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一句劝,买车这样选:
大概十年前,买车嘛,大家都在说大众丰田靠谱。
那时候,谁都知道,油车就是稳,跑个十年不用愁,圈里人反复强调皮实。
我还记得我朋友老张,买的第一台速腾,开了六七年,除了正常保养,就没出过什么大事。
那时候市场氛围,油车占绝对主导,新能源还只是在梦里晃荡。
再说20年前吧,情况又不一样了。
那会儿大众、丰田还算是品牌的标杆,质量稳定,品牌价值摆在那里。
记得我那时候还揶揄过朋友:买车就要买个牌子,不怕跑偏。
而且,整体经济还算宽裕,虽涨,但大多家庭还能接受。
这个阶段,买车多是为了面子和用得踏实的心理,没那么多折腾。
轮到10年前,大概是在2013年前后,市场开始出现变化。
比亚迪开始火起来了,尤其是秦、唐,性价比高,价格实惠。
我还记得一好友买了个比亚迪秦,用了一年后跟我抱怨:充电慢得要死,还不如跑油车。
那个时候,新能源还算个新玩意,续航不足是大问题,充电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这点,没细想过的朋友,估计不知道,那会儿,电池能跑个200公里都能吹一整天。
说到现代,感觉车子变得像手机更新换代一样快了。
你问我,现在买车,怎么个靠谱法?
我试驾过几个新能源车,比如比亚迪海豚,起步快,油门线性,像踩了火箭一样。
充电快,续航405公里说多大话就多大话,冬天跑个300也算不错(这点早就被大雪天使用体验打脸啦)。
油费算下来,每公里5分钱左右,比95号油还便宜不少。
这里要提醒一句,不要以为电车真比油车便宜太多,电池折旧、充电设施维护都要算进去,真要算精明,钱也得算得细细的。
(这段先按下不表,想到一个细节,还是得说清楚:油车维修其实挺贵的,换个变速箱、离合器,动不动就几万块。电车结构简单,理论上寿命也长一些,但电池一出问题,修起来就没那么稳。)
刚才翻了下笔记,我发现一些细节值得一提。
大众的ID.4 X这次优惠后才不到20万,续航标称555公里,但实际冬天也就跑个300多,跟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比,还是差点意思。
续航这块,厂家宣传和实际体验差距挺大的。
问一句,你们觉得,如果真成全民电动,那充电桩会不会变成新高速公路收费站?
我猜这个问题,谁也说不准。
另外说说二手车的事情吧。
我问过修理工,他说,燃油车的保值率,5年后还能剩个60%左右,甚至更高。
新能源二手车保值难度大一些,一是技术更新快,二是电池价值缩水。
我估算,如果买个新车10万公里后,电池损耗大概在20%上下,剩余价值就打折不少。
这当然是粗略估算,毕竟市场上少样本,没人说得准。
说到供应链,一位朋友说,今年大众在华销量跌了15%,反倒比亚迪逆势上涨,半年卖了120多万台。从数据透视,新能源和传统车市场的分水岭越来越明显。
但我还记得,有次他暗示:长途高速,还是油车更靠谱。
我也想知道,未来几年,谁能稳扎稳打,把用户留在他的阵营里?
买车不用非要精确算数,其实更像选伴侣。
你要考虑场景:是市区代步?还是经常跑长途?
市区的话,五菱宏光MINI和比亚迪秦-plus EV都挺合适,小巧、省钱、好停。
长途的话,还是大众、丰田,油车跑得更安心,充电烦恼少。
但说句心里话,现在选车,变化比十年前快太多。
(这点特别明显,去年我在买车现场,都能感受到新车云集的氛围。感觉像跟未来科技一块拼命追赶。)
各大厂拼命推电动车,特斯拉、宝马、奥迪、BBA都不落后。
留个问题:你会被哪一款车吸引,还是觉得稳才最重要?
毕竟,未来还没确定,每似乎都是个巨大的变数。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