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铁通车在即,江苏对接线路仍是空地,这火车咋开?

这世界上的事儿,有时候就这么奇妙。

安徽那边有条高铁,叫合宿高铁,安徽段哐哐哐一顿猛操作,现在连车都跑上去试了,就差选个黄道吉日剪彩通车。

结果你猜怎么着?

车开到省界,司机一脚刹车——前面没路了。

对门那位江苏兄弟,别说铺轨了,连地基的坑都还没开始挖呢。

这画面感,绝了。

就好比我这儿热火朝天地把火锅底料全炒好了,毛肚鸭肠都下了锅,就等你来动筷子,结果你发消息说,你还在琢磨今天出门是穿耐克还是阿迪。

你说这顿火锅,它还吃得下去吗?

安徽老表们现在的心情,估计比那火锅的红油还翻腾。

本来这合宿高铁,可是个“高富帅”项目。

往小了说,是打通皖北到合肥的任督二脉;往大了说,它可是国家京沪高铁二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上连接山东,直接 membentuk 合青高铁大通道。

这要是成了,皖苏鲁三省牵手成功,经济都能跟着起飞。

安徽这边呢,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2020年就撸起袖子开干了。

沿线一马平川,施工难度约等于零,按原计划,2024年大家就该坐上车了。

可安徽越干越觉得不对劲。

自己这边是“速度与激情”,隔壁江苏却是“请回答1988”,稳如老狗,纹丝不动。

安徽高铁通车在即,江苏对接线路仍是空地,这火车咋开?-有驾

安徽的施工队估计每天都在省界眺望,心里默念:“亲,开工了吗?”

结果就是,通车时间从2024年一路漂移到了2025年底。

再这么拖下去,崭新的列车都要放成古董了。

这事儿就不能光骂江苏“拖后腿”。

咱们得往深了琢磨。

省与省之间搞基建,那可比谈恋爱复杂多了。

安徽,特别是皖北,对高铁的渴望,那是写在脸上的。

这是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是融入长三角大家庭的“投名状”。

可对江苏来说呢?

人家家底厚,高铁网织得跟蜘蛛网似的,多一条少一条,似乎没那么要命。

这就好比一个饿了三天的人,看到馒头眼睛都绿了;而一个刚吃完满汉全席的,你再给他端盘龙虾,他可能还得挑挑拣拣。

这种需求上的“温差”,直接导致了行动上的“时差”。

江苏的规划图上,可能还有十几个项目排着队等着拨款,这条主要给安徽“抬轿子”的线路,优先级自然就得往后稍稍。

毕竟,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但问题是,现在都讲“长三角一体化”,你这么搞,不就成了“一体化”的嘴炮,行动上的矮子吗?

安徽高铁通车在即,江苏对接线路仍是空地,这火车咋开?-有驾

一体化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你修你的,我建我的,而是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铁路只有连成网,才能叫交通网,不然就只能叫“自家后院体验线”。

现在最尴尬的,就是安徽了。

钱花了,汗流了,一条崭新的高铁线修好了,结果成了全球最长的高铁“盲肠”。

年底通车后,可以想见,列车从合肥出发,一路向北,然后在某个不知名的小地方,在一片农田的注视下,优雅地停下。

广播里可能会说:“各位旅客,本次列车的终点站——皖苏省界已到,请带好您的随身物品,准备欣赏田园风光。”

这事儿,往小了说是两个省的协调问题,往大了说,反映的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下的深层矛盾。

每个省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都想让资源效益最大化。

但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玩久了,最终伤害的还是整个区域的协同发展。

总不能每次都等上面来个“大家长”拍桌子、定调子吧?

所以啊,年底合宿高铁安徽段通车后,我们可能会看到一幅极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画面。

一列高铁在广袤的皖北平原上孤独地奔驰,然后在一道无形的墙面前停下。

而墙的另一边,是江苏淡定的眼神。

各位看官,你们说这事儿,到底该找谁说理去?

是该夸安徽干劲足,还是该“体谅”江苏的难处?

安徽高铁通车在即,江苏对接线路仍是空地,这火车咋开?-有驾

评论区里,等你开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