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两大新能源巨头,谁能突破政策壁垒问鼎全球市场?

谁是真正的电动车霸主?中国的比亚迪和印度的塔塔,两家企业各自带着“本地王”和“全球一哥”的光环,纷纷亮剑新能源赛道。

但朋友们,谁才是最后的赢家,这事还真不能一拍脑门下定论。

咱们往深里挖挖,你会发现这里面的弯弯绕、明争暗斗,绝对不只是表面那点销量数字,背后牵扯出市场格局、技术门槛、政策帮忙这些硬核变量。

中印两大新能源巨头,谁能突破政策壁垒问鼎全球市场?-有驾

你别看现在数据说话,比亚迪去年卖了300多万台,塔塔还在踏实推进自家阵地,可真要较个劲,这场电动车“夺冠赛”,还远远没到终局。

先说塔塔。

外表看着风风火火,好像是印度的绝对霸主,背后其实是一家从1945年就开始混迹市场的老牌企业。

开始那会儿塔塔造车的规模说出来挺让人心疼——一年才勉强卖20万辆。

到了千禧年那些年,塔塔突然开启了“买买买模式”,钱砸得挺狠,韩国大宇的商用车部门和福特傍身下的捷豹路虎都被他一把收入囊中。

捷豹路虎说起来是高端豪车领域的招牌,但合并之后几年业绩都不甚理想,还有亏损的尴尬。

不过2023年巨头重振旗鼓,捷豹路虎全球卖了43万多辆,咔咔赚了小三百亿英镑,也算是塔塔的“顶梁柱”。

遗憾则是,塔塔的主要饭碗——卖车——还是局限于印度,一出印度,影响力就缩到尼泊尔、不丹这些邻居国家,谁都说不上多亮眼。

再看看比亚迪。

一开始是个纯电池厂,2003年才正式迈进汽车圈。

一眨眼二十年,比亚迪已经把自己捣鼓成了全球最毒辣的新能源玩家。

去年销量突破三百万,光是海外市场就干掉了二十四万台,营收八百亿美元打底,利润比塔塔多了足足四倍。

厉害在哪?不是都说“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比亚迪靠自家研发电池、电机和电控,造芯片的活儿都能自己干,完全不吃外来的粮。

相比之下塔塔还常常要看中国供应商的脸色,没办法,印度还没建立完善的上游产业链。

你看这招式,一家主攻自主研发,一家拼命全球采购,不同的路数,成败还真不好说。

印度自己大环境也有点意思——电动车补贴力度逐渐加码,塔塔借着这股东风一点点啃下市场大蛋糕。

不过,别忘了比亚迪也不会坐以待毙,已经在印度低价切入,产品售价压得塔塔“牙龈出血”。

而且塔塔电动车的心脏部件,电池还得靠中国宁德时代供货,成本和技术始终不是自己食堂炒出来的。

相比之下比亚迪爱用自家的“刀片电池”,又便宜又安全,这技术谁用谁说好。

那你说,塔塔这么依赖国内市场,是不是永远当不了“世界巨头”?

哎,这事儿还不好一口咬定。

塔塔野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把目光投到欧洲,五十亿美元砸进英国,要建电池工厂,专供捷豹路虎。

不过进展貌似不太顺,英国工厂拖拖拉拉还闹劳工纠纷,投产时间至少晚一年,预算也飙升两成。

你说塔塔这跨国扩张,是不是有点“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反观比亚迪,小九九打得精,已经在泰国设厂,把全球扩张步伐迈得扎实,前两年营收涨四成、利润直接翻倍。

甚至手握大把现金,能跟德国大众探讨技术共享、充电标准,一看就是“世界玩家”气质。

再说两家公司的发展风格,真的是南辕北辙。

塔塔靠“买买买”策略补短板,把捷豹路虎拉进豪车阵营,问题是并购的消化期很漫长,不是砸钱就立刻能玩转新市场。

比亚迪走的路子有点像学霸,一门心思在技术,不断刷记录,刀片电池全球领跑,现在连特斯拉也用起他们家的电池,牛不牛。

你以为比亚迪完胜?

未必。

塔塔背后可是印度政府的“政策加持”,补贴、市场保护一套一套的。

中印两大新能源巨头,谁能突破政策壁垒问鼎全球市场?-有驾

比亚迪虽然销量猛、技术硬,但在印度市场能杀出重围吗?说不定还真得看政策是不是给机会。

而且印度政府早放话,2025年起电动车要用本地电池,外来的不许进。塔塔只好加紧建电池厂,自力更生,心里压力山大。

反观比亚迪,虽然一部分锂矿要靠进口,但已经在非洲、南美布局产业链。

长远看原材料供应还是靠谱,风险分得挺开。

当然,说到底谁最牛,还是要看谁能把电动车无障碍地卖到全球每个角落。

这路上有政策“砖头”、有市场“暗礁”、更有技术“高墙”,两家都在拼最后一口气。

有意思的是,塔塔是家族企业,董事会权力多元,有时候决策慢悠悠。

比亚迪呢,一把手王传福拍板,说啥就是啥,动作利落。

这在新能源行业,快速反应就是本事。

不过股市上的表现也反映出两家的特点——塔塔股票跟着捷豹路虎业绩涨跌起伏,比亚迪市值都快摸到大众了,可投资者担心增速能不能保持。

在资本市场,新能车的未来还真是云里雾里。

两家企业怎么看对方都会有点“你追我赶”。

塔塔不甘心只做印度老大,一口气在英国拓展阵地,也在积极推进固态电池研究,准备硬刚全球技术壁垒。

问题是,一切都在初步阶段,进度比比亚迪慢不少。

比亚迪则是既要国内称王,又要海外开疆拓土,追求产品性价比,把技术和市场一起玩。

让人意外的是,比亚迪的自动驾驶系统都开始拉开差距,塔塔还在琢磨怎么把研发推上去。

你看,“中国速度”碰上“印度耐力”,这对手不用讲情面。

再往大了说,印度和中国的国家战略也有点像“大型团战”。

印度希望产业自主,出台电池国产化政策,塔塔拿到风口扶持。

中印两大新能源巨头,谁能突破政策壁垒问鼎全球市场?-有驾

中国比亚迪靠技术奔跑,原材料布局早就全球化,政策支持也杠杠的,外加产能、价格双重打击。

这两家企业就像赛跑时你用尽全力冲刺,对手却悄悄抄了近路,把终点线悄悄拉近。

说比亚迪一定能赢吧,谁又保证塔塔不会突然发力?

商业的事儿,最后拼的是策略和运气。

该怎么总结这场“龙虎斗”呢?

比亚迪现在全球卖得多、技术领先,塔塔则本土市场根基稳,手握豪车品牌,还能从政策里拿补贴。

短线来看,比亚迪吊打无疑。

不过印度市场只要一项政策,整个游戏规则就变了。

两家在全球新能源赛道上都能称得上“卷王”,下一阶段的胜负,真不是一时半会能定论。

中印两大新能源巨头,谁能突破政策壁垒问鼎全球市场?-有驾

归根到底,谁控制住供应链,谁能真正做到技术自主,谁就可能在多年之后站在世界舞台中央挥手。

我的观点是,电动车行业不像足球比赛,说谁踢得进谁就能赢。

市场在变,政策也在变,企业更是要时刻提防“今天的盟友,未来的对手”。

能不能笑到最后,不是比现在谁更快或谁更大,而是看谁能一直保持领跑,谁能灵活转身,谁能在全球化变局中守住底盘。

中印两大新能源巨头,谁能突破政策壁垒问鼎全球市场?-有驾

有人说塔塔是“稳扎稳打型”,比亚迪是“技术流狂飙型”。

但,市场就像赛道,不到最后一圈,真的没人敢提前举手做冠军手势。

咱们只好拭目以待,看谁能把底牌翻到最后。

你觉得到底谁会率先成为全球电动车市场的王者?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支持哪一家,谁才是你心目中的“电动神话”?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