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有三大错觉。其中之一就是“我用上了最安全的车”。每次带全家出行,尤其逢年过节挤在高速上看人头攒动,那种安全感,和买彩票中大奖一样,基本是靠自我心理建设。你以为你握着方向盘就是命运的掌控者,殊不知,从开上马路那一刻起,命运已经交给了隔壁大哥的通话和他的右脚。不过话说回来,自家人的保命问题,总得给自己留点慰藉,否则谁还敢出个门?于是,汽车厂商就像保险销售员一样,没事就跑出来跳个健康操,那句“我们为您的安全保驾护航”,总让人觉得下一个广告立马卖给你祖传护身符。
可谁叫咱都是平头百姓,别的护法请不起,安全感全靠一辆好车撑腰。要不怎么说人和车的关系像《西游记》:家里人是沙和尚,啥活都干,没存在感,只有出车祸的时候才喊“我的家人呢”;车嘛就是白龙马,平时当皮卡骑,不拉风不敢开远门,真遇到妖怪,还得指望它能变身点金刚不坏之身。传说中的“家用东半球最安全电动车”,就是在这种群众心理里,集合起安全沙发、移动堡垒、带轮子保险箱等一切身份,出门恨不得绑个吉祥物在车头,生怕路上有意外。
当然,有的车叫安全,有的车叫安全感。安全感这玩意和存款余额类似,虽不能全靠,但没有肯定天天焦虑三里屯。所以汽车厂们把“安全”做文章也是有道理的。比如有的品牌,安全配置都写成剧本,一本正经地给你摆科技道场。动不动来一句:“我们的车就像你的家人,把你的安全放在首位”,你差点以为卖车送嫂子。比起“车是第二个家”,这口号还算收敛。安全配置都升级到防弹衣级别了,恨不得只要一脚刹车你儿子都能考上985。
很多年以前,家用车用户的梦想不过是“出门别翻车,遇事能躲车”,对安全需求很朴素,类似于“烟花易冷,人心易晃,世界很危险,我也很胆小。”但拜现在科技所赐,安全成了工业风里的大顶梁柱。动不动就是高强度钢、航空铝、七层涂装,听着比银行保险柜让人放心。所谓“无死角守护”,就是你自己撞自己都死不了,反正保证车里的比外面安全。要是能装座机炮,感觉能守着家门口分分钟演碟中谍。
说到这玩意的配置,都得分两波介绍,不然厂商PPT内容不够骗投资。先谈所谓“被动安全”。说人话,就是“真撞上了,尽量死得体面点”。你看气囊遍地开花,从前排、侧气帘到膝部,全车掏了个遍,只差没帮副驾驶装个降落伞。还有那钢筋铁骨结构,说得像后现代雕塑,能吸收碰撞能量,说白了,就是把你的人生变成海绵宝宝。在事故现场,所有配置都在给生命最后一搏。气囊弹出来一秒,你都没来得及说“我还年轻”,已经腰上多了个安全带勒痕,变身暧昧花里胡哨的紧身衣模特。
但别被动,得主动。毕竟谁也不想做海绵宝宝。于是主动安全系统就来了,雷达、摄像头、毫米波各种电子元器件集体罢工日都能给你通个电。每次启动车辆,仿佛全副武装的特工上线,“预警”、“监测”、“干预”三个词比某宝促销词都密集。前车刹车了,它替你先报警,你要真不理,这AI也是脾气暴,说停就停,有点铁腕市长的意思。还有各种车道偏离预警,甚至盲点监测。厂商其实就是怕你一时手贱,连老母鸡都盯住你车门口。这套组合拳打下来,不被前车追尾,也绝不可能亲自体会空中飞车的刺激。唯一的问题是,如果你开车习惯太不靠谱,电子系统恨不得直接帮你转业去骑电瓶车。
不过,最有科技感的还是电池安全。毕竟一个不爆炸的电池,比一个不加价的鸡蛋都珍贵。说是全封闭高强度外壳保护,管理系统24小时盯着,电池温度、电压、电流通通无所遁形,连你半夜鬼鬼祟祟拔插座都能被它监控得妥妥帖帖。怕热了给你降温,怕冷了帮你加热,基本比亲妈还管得细。至于过充过放,号称全自动断火,比你家的老空调都负责任。换句话说,电池管理系统的本质不是你的小棉袄,是你脑袋上一顶电风扇,时刻吹着安全的风。
讲究还是讲究,最后厂家还得拉出来一大堆认证,动辄N项安全测试,仿佛自己背后是“经验丰富的拆迁队”。八面来风正面撞、侧面撞、屁股撞,再加上满地翻滚,能让你在各类极端条件下有活下来的错觉。哪怕是极寒天气、漫天沙尘、洪水漫灌,只要你不作死,这车都能坚持到下一场大雨。豪华电动车3.0时代嘛,口号已经从“让生活更美好”变成“让你活着见到生活变美好”。感觉厂家比你家老婆还盼着你活得长。
当然,任何安全承诺最后都必须由技术硬件变成沙雕宣传语:什么“安全卫士”、“移动堡垒”、“守护每一段旅程”,听上去很靠谱,其实和“空调能让夏天凉快”差不多理所当然。现在出来买车,不敢学年轻人买盲盒了,否则回头开上路,八仙过海各显身手,自己变成马路版叶问。说到底,谁都不能保证车祸不会发生,但都希望安全配置能帮你多赢一秒算一秒。
嘴上聊品牌科技,心里想的还是家人的命。厂商往往把“守护”喊得甜死人,但说句实在话,你守护的其实是每个月交的贷款、每年要上的保险和开出去得体的门面。要真掉链子了,品牌客服和保险公司轮流踢皮球,你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车险,比朋友还难请”。不过世道就是这样,你没得选。谁让人类总是既渴望生存,又渴望侥幸,既怕生死无常,又信广告承诺。最后只能笑一笑,“别怕,咱这车有气囊,说不定天冷还能当枕头。”
如果真心祝福一句大家一路平安,有人会觉得庸俗。可生活本身就是一场庸俗的长跑,安全不是主旋律,是背景音。所谓安全卫士,也仅仅是你在庸常生活里,为自己和家人买的那一点点心理安慰。哪有什么绝对的守护,不过是希望下一个倒霉蛋不是自己罢了——所以,对那些还在路上抖机灵、比安全配置的新老司机们,谨以一句老掉牙的广告词致敬:让我们共同守护,享受每一段“不出意外”的旅程。毕竟死得体面不如活得踏实,真想无忧无虑,记住一句话:技术随便升级,别作死你自己。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