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骂醒了车圈:我们买的是车,不是会跑的服务器!

讲真,最近法国人对智能汽车的一通抱怨,给我看乐了。

事情的起因特别简单,雷诺在车展上搞了个新车,叫Clio,PPT上金光闪闪一行大字:最高配备29项最新一代驾驶辅助系统。

29项。

我看到这个数字的第一反应,不是牛逼,而是坏了菜了。这哪里是29项福利,这分明是29个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是29个能让产品经理年终汇报多写两页纸的KPI,是29个未来让你在高速上对着中控屏喊爸爸的理由。

果不其然,一个叫Jean-Luc的法国大爷,头发梳得跟要去纳斯达克敲钟一样,当场就表示不服。他说,在我看来,这不是29个好处,而是出现29个额外故障的理由。

说完,大爷扭头就去了隔壁达契亚的展台。达契亚是啥?罗马尼亚的“五菱宏光”,主打一个皮实耐用,电子设备少。

大爷的逻辑,简单,粗暴,但是有效。

这就是典型的,犬儒主义的上帝视角。当所有车企都在疯狂堆料,把汽车搞成一个会跑的服务器机房时,总有清醒的人在旁边冷眼旁观,心里默念:你看他几时完。

这帮车企,突出一个不务正业。

他们以为用户要的是什么?是能在车里唱K,是能用中控大屏斗地主,是车门上能跑马灯显示“机你太美”。他们觉得把物理按键全都砍掉,换成一块比iPad还大的屏幕,就是进入了未来。

但他们忘了,或者说故意忘了,车,首先是一个交通工具。它的核心是在路上跑,而不是在路边死机。

一个四十来岁的法国上班族Nicolas,就体验了一把赛博朋克式崩溃。他开着一辆DS7,仪表盘上的警示灯突然全亮了,那场面,他形容为“就像我在七月开着圣诞彩灯巡游”。

他气得想砸车,对着屏幕咆哮:“我签合同买的是辆车,不是飞船!”

这句话,典中典了属于是。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早期版本特斯拉的中年人,我对他这种心态感同身受。有一次,就因为一个OTA升级,我的车机直接黑屏了,空调开不了,音乐听不了,导航用不了。深圳三十多度的夏天,我坐在车里,感觉自己不是车主,是个即将被送进炼丹炉的孙悟空。

我那时候就悟了。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为什么?因为老头乐遵循的是最朴素的物理法则和人情世故。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跟它讲代码,讲算力,它跟你讲医保和人道主义。你根本赢不了。

而现在的所谓智能汽车,恰恰是想用一套看似完美的逻辑,去对抗这个混乱的、不讲理的现实世界。

结果就是,它自己先疯了。

车企们现在玩的这套,本质上是一种“掀桌子式竞争”。

以前大家比的是三大件,是发动机的平顺,是变速箱的响应,是底盘的质感。这玩意儿需要时间积累,需要真金白银地投入研发,太慢了。

法国人骂醒了车圈:我们买的是车,不是会跑的服务器!-有驾

现在呢?不装了,摊牌了。直接闪电战,弯道超车。怎么超?堆屏幕,堆芯片,堆雷达,堆功能。你有一个功能,我就要有三个。你有29个,我就敢写58个。

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把蛋糕做好,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法国人骂醒了车圈:我们买的是车,不是会跑的服务器!-有驾

这套打法的恶果,很快就体现在了维修上。

一个诺曼底开了35年修车铺的老师傅说,以前保险杠就是一块铁皮或者塑料,小剐小蹭,钣金喷漆几百块搞定。现在呢?保险杠里塞了雷达,塞了摄像头,塞了各种传感器。你再蹭一下试试?

妈的,这哪是修车,这是渡劫!

换一个集成雷达的保险杠,账单直接起飞,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你以为你买的是车,其实你买的是一个金融产品,一个持续让你花钱的无底洞。以前车的前脸是金钟罩铁布衫,现在车的前脸是行走的服务器机房,碰一下就得格式化重装,还得是付费版的。

说到这我想起来,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最近悄悄把大碗换小了,牛肉也从块变成了纸。万物皆可减配增收,格局打开了。

车企们不仅在硬件上给你埋雷,在软件上更是把你当付费测试员。

文章里提到一个数据,我看了都想笑。2020年的一款车,平均包含2亿行代码,而一架波音787客机,只有600万行。

这是什么概念?

你开的不是车,你开的是一个比大飞机系统还复杂几十倍的BUG压缩毛巾,泡水就膨胀,指不定哪天就给你来个大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拿汽车跟飞机比,可能有点欺负飞机了。毕竟飞机真的不敢随便OTA。

法国人骂醒了车圈:我们买的是车,不是会跑的服务器!-有驾

想象一个场景:你开着车,带着老婆孩子,行驶在高速上。突然,中控屏蓝了,弹出一行字:“尊敬的用户,您的车辆检测到一个底层逻辑冲突,正在生成dump文件上传云端,预计需要45分钟,期间部分驾驶功能可能受限,请您保持冷静。”

法国人骂醒了车圈:我们买的是车,不是会跑的服务器!-有驾
法国人骂醒了车圈:我们买的是车,不是会跑的服务器!-有驾

就问你怕不怕?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这种事,不是科幻,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所以,法国大爷们的抱怨,根本不是老古董跟不上时代,而是他们活得比我们这些被互联网PUA瘸了的人要明白。他们守着一个最简单的真理:工具,就应该有好工具的样子。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有些品牌,它就是有玄学光环的。

比如奔驰,比如特斯拉。会买这些品牌的人,他追求的压根就不是稳定可靠。他要的是那个标,是那个“科技先锋”的人设,是那种“你们都不懂,而我走在时代前沿”的满足感。

你跟他聊死机,他跟你聊信仰。你跟他聊维修贵,他跟你聊品牌价值。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的核心需求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维护这种信仰不被打破。所以,任何BUG,都是为了未来更好的体验;任何昂贵的维修,都是为品牌价值充值。

法国人骂醒了车圈:我们买的是车,不是会跑的服务器!-有驾

但对于大多数只想安安稳稳把车从A点开到B点的普通人来说,他们要的,可能真的就是法国那位热爱冒险的大姐梦想的——一辆“0%电子”的车。

就像超市里的0%蔗糖酸奶一样,听起来很健康,很复古,很美好。

法国人骂醒了车圈:我们买的是车,不是会跑的服务器!-有驾

但这可能吗?不可能。

讲真,有时候我都怀疑,车企自己是不是也被这套技术逻辑给绑架了,他们可能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把这头代码怪兽给关回笼子里。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硬着头皮,加大,加大,再加大。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智能汽车的终极答案是什么?不是更牛逼的芯片,不是更聪明的AI,也不是什么任意门。

而是你,是你兜里的钱,和你那颗被反复折磨后,依然选择相信“下一次OTA会更好”的心。

你问我怎么办?没怎么办,要么忍,要么滚回去开二手捷达。就这么简单。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