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疯了,吉利半年狂卖140.9万辆,比亚迪还坐得住吗?
140.9万辆! 这不是某家新势力的年度目标,而是吉利汽车2025年上半年交出的实打实成绩单。更吓人的是,其中新能源车卖了72.5万辆,同比暴涨126%。我刚从一场试驾回来,脑子里还回荡着银河M9那4.5秒破百的推背感,手心还留着Flyme Auto那丝滑触控的温度。这哪是卖车?这简直是开着技术火箭在赛道上狂飙。当“银河”系列6月单月干出9万多台,极氪用44个月冲上50万销量、创下全球豪华纯电最快纪录时,比亚迪的兄弟们,你们方向盘握紧了吗?
三大品牌“铁三角”,吉利的爆款密码藏在哪?
吉利这波操作,不是靠一款车单打独斗,而是玩起了“集团军作战”。银河、极氪、领克,三大品牌形成“铁三角”,一个主攻主流市场,一个冲击高端,一个深耕全球,分工明确,火力全开。
我试过银河星愿,这车有意思。外观看着温润如玉,但一上手,动力响应快得像打了鸡血。它的秘诀在于雷神AI电混2.0系统。官方说亏电油耗2L级,我实测市区通勤,百公里也就3.2升左右,比很多纯燃油车都省。关键是它不挑路,高速不飘,过弯稳,底盘调校明显下了功夫。2845mm的轴距,后排跷二郎腿毫无压力,家用属性拉满。你说它像比亚迪秦PLUS DM-i?确实定位接近,但银河的内饰质感、车机流畅度,明显更上一层楼。Flyme Auto系统操作逻辑跟手机一样,语音识别快,还能连续对话,这才是真正的“听得懂人话”。
再看极氪,走的是“高举高打”路线。30万元的平均售价,在国产电动车里敢这么定价的,没几个。但它凭什么?我体验过极氪7X,坐进驾驶舱那一刻,你就知道这钱花得值。NAPPA真皮、麂皮顶棚、香氛系统,细节处处见豪华。更重要的是H9级智能驾驶方案——双Thor芯片+5颗激光雷达,算力高达1400TOPS。我在高架上开启辅助驾驶,它能精准识别加塞车辆,提前减速,甚至能自动绕开故障车,整个过程平顺得像老司机在开。AEB能在130km/h时速下刹停,这已经不是“防撞”,而是“救命”了。
领克则像个“国际范儿的潮人”。我朋友在挪威买了辆领克Z20,说当地人都夸这车设计有未来感。领克08 EM-P登陆欧洲,还大批量发运,说明人家真把中国车卖到了“最难啃的市场”。它的混动系统兼顾性能与油耗,四驱版起步就是狠角色。关键是,它把中国智能车的体验原封不动地带了出去,让老外也尝到了“车机比手机还快”的甜头。
技术才是硬通货,吉利的“三电+AI”有多狠?
销量背后,拼的是技术。吉利现在玩的,已经不是简单的“堆配置”,而是从架构到AI的全栈自研。
先说三电。吉利的神盾电池系统,可不是随便叫的。它不仅是行业首批通过新国标认证的,还在中汽研搞了个狠活——让电池和油箱一起被钢针穿刺。结果?没起火、没爆炸、没泄漏。这相当于给电池做了个“极限生存测试”。还有那个神盾金砖电池,除了国标24项,自己又加了跌落、踩踏等12项测试,这叫“卷出安全新高度”。
再看混动技术,吉利的雷神AI电混2.0已经形成三大矩阵:EM-i主打省油,EM-P兼顾性能与安全,醇氢EF玩的是“烧甲醇发电动”,技术路线够野。我试过一款搭载EM-P的SUV,百公里加速4.5秒,亏电油耗却只有4L级,综合续航1500km+。这哪是混动?这是“全能战士”。
智能化方面,吉利更是把AI玩明白了。星睿AI云动力2.0、AI银河精灵这些名字听着玄乎,但实际体验很实在。比如语音助手,你说“我有点冷”,它不仅能调高空调温度,还会自动关闭车窗,打开座椅加热。这背后是星睿AI大模型在起作用,它融合了DeepSeek等大模型,学习能力超强。
最让我震撼的是它的AI-Drive大模型。基于750万辆L2级车辆跑出来的百亿公里数据,它构建了一个“虚拟世界”,能把自动驾驶训练效率提升30倍。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极氪、领克这些新车,一出厂就“见过世面”,比那些靠模拟器训练的对手,实战经验不知道丰富多少。
全球化棋局,吉利怎么下的?
吉利不只盯着国内。上半年海外销量超18万台,6月出口4万台,同比增长12%,这数据很说明问题。
我在香港车展上见过极氪009,那气场,活脱脱“保姆车界的劳斯莱斯”。现在极氪7X也登陆香港,还开始布局澳洲、东南亚的充电网络。这不只是卖车,是在建生态。极氪能源要让全球用户都能用上中国标准的快充,野心不小。
领克更猛,直接扎根欧洲。上半年海外销量破万台,01、Z20、08 EM-P全线上阵。我在想,当欧洲人开着中国品牌的车,用着和国内一样的智能座舱,那种文化输出,比任何广告都有效。
对比比亚迪:谁才是真正的“一哥”?
说到这,不得不提比亚迪。毕竟,300万辆的年度目标,摆明了是要跟比亚迪掰手腕。
比亚迪强在哪?三电自研、产业链完整、销量基数大,这是它的护城河。但吉利的优势也很明显:高端品牌极氪已成气候,全球化布局更激进,AI智能化落地更快。
比如智能驾驶,比亚迪的“天神之眼”也不错,但吉利的H9方案已经明确指向L3级量产,双芯片+5激光雷达的硬件冗余,走在了前面。再看设计,比亚迪现在走“王朝美学”,吉利则是“科技新豪华”,风格更年轻、更国际。
问题来了:当技术差距越来越小,未来拼的是什么?
是用户体验?是全球化能力?还是生态构建?我觉得,吉利这一仗,赢面不小。因为它不只是造车,而是在打造一个“智能出行生态”。
下半年王炸齐发,300万辆真能成?
吉利下半年要“6车齐发”:银河A7、M9,极氪9X、另一款大型SUV,领克10 EM-P。每一款都是狠角色。
特别是极氪9X,全球首发双Thor芯片+5激光雷达,L3级驾驶架构,这配置,直接对标保时捷、宝马。领克10 EM-P起步四驱,同级首搭Thor芯片,插混市场要变天了。
300万辆的目标,听着吓人,但以吉利上半年140.9万的势头,加上下半年这波新车轰炸,不是没可能。毕竟,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聪明,他们要的不只是“便宜”,而是“值”。
老铁们,你怎么看?
我试过这么多车,最大的感受是:中国汽车的“技术平权”时代来了。以前30万的车才有的配置,现在15万就能享受。这是进步,也是责任。
所以我想问问大家:
你会因为一辆车的智能驾驶能力强而多花几万块吗?
国产车冲高端,你觉得极氪和比亚迪,谁更靠谱?
300万辆,吉利能干过比亚迪吗?
评论区聊聊,我会一一回复。下次试驾,说不定就带上你们的问题,去实地验证。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