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加油站老板私下吐槽,今年汽油卖得特别费劲,部分东部沿海城市上半年汽油销量同比跌超 30%,有的加油站甚至把两个加油枪改成了充电桩。
有人说这都是新能源汽车闹的,可小小认为,这事没这么简单,得拆开了说才清楚。
先看组数据,据金联创统计,2025 年 1-6 月国内汽油表观消费量 7230.8 万吨,同比降 6.95%,而新能源汽车上半年替代了 1660 万吨汽油。
要是按部分地区 30% 的跌幅算,这 1660 万吨顶多占一半,剩下的跌幅从哪来?
其实还有两个容易被忽略的点:
一是物流行业变了,现在不少大货车改用 LNG液化天然气,还有城市里的配送车、公交车基本全是电动的,这些车以前都是烧柴油或汽油的,现在直接不沾了;
二是居民出行需求少了,上半年全国 CPI 同比降 0.1%,大家手里的钱紧了,周末自驾、跨城出游的次数少了,汽油自然用得少。
所以别把锅全甩给新能源,是多方面因素凑到一块了。
很多加油站老板还在等汽油销量回暖,天天盯着加油枪的数字叹气,可有些聪明的已经开始 “找新路子” 了。
据公开报道,江苏苏州有个加油站,去年把 4 个加油车位改成了 6 个充电桩,还搞了 “充电满 200 元送免费洗车 + 便利店 10 元券” 的活动,现在每天充电的车比加油的还多,便利店销售额比去年涨了 50%,连附近小区的居民都来这买日用品。
还有山东的一个加油站,跟周边农户合作,在加油站里卖本地种的草莓、樱桃,夏天还搞 “加油送西瓜”,客流量比以前多了不少。
说实话,加油站慌的不是没油卖,是没跳出 “只卖油” 的老思路。
现在一说起汽油,大家就觉得早晚被新能源取代,可实际上,还有不少场景离了汽油不行。
就拿农村来说,小型农机比如插秧机、收割机,大多还烧汽油,不是农民不想用新能源的,是新能源农机太贵了,一台新能源插秧机比燃油的贵两三万,普通农户根本买不起,而且农村充电桩少,充电也不方便;
还有应急情况,比如去年南方暴雨,不少地方停电,医院、社区的应急发电机全靠汽油运转,要是没汽油,后果不堪设想;
再说说赛车领域,F1 赛车、拉力赛用车,都得用特制汽油,新能源赛车现在还没成气候,短期内替代不了。
汽油不会随便消失,这些刚需场景还得靠它。
有人觉得,现在新能源汽车卖得火,汽油很快就没人用了,可实际上,能源转型不是 “一刀切”,得等基建跟上才行。
就说中西部农村,比如四川、云南的一些县,一个县可能就十几个充电桩,还全在县城里,乡镇上根本没有,农民就算买了新能源车,也没地方充电,只能继续开燃油车;
还有偏远山区的物流,比如往西藏、青海的一些牧区送物资,新能源车续航不够,冬天低温还会掉电,只能用燃油车跑,这些地方的汽油需求,至少还得维持十年八年。
汽油退场是早晚的事,但不是现在,得等充电桩、新能源基建铺满了才行。
不少人觉得加油站除了卖油没别的本事,可看看那些 “聪明加油站” 的操作,就知道路有多宽了。
山东有个加油站,旁边就是物流园,他们跟物流园合作,搞了 “柴油 + 快充 + 住宿” 的套餐:货车司机加柴油每升便宜 5 毛钱,充电免费停车,还能住加油站旁边的合作旅馆,比外面便宜 30 块钱,现在每天来这的货车比去年多 30%;
还有广东的一个加油站,在顶棚装了光伏板,自己发电供充电桩和加油站用电,夏天电费能省一半,还能把多余的电卖给电网,多了一笔收入。
这些操作其实不难,关键是加油站老板愿不愿意跳出 “卖油” 的舒适区。
最后跟大家说句实在的,就算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到了 80%、90%,汽油也不会消失,顶多是 “换个角色”。
以前汽油是汽车的主力燃料,以后可能变成 “补充燃料”:比如有人开新能源车跑长途,半路上没充电桩,就加几升汽油应急;
农村农机、应急发电,还是得靠汽油。
用量会少,但不会没有。
而加油站呢,以后可能变成 “从服务站”,又能加油又能充电,还能卖东西、提供休息,只要跟上变化,根本不用慌。
总结一下,汽油销量跌 30% 不是末日,是给加油站提了个醒:别再靠汽油 “躺赚” 了,得赶紧找新业务。
未来汽油不会消失,只是不再是 “香饽饽”,加油站只要愿意转型,路还宽得很。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有内容会进行故事性虚构化处理,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本文数据和事件来自正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更新,我们没法保证所有事件绝对准确,因此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和新闻性质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