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了15年车,遇到过各种情况。有一回接送学生春游,家长们都担心孩子晕车,可回来时好多孩子说坐我的车一点没晕。为啥老司机开车乘客不晕呢?这背后的原因,得从我们身体里的一个“小机关”说起。
咱身体里有个能感受平衡和运动状态的系统,就像个“小天平”,叫前庭系统。在车里,眼睛看到的和身体感受到的要是不一致,麻烦就来了。就像我开车时突然加速,眼睛还没反应过来,身体却先感受到了,这个“小天平”就失衡了,人也就容易晕车。了解了这个,就能明白为啥有些驾驶行为会让乘客晕得厉害。
急刹
急刹车可是导致晕车的一大因素。有次拉着一家人旅游,前面突然有车插队,我一紧张猛踩刹车。车上的人往前一冲,好多人脸色都变了。本来身体跟着车正常往前,突然急刹,身体还想往前冲,“小天平”瞬间乱套,晕车就找上门了。所以急刹车这种行为,对乘客来说太不友好了。
频繁变道
频繁变道也不好。在城市高峰期,车多的时候我要是为了赶时间频繁变道,乘客可就遭罪了。身体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小天平”晃得厉害,人能不晕吗?有乘客跟我说,坐我的车感觉像坐过山车,其实就是变道太频繁闹的。频繁变道不仅让乘客不舒服,也增加了晕车的概率。
油门控制不稳
油门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同样会让乘客难受。有次开车没注意,油门踩得忽快忽慢,车上有个老人就开始不舒服了。车一会儿加速一会儿减速,身体一会儿后仰一会儿前倾,“小天平”一直调整不过来,晕车就容易发生。看来平稳控制油门很重要。
通风管理
通风不好也会加剧晕车。夏天的时候,有次开空调温度调得太高,又没注意通风,车里闷得很。有个小孩很快就开始喊头晕。空调温度过高,空气不流通,人本来就不舒服,再加上晕车的感觉,那滋味可不好受。所以通风管理也是影响乘客晕车的一个因素。
座椅调节
座椅没调好也影响乘客感受。有次拉了几个年轻人,座椅靠背太直,他们一路上都坐得很不舒服。座椅不舒服,人就不能很好地适应车的运动,晕车的概率也会增加。看来座椅调节也不能忽视。
知道了这些容易导致乘客晕车的驾驶行为,那有没有办法改善呢?当然有。
预判驾驶法
开车得学会预判。就像“一踩二看三通过”,提前观察路况,遇到红灯提前减速,别到跟前了才急刹车。这样身体有个适应过程,“小天平”就不会失衡。比如接送学生的时候,提前知道前面路口车多,就慢慢减速,学生们就不会有那种突然的不适感。
体感平衡法
控制好油门和变道。开车的时候尽量保持匀速,不要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变道也要少,必须变道的时候提前打转向灯,慢慢变过去。这样能让身体的“小天平”保持平衡,乘客就不容易晕。
环境调节法
注意通风和座椅调节。空调温度别调太高,适当开点窗户通通风。座椅也让乘客自己调到舒服的位置。有次一家人坐我的车,我帮他们把座椅调好,还把空调温度和通风弄好,一路上他们都很舒服,没人晕车。
开了这么多年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开车不只是把人送到地方就行,还得让乘客舒服。通过注意这些驾驶细节,就能减少乘客晕车的概率。就像那次接送学生和家庭出游,做好这些小细节,大家都开开心心的。所以我觉得,好司机就应该成为乘客的平衡管家,让大家坐车不再受晕车的困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