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逢国庆,高速公路都会自动开启地狱模式,堵车堵到让人怀疑人生,导航地图红得像一片刚出锅的毛血旺。堵车的原因千奇百怪,但最魔幻的一种,永远是服务区门口那条望不到头的长龙。你以为里面在免费发黄金吗?不,是一群电动爹的车主,正在为了一个充电桩的临幸权,上演着现代版的宫斗剧。
油车进去加油,三分钟搞定;电车进去充电,三小时起步。这种时间上的巨大鸿沟,就是电动车主心中永远的痛。尤其是在节假日,这种痛会被放大成一种酷刑,让你深刻体会到什么叫“科技以换一种方式折磨人为本”。
但最近,我刷到一个比亚迪汉L车主的帖子,有点意思。这哥们国庆开着电车跑长途,居然没怎么排队。这事儿就离谱,就像你在修仙小说里看到一个凡人,没渡劫直接飞升了,三体人看了都得当场气活过来。电车、国庆、长途,这三个词凑在一起,本身就是个死局,他怎么就破了?
因为比亚迪不装了,摊牌了,它直接掀了桌子。
第一个哥们从上海杀到潮汕,全程用的叫什么“兆瓦闪充”。他说,这玩意儿就像在游戏里开了个“任意门”,根本不用规划路线,看到服务区有个坑就插进去,五分钟,注意,是五分钟,续航就给你干进去400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五分钟,你点杯咖啡,咖啡还没做好;你去趟厕所,可能还得排个队。以前是人等车充电,等到地老天荒,现在是车五分钟充满了,反过来等你上厕所。这性质直接就变了,从孙子变成了大爷。这体验,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所谓的10C充电倍率,1000kW充电功率,这些技术参数对普通人来说就是一串乱码。你不用懂,你只需要知道一个结果:充电和加油的速度,基本上没差了。这已经不是技术升级了,这是物种变异。当蔚来的换电站还在被吹嘘成终极解决方案的时候,比亚迪直接把问题本身给解决了。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最好的解决排队的方法,是让所有人都不用排队。
当然,有人会说,你这桩子少,不还是白搭?诶,这就是比亚迪最狠的地方。它不仅把枪造出来了,还在疯狂地铺设发射井。自己建500个,再建4000个,然后拉着小桔和新电途,再共建一万五千个。加起来快两万座兆瓦闪充桩,这是要干嘛?这是要搞“基建闪电战”,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火力覆盖。等这个网络铺开,其他还在为800V沾沾自喜的品牌,会发现自己直接被打回了石器时代。
如果说兆瓦闪充是比亚迪掏出的一把“加特林”,那第二个哥们在大西北用的“双枪充电”,就是玄幻小说里的“合体”秘法。
大西北那地方,地广人稀,充电桩更是稀有物种。你指望那儿给你铺满兆瓦闪充?梦里啥都有。但这个车主开着汉L,八天干了3500多公里,靠的就是“双枪充电”。这玩意儿的逻辑非常流氓,但非常有效。它能把两个普通的快充桩的电,同时吸到自己身上,功率直接翻倍。
一个180kW的普通桩,它能干出351kW;一个250kW的桩,它能干出463kW。这是什么?这是把两碗米饭,用内力硬生生压成了一碗压缩饼干,能量密度直接拉满。快充变超充,超充变闪充。别的车在一个桩上老老实实地“吃”电,汉L是直接左右开弓,把两个桩的电都“抢”过来。就问你怕不怕?同行看了也得傻眼,这哥们不讲武德,来骗,来偷袭!
我作为一个也开过几年电车的中年人,对充电这事儿真的有心理阴影。我真的经历过,在高速服务区,眼巴巴地看着前面那台车,电量从80%磨磨唧唧地充到100%,车主在车里睡得像头猪,而我的车续航只剩20公里,后面还排着一串车,大家眼神里都充满了绝望。那一刻,你对人类的信任会瞬间崩塌。
所以,比亚迪搞的这些花里胡哨的技术,什么兆瓦闪充,什么双枪充电,核心到底解决了什么?是充电速度吗?是,但又不全是。它真正解决的,是一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就像你玩游戏,血瓶只要CD够短,数量够多,你就有底气去挑战任何BOSS。
过去,你开电车出远门,就像一场豪赌。赌下一个服务区有桩,赌桩没坏,赌桩前面没人排队。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你就得在原地“成盒”。但现在比亚迪在干嘛?它在掀桌子。它用这种近乎“自爆”的方式在搞技术和基建,就是要告诉你:别赌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这是一种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在存量市场里大家你侬我侬,讲究体面。但在汽车这个已经杀成“黑暗森林”的行业里,体面是最没用的东西。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比亚迪的选择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然后自己掏出个压缩饼干说:我能扛。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比亚迪不是在造车,是在修仙。这个比喻可能有点尬,但是你仔细品品,是不是内味儿。别的车企还在“炼气期”,吭哧吭哧地堆续航、堆算力,比亚迪直接开始渡劫了,它要重塑的是规则本身。当然,这种技术也不是没有代价,对电池的要求极高,对电网的冲击也极大,但能过,就是能过。
说句实话,这些技术最终能不能完全普及,甚至会不会带来新的问题,都还是未知数。比如,当所有车都支持兆瓦闪充了,会不会服务区的变压器先心态爆了?这都是后话。但起码在当下,比亚迪用这种不讲理的方式,给了用户一个极度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案。
所以,汉L到底是不是最好的纯电车?我不知道,这种问题太主观了。但它用兆瓦闪充和双枪充电这两招“雷电法王”附体的操作,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个核心痛点。它给了你一种权利,一种在节假日高速服务区,看着那些排着长队、眼神绝望的电车车主时,能轻蔑一笑,然后扬长而去的权利。
这种权利,讲真,比什么零百加速、智能座舱,来得实在多了。毕竟,科技的终极奥义,不就是让你能在别人受苦的时候,合法地、优雅地看热闹么。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