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燃油车大胜?2025上半年SUV销量:星越L破10万,CR-V险守前10!
14.4万辆!这是吉利星越L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的成绩单。它不仅力压一众合资老牌,拿下燃油SUV销冠,更以总榜亚军的身份,紧追特斯拉Model Y。当所有人都以为新能源会彻底碾压时,星越L用实打实的销量告诉我们:燃油车,还没到谢幕的时候。
可这真的是“燃油车大胜”吗?前20名里,新能源车虽只占8席,但Model Y一骑绝尘,比亚迪三款宋系列集体入围,理想L6、银河星舰7等新面孔杀入前十,新能源的“尖刀部队”已经刺穿了传统市场的防线。所以,与其说是“大胜”,不如说是一场“有尊严的坚守”。今天,我就带各位车友,钻进这几款车里,从驾驶舱的细节开始,聊聊这场看似传统、实则暗流涌动的SUV大战。
星越L:不是黑马,是早有预谋的“降维打击”
很多人说星越L是黑马,我试驾完却觉得,它更像是“早有预谋的伏击”。坐进驾驶座,第一感觉是——这真是20万级的车?大面积的NAPPA真皮、Alcantara顶棚、三联屏布局,甚至还有香氛系统,豪华感直接对标40万级车型。这不是堆料,是吉利在用“越级体验”撬动市场。
动力上,2.0T+8AT的组合,最大功率175kW,百公里加速7.7秒。我特意在高速上深踩油门,动力响应干脆,8AT换挡平顺,不像某些双离合车型在低速时“一顿一顿”。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时滤震干脆,但高速过弯时侧倾控制得也不错。它不像德系车那么“硬”,也不像日系车那么“飘”,而是找到了一个中国用户最能接受的平衡点。
更让我意外的是它的智能化。高通骁龙8155芯片加持,车机反应快,语音识别准确率高。我试了连续指令:“打开空调,调到24度,播放周杰伦的歌”,系统一次执行到位。L2级辅助驾驶在高速上很省心,车道保持居中能力强,不像某些车型总在“画龙”。
星越L的成功,不是偶然。它精准抓住了“家庭用户既要空间、又要品质、还不想花太多钱”的心理。它卖的不是发动机,而是“越级体验”。
CR-V:老将不死,但已“险象环生”
再看本田CR-V,第十代车型还能守住第十名,实属不易。我开过新款CR-V,最大的感受是——它更“精致”了,但少了点“锐气”。
外观更圆润,内饰用料提升,但中控屏还是那个“小方块”,车机系统反应慢半拍。语音识别?基本靠吼。动力是1.5T+CVT,日常代步够用,但急加速时发动机噪音明显,CVT的“橡皮筋”感还是存在。
最让我担心的是它的“位置”。前有星越L、长安CS75 PLUS这些“价格屠夫”,后有比亚迪宋Pro、深蓝S07这些“电驱新贵”,CR-V夹在中间,性价比优势不再,技术优势也被新能源蚕食。它能守住前十,更多是靠品牌口碑和保值率。但“险守”二字,已经说明了一切——老将尚能饭,但已非战场主角。
Model Y:沉默的冠军,电动车的“标准答案”
17万辆,这是什么概念?平均每天卖出近1000台。Model Y凭什么?我租过一辆Model Y开了两周,最大的感受是——它不靠堆配置,而是靠“极简哲学”赢了。
没有仪表盘,没有物理按键,所有操作都在中控屏。一开始不习惯,但用两天就上瘾了。加速快得离谱,单踏板模式适应后,市区几乎不用踩刹车。它的L2级辅助驾驶(FSD基础版)是目前最成熟的之一,变道、跟车、自动泊车,完成度极高。
但Model Y也有缺点。悬挂偏硬,过坑洼路面时后排乘客抱怨“颠”。内饰极简到“简陋”,连氛围灯都没有。它像一个理科生,逻辑满分,但情商一般。
可市场就吃这一套。Model Y的成功,不是因为它有多豪华,而是它把电动车该有的样子,做到了极致。
燃油VS新能源:不是谁胜谁负,而是“双轨并行”
前20名,燃油车12席,新能源8席。表面看燃油车赢了,但别忘了:Model Y是新能源,宋系列三款是新能源,理想L6是增程,银河星舰7是混动。新能源已经从“边缘”走向“中心”。
我试驾过理想L6,增程式真的香。市区用电,安静平顺;长途用油,无续航焦虑。它解决了纯电车的“里程焦虑”,又保留了电驱的驾驶质感。难怪能杀进第七。
而像银河星舰7这样的混动新秀,油耗低至4.5L/100km(WLTP工况),纯电续航超100km,日常通勤基本不用油,长途也不慌。这才是中国家庭最需要的“全能选手”。
反观纯燃油车,除了星越L、CS75 PLUS这些“卷王”,大多数车型在智能化、能耗、平顺性上,已经落后。德系的途观L、探岳,日系的RAV4、威兰达,靠的是品牌和技术积累,但创新乏力。
真实用户怎么说?
我采访了一位星越L车主,老张,35岁,两个孩子。他说:“我对比过CR-V、RAV4,也看过Model Y。最后选星越L,是因为空间大、配置高、油耗还能接受(百公里8.5L左右)。老婆说,这车坐着像奔驰。”
另一位Model Y车主,小李,28岁,互联网从业者。他说:“我租过CR-V,太‘佛系’了。Model Y一脚电门下去,推背感直接上头。辅助驾驶让我通勤轻松多了。”
还有一位理想L6车主,王姐,40岁,企业高管。她说:“我跑长途多,纯电车不敢买。理想L6既能用电省钱,又能加油跑长途,还带冰箱彩电大沙发,露营神器。”
这些真实反馈说明:用户不再只看品牌,而是看“适不适合自己”。
横向对比:星越L vs CR-V vs Model Y
维度 星越L(燃油) CR-V(燃油) Model Y(纯电)
动力体验 平顺有力,涡轮迟滞轻微 CVT平顺但加速乏力 瞬时爆发,推背感强
油耗/电耗 综合约8.5L/100km 约7.8L/100km 约15kWh/100km(WLTP)
智能化 高通8155,L2辅助驾驶 车机慢,辅助驾驶基础 FSD基础版,行业领先
空间舒适 三排空间,豪华感强 后排大,但内饰朴素 后排略窄,但静谧性好
使用成本 油费+保养 油费+保养 电费+保险,保养极低
结论:没有绝对赢家。追求性价比和豪华感,选星越L;看重可靠性和保值,选CR-V;想要极致驾驶和科技感,选Model Y。
未来已来:多元化才是出路
2025年的SUV市场,不是“燃油 vs 电”的零和游戏,而是多元化技术路线的共存。纯电、混动、增程、燃油,各有各的场景。
像哈弗猛龙PHEV、坦克300新能源,把越野和电动结合;深蓝G318、方程豹豹8,探索硬派电动化;问界M9、鸿蒙智行,把智能座舱做到极致。
未来的赢家,不是死守燃油或all in电动,而是能灵活应对不同需求的品牌。
写在最后
星越L破10万,CR-V险守前十,这背后是用户选择的理性化。我们不再盲目崇拜“德日美”,而是真正思考:这车,适合我的生活吗?
燃油车还有生命力,但必须“卷”出价值;新能源是趋势,但必须解决焦虑。这场竞争,最终受益的,是我们消费者。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让你在星越L、CR-V、Model Y中选一辆,你会怎么选?为什么?评论区聊聊吧!
另外,有车友问我:“宝马iX1销量为啥这么低?”根据资料,豪华电动车型普遍上量困难,iX1上半年销量不足2000辆,可能和价格、充电生态、品牌电动化转型节奏有关,具体原因暂无相关数据,需要进一步确认。
我会在评论区回复大家的提问,也欢迎分享你的选车故事。毕竟,买车不是小事,多一个人参考,就少一份后悔。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