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智捷兴衰史,天胡开局变败局,终成车界笑话

说起纳智捷这个汽车品牌,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觉得它就是个网络段子,专门用来调侃油耗高的。

但要是把时间倒退个十年,情况可完全不一样。

那时候,纳智捷可是市场上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一出场就风光无限,甚至被很多人看作是能跟大众、本田掰手腕的高端角色。

纳智捷兴衰史,天胡开局变败局,终成车界笑话-有驾

可就是这样一个开了个好头的品牌,怎么就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万人追捧的明星,变成了无人问津最后关门大吉的呢?

这背后的原因,远比一句“油耗高”要复杂得多,值得咱们好好聊一聊。

这事儿得从2011年说起。

那一年,由东风汽车和台湾裕隆集团合资成立的东风裕隆,把纳智捷这个品牌带到了大陆市场,并且推出了他们的第一款车,也是后来所有故事的开端——纳智捷大7 SUV。

这款车一上市,就给当时的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首先,它的身份很特殊,是正儿八经的“合资车”,在那个年代,合资两个字就约等于品质和技术的保证,比纯粹的国产品牌听起来要高一个档次。

纳智捷兴衰史,天胡开局变败局,终成车界笑话-有驾

其次,它的定位非常高,直接瞄准了高端中型SUV市场,卖到了19万到27万这个价位。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它把竞争对手直接锁定为当时市场上最火的几款车,比如大众的途观和本田的CR-V。

可以说,在后来的领克、魏派这些国产品牌喊出冲击高端的口号之前,纳智捷早就已经这么干了,而且干得理直气壮。

它凭什么敢这么做呢?

因为它确实有几把刷子,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

纳智捷兴衰史,天胡开局变败局,终成车界笑话-有驾

第一点,就是空间大得惊人。

一般我们常见的城市SUV,为了省成本和方便开发,大多是用轿车的底盘改造的。

但纳智捷大7不走寻常路,它的底盘技术来源于法国雷诺的一款叫Espace的MPV,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商务车或保姆车。

你想想,用一个商务车的底子来造SUV,那车里面的空间能小得了吗?

坐进大7车里,感觉特别宽敞,后排跷二郎腿都绰绰有余,这种空间感在同级别的SUV里是找不到的。

第二点,也是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配置高得让人眼花缭乱。

在2011年那个时候,很多二十多万的车连个彩色屏幕都没有,而纳智捷大7直接给配上了一块10.2英寸的超大中控屏幕,还有360度全景摄像头、夜视系统、车道偏离提醒这些功能。

纳智捷兴衰史,天胡开局变败局,终成车界笑话-有驾

这些配置在当时听起来,简直就像是科幻电影里的东西,一下子就抓住了追求新潮和科技感的消费者的心。

正好那几年,中国人对SUV车型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市场非常好。

凭借着“合资身份”、“超大空间”和“超高配置”这三张王牌,纳智捷大7一上市就火了。

2011年下半年卖了差不多七千台,到了2012年,一年就卖掉了三万一千多台。

这个成绩让东风裕隆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把前期的投资全都赚回来了,在汽车行业里,这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尝到甜头之后,纳智捷在2014年又推出了一款紧凑型SUV叫优6,继续走高配置、高颜值的路线,价格定得比主流合资品牌便宜点,又比大多数国产品牌贵一点,精准地找到了市场的空隙。

纳智捷兴衰史,天胡开局变败局,终成车界笑话-有驾

结果优6也成了爆款,2015年一年就卖了四万七千多辆,那一年纳智捷整个品牌的年销量突破了六万台,可以说是走上了品牌的巅峰。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个巅峰会如此短暂。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问题集中爆发了。

那些第一批买了纳智捷大7的车主,在新鲜劲过去之后,开始发现这台车中看不中用。

大家当初买它,图的就是空间大、配置多,看着气派,可开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这车开起来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油耗。

纳智捷兴衰史,天胡开局变败局,终成车界笑话-有驾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发达,车主们的抱怨和吐槽开始在网上迅速传开,“中石油战略合作伙伴”、“二手车商的噩梦”这些段子就是从那个时候流传起来的。

这背后反映的是纳智捷核心技术的严重落后。

它那台2.2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配的是一个只有5个档位的自动变速箱,从技术上讲,这套动力系统在当时就已经很过时了。

发动机本身的技术也不行,虽然排量不小,但马力只有178匹,劲儿不大,喝油的本事却不小。

官方公布的综合油耗都要12升,而车主们在市区里开,实际油耗普遍高达16、17升,赶上了一些大排量的豪华车。

花二十多万买个家用车,结果每个月光油钱就要比别人多花一倍,这换谁谁也受不了。

如果说油耗高只是让车主心疼钱,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更致命了,那就是与高昂价格完全不符的质量和可靠性。

纳智捷兴衰史,天胡开局变败局,终成车界笑话-有驾

消费者花了二十多万,买的不仅仅是那些花哨的配置,更希望得到的是一台省心耐用的车。

但纳智捷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差。

它用的那个来自雷诺的平台,本身就是十多年前的老技术,整车的机械素质并不高。

发动机漏油、变速箱顿挫、电子系统频繁出故障、甚至有时候车都打不着火,这些问题在车主论坛里屡见不鲜。

人们开始冷静下来思考,我花这么多钱,就买了一堆随时可能坏掉的电子设备和一个毛病不断、技术老旧的空壳子,真的值吗?

旁边同样卖二十多万的丰田、本田,虽然配置低得可怜,内饰也普普通通,但人家三大件可靠,开着放心。

纳智捷兴衰史,天胡开局变败局,终成车界笑话-有驾

这么一对比,纳智捷的性价比就显得非常低了。

更糟糕的是,整个市场环境也在快速变化。

2015年以后,以哈弗H6为首的国产品牌迅速成长起来,它们也学会了纳智捷的打法,开始在配置和空间上发力,但价格却要便宜好几万。

而在高端市场,原来那些合资对手们也感到了压力,纷纷开始降价促销,把入门车型的价格拉低到了20万以内。

这样一来,纳智捷就被夹在了中间,不上不下,处境非常尴尬。

论价格,它比不过越来越强的国产品牌;论核心技术和品牌口碑,它又比不过降价的合资品牌。

它的优势在短短几年内就被市场无情地抹平了。

于是,纳智捷的销量就像坐上了滑滑梯,从2015年最高的6万台,一路暴跌,到2020年全年只卖掉了77台,最终把自己逼到了破产的绝境。

它的失败清楚地告诉了所有人一个道理:造汽车终究是个技术活,光靠一些表面的花哨配置和营销噱头,或许能赢得一时,但没有扎实可靠的核心技术做支撑,最终一定会被消费者和市场所抛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