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6万买辆二手电动车,本以为捡了便宜,结果一夜之间变成一堆废铁! 浙江的金先生去年在天天拍车买了辆蔚来ES6,车开得好好的,突然充不进电,最多只能充到5%,彻底趴窝。 一问才知道,前车主的贷款没还清,车企远程把车锁了。 更憋屈的是,车不能开,每月电池租金还得照交,不然信用受影响。 这种离谱事,现在越来越多。
金先生的遭遇不是个例。 上海的张先生花44万买的二手新能源车,提心吊胆担心系统被锁;深圳的刘先生21万买的小鹏P7,过户后直接被远程锁定;重庆的谢先生买的蔚来SUV,作为第五任车主,竟因第一任车主欠贷被锁电。 这些车都完成了车管所过户,法律上属于新车主,车企系统里还是原主人的名字。
新能源车和油车根本不一样。 油车过户后,车就是你的,想怎么开怎么开。 电动车却绑定了账号、电池、软件更新,这些全控制在厂家手里。 车管所只管绿本过户,管不了云端系统。 厂家嘴上说“系统归我们所有”,实际却能随时让你的车动弹不得。
二手车平台在这事上责任不小。 天天拍车这类平台,检测报告只查事故、泡水,根本不查贷款记录。 中介费照收,最关键的风险却甩给买家。 平台辩称“只管车况,不管贷款”,消费者买的是整辆车的使用权,不是一半。
厂家的风控手段简单粗暴。 金融部门为了防风险,一键锁车,却误伤无辜买家。 蔚来客服说这是独立部门操作,门店管不了。 技术上有办法解决,比如交易后自动解绑账号,厂家没做。 特斯拉会主动删旧账号,蔚来、哪吒却做法不一。
消费者维权难如登天。 金先生找平台,平台推给车企;找车企门店,门店推给金融部。 车瘫在路边,电池租金每月扣着,信用记录还受威胁。 法律上,车辆已过户,新车主是善意取得,厂家咬定“系统权在我们”。
买二手新能源车,得自己多长个心眼。 首先,让卖家出示贷款结清证明,最好找车企书面确认。 过户时盯着原车主在App里解绑车辆,截图留证。 尽量选全款车,或平台明确标注无贷款的。 一旦被锁,立即向车企要书面说明,这是后续维权的关键。
行业现状乱象丛生。 去年有文件提议规范车控权限转移,至今没落地。 厂家、平台、金融机构各管一摊,消费者成了夹心层。 技术越先进,责任越模糊。 二手车市场越做越大,保障措施却停留在原始阶段。
金先生的车还停在路边,电池租费照扣。 他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 新能源车远程控制的功能,本是为便利,却成了消费者的陷阱。 当16万的车秒变废铁,买单的永远是普通车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