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面参数再亮眼,为何开拓者打骨折后依旧无人问津?

谁能想到啊,市面上那么多车轮子一转就要卷起来的年代,居然还有一辆车——雪佛兰开拓者,从上市那天就像“天选边缘人”一样,被无情人群推搡到角落里,任凭别家新能源激情澎湃、合资大佬气宇轩昂,它就像一盘被遗忘的冷菜,从19.49万一路打折到16万多,还是没人品尝,门可罗雀,孤零零地守在4S店,等个有缘人

这还用说吗,明明账面条件看着都挺结实:2.0T发动机配9AT变速箱,再加上四驱系统,尺寸也是一台“正经”中大型SUV,妥妥的美系壮汉风,怎么看都是卷王来袭

可说到底,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一面是价格一降再降,打到骨折,甚至比一些中型SUV都要厚道

另一面却是销量怎么都起不来,今年卖个300来辆,各地车展展厅都处于自闭状态,甭说火爆,连冒泡都嫌闹心

到底是大家都瞎了,还是这车真有啥bug,非得被新势力和日系车分了羹?

要说以前吧,买车这事儿,可真没这么多花花肠子

十年前大街小巷的热搜词儿只有一个:合资=面子

谁家第一台不是丰田、本田、大众?那可是全家上下盼了好几年,才开进院儿里的高级货,走哪儿都能抬头挺胸放豪气

当年选美尔乐、思域、途观,心里别提多踏实;那时候只要贴上福特、别克、日产的logo,仿佛就自带光环

社会风向就这样,把合资车盘成了钢铁神话一样的存在

可换到这几年的新能源风暴,咱们的消费主力——90后、95后、00后,早就没人再“吃这套”了

面子归面子,钱包才是硬道理

一回头一看,满大街的国产车越来越懂用户了

纯电、混动横着走,什么L2自动驾驶啊、全景大天幕、超大中控大屏、OTA远程升级……一顿操作猛如虎

走一圈出去,大家自信地喊着:“买车要啥合资啊,现在国产又帅又实用还便宜!”

硬生生把曾经稳居神坛的合资品牌逼到怀疑人生

想想也是尴尬,雪佛兰这个开拓者落地打着美系“硬实力”的幌子,可惜谁知道它被“先进”两个字甩在了十八里地外头

你打着2.0T配9AT、四驱大空间的旗号来吓人,看上去是挺唬人

但真到用车那一刻,谁还会仅凭这颗心脏和骨架买单?

毕竟新能源那些花活可不是白来的

可以换个思路想想,开拓者自己倒不是没本事,只是一进入新时代,好像“大家都换了赛道玩儿”

追潮流的用户,谁还盯着那十年前的美国灵魂?

要知道,车这玩意儿,拼得早就不是一堆冰凉的机械参数,而是谁的细节能宠上天,谁能稳稳戳到年轻人心坎

就打个比方,手机拼来拼去,一开始看CPU和ROM,后来都在炫摄像头像素、屏幕素质、系统定制,还有各种AI黑科技

同样买SUV,开拓者这种“美式硬汉”的味道,其实没啥问题,在美国,路况好、空间大、纯粹拉货带娃,确实挺对味

但挪到中国,咱们消费者要的是啥?

比起堆积木式的大身板,咱们更热衷于实用、舒适、科技和面子的“平衡套餐”

智能语音、巨屏娱乐、无感进入、豪华氛围、还得有点新鲜感,最好是刷个抖音、导航、互联,全家老小一坐都说“有面儿”

开拓者的内饰设计偏偏hold不住那些想象力

中控台看着真有点迷离,10英寸屏幕早被其他竞品“秒杀”得渣都不剩

就说那炮筒空调吧,算是有点小心思,但总归给人一种——过去十年审美没动弹的错觉

设计没跟上时代,这不是主观黑,是实锤

你想,大家花十多万,不是买情怀,是买体验

别说啥你自己都不敢承认丢了时代窗口,还想忽悠大家用情怀埋单?

账面参数再亮眼,为何开拓者打骨折后依旧无人问津?-有驾

消费升级的大势里,开拓者这种理想型——大动力高稳定、皮实耐造——似乎突然变成了次要需求

燃油车还有市场,可是没点互联网思维,基本属于“内卷都没资格”

值得一提的是,空间、配置、功能性,原本是大SUV的天然优势

厂家估计也很纳闷,三排座椅那么大,行李箱空间再扩展,完全是实打实的硬指标

但真到实际体验,第三排坐着累得像搭牢笼似的,要不然就是后备厢压根装不下点啥

别以为尺寸大就真的能装,眼见为实,试过才知道,有些大SUV,第三排其实纯是个摆设

这也是开拓者尴尬最大的一刀——“数据看着亮眼,体验没加分”

智能化方面不用说

2024年了,哪家国产新能源不把智能当命门

整个座舱恨不能变成车机联网指挥中心

语音助手、远程APP、车载娱乐、语音控制、辅助驾驶,玩得飞起

而开拓者,比的还停留在“我动力足、悬挂稳”这种直男style

你说稳有什么用,现在买家都是“小姐姐”、“新晋奶爸”全员求聪明省力

合资车的黄金时代,本来是用来给人安全感

但智能化已成刚需,再低头看开拓者,“买低配不划算,高配嫌贵”,你让我怎么选?

有人说,买开拓者图啥?

要面子,有更时髦的国产车能撑场

要性价比,比它便宜的新势力一抓一大把,还能免购置税补贴油钱

要舒适,大家直接去别克、日产、丰田兜一圈

要智能,国产新能源甩它几条街

一通组合拳下来,没啥独家卖点,难怪销量稳步扑街

至于动力、变速箱还有底盘,不能否认,开拓者确实没短板

发动机技术成熟,也沿用凯迪拉克同款,9AT更是美系自家看家本事

高速上稳得像铁牛,有那么点美帝高速飞驰的风范

悬挂调校厚道,跑山路蹦蹦跳跳也能Hold住局面,这点还值得老司机点赞

但隔音表现,跟自己兄弟昂科旗一比就有些许尴尬

没有多层隔音玻璃,高速上风噪不算小

有人吐槽说:这车仿佛是物理性能型男孩,对科技和舒适毫无兴趣

外观倒是对得起美国霸道总裁的身份,但里面呢?一打开门——哎,大哥你这不是故意跟潮流作对嘛

行业里的人都清楚一句话,把价格打下来是没用的

人心要撬开,靠的是共情

吸引人的地方不只一台发动机,而是细节体验能不能让你瞬间觉得“离不开”

市场每天都在验证一个事实:哪怕账面参数再漂亮,用户真正会为“体验感”买单

你努力降价,大家却各自散去,不怪别人,有点自作多情

作为一个新能源时代的尾随者,传统合资还想用“大件给面子”搏个美名,早就过时了

雪佛兰开拓者的处境,其实就是整个传统合资中大型SUV的缩影

大家都还在练力量、拼骨架、比发动机,却不知这届消费群体脑子里装的是智能、配置、体验、精神共鸣

买车这事儿,从来不是“一键降价就能解决”

心声和体验,哪一样容易忽视?

也许开拓者眼下最靠谱的受众,还是那类愿意放弃部分智能体验、信赖美系底盘功底、手头预算有限,但又想要个足够硬朗SUV的人

在16万多价位里,当然不能说它完全没有竞争力,只是,这部分人越来越少

善变的市场,不会单等一个“价优物美”的钝感骑士

当潮水退去,慢半拍的老伙计就只能留在沙滩上——等着被数数

谁说现在的身价低,就可以逆转舆论?

开拓者也好,其他合资车型也罢,要想真正“翻身”,必须在智能座舱、科技体验、大空间实用性上,都给出新思路

否则,16万只是起点,没有未来

接下来怎么办?

如果厂家还不再动力之外动点脑筋,那开拓者的未来恐怕只有三个字——“更边缘”

最理想的未来?或许厂家能放下包袱,认真研究中国车主究竟想要什么,少些机械崇拜,多点科技体验和温情关怀

就像网友调侃的那样:汽车早不是光拼马力和钢板,是得拼“懂你”!

所以说,大家都愿意花钱,却没人想做冤大头

合资车品牌如果还困在旧梦里不肯苏醒,未来还会被更多国产新势力赶超

圈子越走越小,台阶越下越低,不自省清醒,下一个“降价还卖不动”的故事,恐怕只会越来越多

话说到这儿,咱们聊了这么多,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怎么看:如果让你在同价位里选,是不是会给开拓者一个机会?你最看重车的哪一方面?留言区说说呗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