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23.59万起,AUDI E5 Sportback失去四环标的现实与尴尬
我还记得去年11月那场新车发布会,奥迪搞了个大动作,说是要带来豪华电动新品牌。现场气氛挺热烈,但微信群里有个老哥直接发了句:“logo都没了,这哪还是奥迪?”说夸张点,有点像家门口牌匾被拆的感觉。
其实我自己也纠结过。今天看到E5 Sportback预售出来——最低23.59万,说实话没太心动。一边觉得奥迪这步棋算是拼命了吧,都快百年企业还敢彻底换玩法,也挺佩服;另一边又忍不住嘀咕,“这壳子、这标志,看着跟飞凡、智己那些国产电车有什么区别?除了名字叫AUDI,好像啥都变了。”
我身边有个修理厂师傅姓李,他常说:“以前修四环的,多少还有点仪式感,现在你让我拆这个字母标,我都怕拧坏螺丝。”听着就让人哭笑不得。
聊到产品本身,其实E5 Sportback参数真不差。我前两天跟销售小王喝茶,他顺嘴提了一句:上汽和奥迪一起弄的平台,据说用的是宁德时代100度大电池,一次充满能跑770公里上下(CLTC),而且全系800V高压平台——据群友自测,10分钟补370公里续航,不比隔壁小米慢。但你要问实际开起来咋样,小王只摇头:“没人试过长途呢。”
动力方面高配双电机,加起来能顶787马力,零百加速3秒多一点,还能选quattro智能四驱。底盘悬挂这些据说还是德国团队调校,有空气悬挂、CDC可变阻尼什么的。我倒是好奇,那套Brembo刹车系统是不是进口货?维修师傅老刘在群里吐槽,“等出保后,这种专用件估计价格贵得离谱。”
智能化配置也堆得够猛:27颗传感器,各种雷达激光摄像头一大堆,还有英伟达Orin-X芯片,说算力254TOPS。但之前邻居阿杰买蔚来的时候也吹过类似配置,用下来发现城市路况识别偶尔抽风。所以这种辅助驾驶方案到底靠不靠谱,还真不好讲。
座舱那块巨屏最唬人——59英寸4K,把仪表、中控、副驾甚至电子后视镜全塞进去了。据销售介绍,高通骁龙8295芯片冷启动只要1秒多一点,但触控延迟低到40毫秒,是不是每台车都这样表现,还得看量产以后有没有缩水。语音助手支持方言识别,这倒方便些,上次朋友试驾理想的时候他妈一句四川话把系统整懵圈,希望这回不会再出洋相。
手机互联三家兼容(Hicar、ICCOA Carlink和Carplay),但我同事用苹果手机总抱怨蓝牙连不上,不知道这个会不会好些?
插一句冷门八卦,上个月二手市场有人问“新字母标”车型值不值得收,有位做收购的小哥私下讲:“外观太跳脱,不认账的人多,将来转手难。”还有技术员偷偷摸摸爆料,新品牌部分零部件供应链完全换掉,以后维修成本可能涨不少。这消息真假难辨,不过养护费用向来都是老车主关心的话题。
其实想想,以前奥迪100和quattro尾部也是写“Audi”,但那个年代大家认的是技术,现在反而成了身份标签。这回E5 Sportback干脆彻底割裂传统,全新的设计语言,看着确实科幻,可内饰细节又显得有点随意。不少老司机直言,“没有以前那种厚重感”。
定价24-32万之间,到底凭啥卖这么贵?有人在群里开玩笑,“祖上荣光蹭一半,自立门户剩一半,两头不到岸”。确实如此,新品牌定位科技先锋,可用户习惯还是拿原来的标准去衡量。“精致、有成、自我实现”已经变成“趋势引领、自我表达”,但买单的人未必吃这一套啊。
对比之下,同价位新能源竞品各自都有独特卖点,比如谁强调换电谁突出智能,而E5 Sportback目前看,只是在参数层面齐平,没有明显短板,却也缺乏亮眼特色。有朋友建议,要么干脆改名甩掉包袱,就像兰博基尼或者杜卡迪那样彻底独立出去,也许更容易被接受?
最后补一个小故事:去年年底附近小区路口撞了一辆中的字母标AUDI,据目击者描述,大灯组远远看过去毫无“灯厂”范儿,让围观群众纷纷猜测是哪家杂牌新能源。当时现场交警还专门查证才确认身份。这段插曲后来在朋友圈传疯,也算另类宣传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穿插于文中及生活圈闲聊整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