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关服,我的智能汽车被当场“物理拔网线”

新势力造车,本质是一场大型社会实验,现在实验炸了,把一大群真金白银买了车的倒霉蛋,活生生埋在了里面。

车企关服,我的智能汽车被当场“物理拔网线”-有驾

什么威马,什么高合,一个个当初PPT讲得太阳都要一个趔趄,现在车主的App图标灰得比遗像都彻底。这不是产品质量问题,这是赛博坟场的开门仪式。你以为你买的是车,其实你买的是一个大型网游的终身VIP账号,现在好了,游戏公司删库跑路了,GM都找不到了,你捏着个屠龙宝刀,连个新手村的鸡都砍不了。

车企关服,我的智能汽车被当场“物理拔网线”-有驾

讲真,这事儿最魔幻的地方,就在于它把新能源车最性感的部分,变成了最恶心的部分。智能化,网联化,远程控制,OTA升级,这些词儿当年在发布会上,跟不要钱一样往外甩,听得人热血沸腾,感觉买的不是车,是通往未来的任意门。现在呢?任意门直接给你焊死了,变成了一堵墙。所谓的智能座舱,现在就是个带轮子的老年诺基亚,除了能开,啥都干不了,哦不,有些连开都费劲。

车企关服,我的智能汽车被当场“物理拔网线”-有驾
车企关服,我的智能汽车被当场“物理拔网线”-有驾
车企关服,我的智能汽车被当场“物理拔网线”-有驾
车企关服,我的智能汽车被当场“物理拔网线”-有驾

车主群里天天在研究怎么给车机破解装个盗版导航,怎么用手机热点维持最后的倔强。销售当年承诺的“终身免费流量”,现在听起来就像个渣男的海誓山盟,认真你就输了。更骚的是,车企服务器一关,你连远程开个空调都不行了,夏天坐进去,那感觉跟进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没啥区别。三体人看了都得感慨一句,人类的“降维打击”果然是从内部开始的。这他妈叫什么事儿啊!

车企关服,我的智能汽车被当场“物理拔网线”-有驾
车企关服,我的智能汽车被当场“物理拔网线”-有驾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就特别怕这种。我买的是个铁疙瘩,一个工具,你非要告诉我这是个有灵魂的伙伴,是个生态。行,我信了你的邪。现在伙伴脑死亡了,我还得给它交网串门费续命?它都躺ICU了,我还得给它点外卖?这不叫伙伴,这叫祖宗。

如果说智能层面的瘫痪是精神攻击,那物理层面的维修困境,就是赤裸裸的肉体毁灭。

车企关服,我的智能汽车被当场“物理拔网线”-有驾

车企一倒,整个售后体系瞬间“兵解”。以前你是尊贵的VIP客户,4S店里咖啡随便续。现在你被直接开除“仙籍”,成了汽车后市场的散修。你的车,就是那种身怀异宝但功法残缺的孤儿,正道门派(第三方大修理厂)看见你就摇头,说你这车“魔气”太重,我们修不了,修了容易折寿。

车企关服,我的智能汽车被当场“物理拔网线”-有驾

为什么?因为这些新势力,为了搞技术壁垒,或者说白了就是为了垄断售后利润,浑身上下都是“特供”零件。这车门拉手,那块大屏幕,全都是独家定制,外面根本没有平替。4S店一关门,你就等于断了粮草。你的车但凡磕了碰了,想换个件,那难度不亚于凑齐七龙珠召唤神龙。

车企关服,我的智能汽车被当场“物理拔网线”-有驾

于是车主们被迫走上了“道诡异仙”的修车之路。他们在各种论坛、二手平台、甚至报废车场里,寻找那些所谓的“拆车件”,也就是从别的尸体上扒下来的“器官”。找到“器官”后,还得找个愿意动手术的野路子“炼器师”,也就是小维修店的师傅,给你做一场风险自负的“移植手术”。师傅一边修一边摇头,说你这玩意儿的电路,比我的情史都乱。开机费先收你一千,还不保证能点亮。

车企关服,我的智能汽车被当场“物理拔网线”-有驾
车企关服,我的智能汽车被当场“物理拔网线”-有驾

这种感觉,就像是你买了个苹果手机,结果苹果公司倒闭了,华强北也跟着炸了。你手机碎了屏,只能去战损成色的遗物里淘一块屏幕,然后找个修表的大爷给你硬上,能不能开机全看玄学。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有点太激动了,好像这车是我买的一样。但其实不是,我只是觉得这事儿太荒诞了。

最致命的一击,来自金融层面。你的车,从一个高价值消费品,直接被打成了“金融贱民”,成了无人敢碰的负资产。

保险公司是什么?是这个世界上最精明的风险计算器。他们的数据模型一算,发现你这车,出险概率高,维修成本不可控,配件来源是薛定谔的猫,品牌价值约等于零。结论是什么?拒保。或者给你一份保费翻倍的“劝退套餐”。他们的潜台词很清楚:我们是开保险公司的,不是开慈善机构的。

车企关服,我的智能汽车被当场“物理拔网线”-有驾
车企关服,我的智能汽车被当场“物理拔网线”-有驾

二手车市场就更直接了,突出一个“真实”。车商看到你的车,眼神里流露出的不是对商品的欲望,而是对垃圾的嫌弃。他们收这车,不是为了再卖出去,而是为了拆零件。你开过去问价,车商大哥嘬着牙花子,盘算着你这四个轮子加一堆铁皮能卖多少钱,最后可能还得让你倒贴一个“拖车费”。你的爱车,在他们眼里,连个像样的压缩毛巾都不如。

所以,你看,整个链条就这么断了。从云端服务,到实体维修,再到金融价值,一环扣一环,最后把所有的代价,都压缩到了车主一个人身上。这些车主,现在更像是车企资本游戏失败后,留下的赛博人质。

车企关服,我的智能汽车被当场“物理拔网线”-有驾

说实话,我最近在看二手车,看到这些牌子,我跑得比狗都快。倒不是歧视,主要是怕麻烦,中年男人最怕的就是麻烦。

车企关服,我的智能汽车被当场“物理拔网线”-有驾

所以你问我,消费者应该怎么办?要理性,要审慎,要考察企业的资金链和技术实力……

去他妈的理性判断。

说白了,在当下这个掀桌子式竞争的汽车市场,你买一个非头部新势力品牌,本质上就是一场赌博。赌赢了,你用二十万的价格,享受了五十万的体验,你就是时代先锋,是朋友圈里最靓的仔。赌输了,你就当是花了二十万,买了一张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的观影门票,顺便为后来人趟了雷,积了德。

车企关服,我的智能汽车被当场“物理拔网线”-有驾
车企关服,我的智能汽车被当场“物理拔网线”-有驾
车企关服,我的智能汽车被当场“物理拔网线”-有驾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就这么简单。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