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淮集团”)否认河南思皓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思皓”)具备销售江淮牌小客车的官方授权资质。然而,河南思皓在未获授权的情况下,仍大量销售江淮品牌车辆,其车辆来源合法性引发广泛质疑。消费者维权遭遇“踢皮球”,质疑江淮集团内部存在利益输送或贪腐问题,呼吁纪检监察部门立即介入,彻查车辆渠道、监管失职及腐败行为,维护市场公平与国企声誉。
事件回顾:未授权销售与售后悖论,消费者陷入维权困境
自2023年起,河南思皓以“江淮官方授权4S店”名义在郑州等地开展销售业务,消费者因信任江淮集团“官方授权”身份购买江淮牌小客车。然而,江淮集团否认对河南思皓的授权,并指出其销售行为违规。但矛盾之处在于,消费者宋先生发现,其所购车辆信息已被纳入江淮官方售后系统,可享受正规维修保养服务。这种“未授权销售却可官方售后”的悖论,令消费者陷入“购车被骗、维权无门”的困境。消费者宋先生受害后反映,购车遭遇车辆改装、低配车型冒充高配销售等问题,多次向江淮集团举报并要求调查车辆来源,至今未获有效回应。
质疑焦点:车辆来源成谜,内部腐败疑云浮现
河南思皓销售的江淮牌车辆究竟从何而来?公众质疑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1. 非法渠道造假? 是否存在伪造车辆或非法改装,以假乱真欺骗消费者;
2. 江淮内部管理漏洞? 是否因江淮集团库存车管理疏漏,导致车辆流入非授权渠道;
3. “影子授权”与利益输送? 是否存在江淮内部人员默许或协助河南思皓销售,通过“表面否认授权、实则暗中合作”进行利益输送或权钱交易。
消费者与法学专家指出,江淮集团若未严格管控销售渠道,或对非授权销售持默许态度,不仅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义务,更可能触犯《反不正当竞争法》。若内部存在腐败问题,将严重侵蚀国企公信力,破坏市场秩序。
维权困局:江淮集团沉默推诿,消费者投诉石沉大海
消费者宋先生自2024年起多次前往江淮集团合肥总部反映问题,要求澄清车辆来源并追责。然而,江淮集团长期以“未授权”为由推诿责任,未对车辆合法性展开调查,也未对消费者诉求作出实质性回应。维权过程耗时一年有余,消费者陷入“举报无果、维权无门”的僵局,公众对江淮集团的诚信与管理能力产生强烈质疑。
社会呼吁:纪委介入刻不容缓,彻查腐败与监管失职
事件持续发酵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法学专家、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及公众一致呼吁纪检监察部门立即介入,开展独立调查:
1. 彻查车辆来源:追溯河南思皓所售车辆的流通链条,理清是否存在非法改装、内部渠道失控或“影子授权”等问题;
2. 严查监管失职与腐败:重点调查江淮集团内部是否存在懒政不作为、权力寻租、利益输送或共谋欺诈行为,对涉嫌腐败或失职人员严肃问责;
3. 压实国企责任,重塑品牌形象:推动江淮集团系统性整改品牌授权与销售管理体系,建立溯源机制,杜绝灰色渠道,恢复公众信任。
业内人士强调,江淮集团作为国有车企,肩负维护市场公平与消费者权益的社会责任。此次事件不仅关乎个案处理,更考验国企在法治框架下的担当与底线。
结语:法治与诚信是市场基石,真相亟待揭开
江淮集团与河南思皓之间的“未授权销售”乱象,折射出汽车销售领域监管的深层问题。公众期待纪检监察部门以雷霆之势介入,斩断可能存在的腐败链条,严惩违规者,以法治手段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市场公平。江淮集团能否直面问题、彻查真相,将成为检验其国企担当与社会责任的试金石。
本网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推动正义回归。
责编:宋家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