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李斌直言保命优先,新车降价引发新能源车主集体焦虑

活下去这三个字,最近成了新能源汽车圈里的热门弹幕。

某种程度上,这还真不是段子。

8月22日,蔚来李斌在沟通会上直白地甩下一句:靠高价继续坚挺,蔚来就别想赢。

说老实话,这话搁别的老板嘴里,估计还得包装包装。

可李斌倒直接,想着法子先救命,其他的都靠边站。

现场视频刷了屏——一时间,车主心头各有小九九。

有人愁,有人急,有人甚至觉得有点被“埋汰”。

毕竟,三五年前咬咬牙几十万买了台ES8,如今新款价格一出来,二手行情仿佛按下了“倍速掉线键”。

一夜回到解放前不至于,但很多人心窝子里确实五味杂陈。

有人网上发帖:自己刚买时候还想着是“理想生活的投名状”,现在呢,身价打个对折都不止。

蔚来李斌直言保命优先,新车降价引发新能源车主集体焦虑-有驾

还有调侃的,问有没有坚持不肉疼的老车主,能不能站出来现个身?

要说车价跳水,蔚来当然不算唯一。

这锅要让李斌一个人背,多少也有点搞笑。

咱不妨拉长点视野想想——

不止新能源,燃油车走过来也就那样。

宝马、奔驰、奥迪,当年谁不是摩拳擦掌五十万提台新车,结果转眼挂二手平台,“再降点能卖快点”,十万八万蒸发就像刮大风。

有些人还幻想电动车能像房子似的保值,不得不说确实有点“过于理想主义”。

电车的尴尬,哪里只是蔚来?

特斯拉当年老车主抢着首发,结果一年两个新品推出来,配置又升级又特价……哪个不心里呐喊“再早买亏死”?

比亚迪、小鹏,哪吒谁不是跟着科技升级的车轮飞一样往前跑?

无论豪华还是亲民,只要是纯电,价格浮动带来的血亏,大家都没少体验过。

甚至老BBA换电动之后,贬值率有时连自己都害怕,豪车主心也抽抽。

有时候觉得,车圈的“保值焦虑”,像房市的“抄底情结”一样根深蒂固。

不过,差别在于车这东西从买到手的那一刻起就逃不掉贬值这宿命。

加油要钱,保养要钱,保险要钱,电车再便宜,开着也是消耗战。

要指出这一点,其实燃油车早就是老例,电动车无非“跑步进入全面加速模式”。

如今科技日新月异,谁还敢自信买辆电动车三五年还能卖个惊喜价?

换句话说,投机心态和实际体验,早就分道扬镳了。

其实,究竟把新能源车当消费品还是投资品,是这事儿最核心的拐点。

你买车,是“买早买享受,买晚享折扣”,还是“想着哪天抛出去还能小赚一笔”?

说句实在的,如今节奏变了,再对标燃油车的保值法则,只能让人越想越堵心。

哪怕巨头企业也都只有两条路:要么卷技术,要么卷价格。

残酷点说,这行业,活下来才是王道。

其他承诺——什么终身质保、免费升级、售后小灶,全都得加上前提词——没倒闭。

这玩意儿听得老车主心塞,但说白了,李斌倒也没甩包袱。

还有人会问,蔚来前些年都是亏的,为啥还愿意继续烧钱搞研发,砸钱建换电站?

蔚来李斌直言保命优先,新车降价引发新能源车主集体焦虑-有驾

说实话,电动车不像卖手机,讲究的是后续服务——谁能保证充电顺畅、升级方便、体验不掉线,谁才敢留住铁粉。

蔚来几年拼出来的,是全国各地的换电网络,是那些用户一条龙的都市传说。

你说没成本?

别扯。

新的一代ES8,压低门槛,虽然老客户看到可能更气得牙根儿痒,可对品牌的生存和、长远反倒是更现实的算盘。

毕竟倒了,权益、保值、体验,统统打水漂。

可回头想,无论怎么选,总有车主会心塞。

咱也不是不理解。

花几十万买的梦想座驾,看着价格跳水,任谁心里都打鼓。

可市场行情、技术变化,真不是哪个老板一句话能定的。

把每台新能源车都当炒股,只希望永远逆势上扬,不现实啊兄弟们。

不如摆正心态,把视线放远点。

你享受过服务、体验过科技了,车子,终究还是用来开的嘛。

蔚来李斌直言保命优先,新车降价引发新能源车主集体焦虑-有驾

再看蔚来自身,李斌敢说出“活下去”就已经够坦荡。

别的公司也许还在PPT画大饼,这哥们儿先坦白“保命”。

可能有网友会觉得,是不是蔚来自家撑不住了,才这么“卑微”?

其实换个角度,别的品牌出问题,连召回通知都必修饰三层;

还有车厂“跑路”,连客服都秒变“失联小能手”。

至少蔚来还没对用户玩消失,还能在明面上承认局面——这年头已经很值得珍惜。

坊间有人笑言:“别指望新能源车保值,比手机还狠。”

这话虽然重点放在调侃,可真没说错。

谁家手机不是一年一换、二手价腰斩?

新能源车就是“智能终端+轮子+电池包”,活脱脱科技圈节奏。

现在这年头,没个新技术支撑,产品掉价速度比股票还勇猛。

咱们只能边开边感叹,别再把汽车当成楼市搞“收藏”。

有一阵子,哪吒闹过生死,很多人心里其实都清楚,真倒了企业才是大麻烦。

蔚来李斌直言保命优先,新车降价引发新能源车主集体焦虑-有驾

失去品牌支撑,你的高端服务和售后保障,哪还有?

便宜车最后没人接盘,权益说没就没。

套一句老段子:车能给你带来什么安全感,全看企业能不能活下去。

真要应该担心的,是手里万一成了“无人问津”的弃子,那才叫血亏。

实际上,也不只有特斯拉、蔚来、比亚迪们才被提着保值话题鞭打。

纵观行业,这是一盘“谁都别想置身事外的棋”。

国外玩家同样没好下场。

欧洲那几家苦心经营的电动新贵,跌得扎心。

全球范围,新能源车市场的残酷洗牌,从来不是中国特供。

那问题就来了,降价到底是自救还是违约?

说降价伤了老车主的心,这没错;

可倘若企业顶不住,谁来为那些根本来不及“回血”的车负责呢?

硬刚下去,最后变成“大家一拍两散”,都捞不到什么甜头,恐怕才是最切肤的现实。

蔚来、特斯拉、比亚迪,甚至合资老厂,之所以不惜牺牲部分老用户的短期利益,争取更广阔市场,就是为了让大家后面还能有得选、有得修、有得升级。

你说狠不狠?确实狠。

但市场本来就是这样,谁主沉浮、适者生存,不分新老朋友。

再细算一下,蔚来真的亏在降价么?

其实大头还不就是砸在换电、智能、研发?

如果连AI搞智能辅助驾驶都成了刚需了,价格怎么可能和五年前比?

行业迭代的速度和车型升级换代的频率,那是真的让人追不上趟。

今天还在推自研芯片,明天又发布电池革命。

节奏之快,有时候一不小心就变成“祖传旗舰机”。

你说买车是一种“投资”,更不如说是一种陪跑游戏,跟科技赛道共舞。

说到底,买新能源车,更像赶科技大集。

拼的是体验、服务,还有企业能不能扛到下回合。

要是不信可以瞅瞅老前辈燃油车——活得长,配件、售后才踏实。

新能源车企们夜以继日地挤压成本、降价促销,看似吃相难看。

但如果真能熬过当下,熬出个明天,对老用户新用户,其实都是好事。

没有生存,哪来权益?哪有保障?

车主心里委屈,网友争辩激烈,这些其实都是行业成熟的证据。

毕竟早年间没这么多选择,谁还在乎保不保值?

而今,只能感叹一句:科技浪潮推着大家一路向前,收拾包袱再上路,别指望随时能回头。

蔚来的难处,其实就是整个新能源江湖的路标。

蔚来李斌直言保命优先,新车降价引发新能源车主集体焦虑-有驾

技术涌动、成本纠缠,车主和企业都在磕磕碰碰地适应着——

有人随时落座新车,也有人念念不忘昨天的价格。

车市升级就是这样,有赢家、有输家,有人心满意足、有人心有不甘。

说夸张点,但凡这个年头有车企敢保证三年五年不贬值,估计立马被骂骗炮更狠。

那句话咋说来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拿买房的套路买车,早晚要失望。

与其心有不甘,不如开开心心用车享生活。

车是买来开的,不是珍藏的。

写到这儿,其实也该收一收尾巴。

新能源行业,真的是一场又一场硬仗。

技术、资金、服务、舆论,每样都能让车企头疼到秃顶。

李斌选择先保生存,没有剧本、没神话,只有冷冰冰的数据和现实。

用户渴望实惠,企业求活下去,这种“双向奔赴”,大环境下或许只是一种无奈的默契。

说到底,车企先稳住阵脚,所有服务承诺才不至于沦为空头支票。

谁都明白,新能源的魅力在于创新与便利,而不是“炒作资产”。

不如咱都看开点,选好自己喜欢的,别把期望塞进不该去的地方。

毕竟,市场从不会迁就谁的委屈,但也给了大家重新出发的钥匙。

你要说蔚来降价真能力挽狂澜么?也许不能一夜好转,但至少说明他们还在认真找活路。

相信车主们最终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你怎么看蔚来的这波“摊牌”?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让我们一起围观这场新能源车市的剧情反转。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