分享-有驾

说电动车,不谈续航等于在警匪小说里少写了一场死亡案件。我每天通勤往返50km,偶尔周末城郊露营。选的是550km版本,实际跑下来515km左右,冬天掉电13%,比很多“温度一变电池感冒发烧抽搐”的小电车要靠谱。空调开足,音响开炽,电耗11.8kWh,四天一充,家里充电桩免费送。朋友说“冬天打五折”,我实际体验只打八七折——电车的“割韭菜”能力居然没割到我头上。

去露营,高速110km/h巡航,电耗13.5kWh,回家走国道降到10.9kWh,剩下200km电量。旁边那位朋友,边开边查地图找充电桩,脸比电量还焦虑。车主群里时不时冒出一句“充电焦虑让人怀疑人生”,我在旁边看着他们,心里默默庆幸:B01的续航和快充水平,起码能让我多活两年不秃头。

再来讲智能化。电车不智能,等于考场不会用答题卡。我是数码控,最怕“老年机”,B01的高通8295+8650双芯片、OS4.0Plus系统让那块屏跟iPad一样灵,不卡顿,语音支持方言识别(四川口音都能懂),远超同级车机。辅助驾驶从高速领航到停车场记忆泊车,搞得我爹妈都以为买了辆未来车;周末去商场用HPA自动泊车,旁边的“20万燃油车小哥”一脸科技震惊。无麦K歌,星空天幕,氛围灯,一群人露营整活,从理论上来讲,距离在车里结婚也差不了几步。

空间问题。轿跑外形,能装就是硬道理。后排纯平地台,三个人不挤。我175cm坐前排,头顶还能塞下一拳半。后备箱460L+70L下沉空间,折叠自行车、帐篷、充电线、生活物资全进去了都还在“暗藏玄机”模式。副驾魔术拓展坞,咖啡小桌板,化妆板,凡尔赛气氛拉满。内饰紫色,88%软包,摸起来不像“硬塑料仿真皮”,跟20万合资比毫不露怯。外围是“大排场”,里面是“生活细节”,这就是所谓的“内外兼修”,总得让我怀疑厂家是不是闹了乌龙。

零跑B01试驾现场,智能配置实测,空间和续航体验分享-有驾
零跑B01试驾现场,智能配置实测,空间和续航体验分享-有驾
零跑B01试驾现场,智能配置实测,空间和续航体验分享-有驾
零跑B01试驾现场,智能配置实测,空间和续航体验分享-有驾

安全方面,没什么好吹的。笼式车身,76.6%高强钢,2GPa热成型钢,电池底盘一体化,主被动安全配置全标配。被电动车轻微剐蹭,对方车壳散了,我漆面掉点皮。后视停车无死角,哨兵模式夜间告警,主动刹车救了我一条命——打工人能有这种待遇,也太奢侈了点。电池热失控可挺48小时,远超国标,质保终身。小区停车,晚上不怕熊孩子屠龙式骑行扫车门,手机马上收到报警消息,连我妈都说“零跑这功能比物业还靠谱”。

零跑B01试驾现场,智能配置实测,空间和续航体验分享-有驾

用着也没什么后悔的点。车机偶尔卡顿,一重启搞定;高速风噪大点,开音乐能盖住。零甲醛座舱,欧洲母婴认证,座椅通风加热,三小时长途不腰疼。一堆“年轻化”配置,智能模式随心调整。我设置了“下班模式”“露营模式”,想做什么,只需要跟车机说一声,懒人福音。

这么一圈下来,才发现车主这个身份有点像“侦探+体验官”。你要收集证据、推演细节——从金融政策到质保权益,从热管理到智能语音,从电耗表现到空间得房率,每一步都要踩实地。如果说B01的性价比是哪来的?它把那些“20万觉得高端”的东西,拆解打包塞到10万级里,还给你终身质保和金融减压。如果厂家哪天开会宣布“我们要亏点钱让打工人有好日子”,我大概不会吃惊——这很像警队里那个每月发工资的下午,同事们偷偷笑“这钱咋还没涨,案子却越来越多”。

最后留个开放疑问:在十万级电动车市场花式卷配置、卷价格、卷权益的时代,我们这些打工人究竟是被市场推着跑,还是在用自己的选择改变点什么?如果你的工资也卡在五千,如果你的生活也想要点“智能不妥协”——你会怎么选?毕竟车这玩意儿,不只是往返于路,更是和你一起走过人生的当下。你想和什么样的伙伴一起,往下开?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