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失去特斯拉了?中国市场销量大减,马斯克叛逃前往印度?

如今,特斯拉遇到的困境,看起来似乎被那些众多新竞争者用花哨的功能和更实惠的价格给赶了下去,但其实,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源自它那套“极简风”和“中央化软件开发”的核心理念,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难以适应。

当特斯拉依旧坚持性能和软件的纯粹,咱中国的消费者早就被各种贴心的本土功能给宠得团团转了。从车载大屏里的娱乐体验,到家庭出行时带来的车载冰箱,还能满足大家社交分享的自拍相机,甚至还能无缝连接智能家居的语音助手,这些国产品牌提供的“小确幸”,特斯拉一个都没搞。

中国要失去特斯拉了?中国市场销量大减,马斯克叛逃前往印度?-有驾

有位车主把自己的Model3卖了,转而选择了小米SU7,原因说白了,就是因为后者的智能科技整合实在太吸引人了。这种消费心态的变化,让特斯拉在国内消费者心中的地位逐渐变得没那么新鲜,既没有之前的新颖感,也不再带有那么强烈的创新光环。

这种感觉到落后的原因,就在于特斯拉主要是按照美国的思路来开发产品。听说中国的销售团队多次把咱们一线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反馈给总部,可反应速度却特别慢,这让一线的销售人员压力山大。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推销那款越来越跟中国市场不搭的“老掉牙”的产品。

中国要失去特斯拉了?中国市场销量大减,马斯克叛逃前往印度?-有驾

更让人觉得头疼的是,马斯克的产品策略似乎和市场的节奏完全不搭界。他一心打算靠“减配”来压低成本,为未来的经济型车型打基础。不过,在咱们中国市场上,本土牌子正上演一场“加配减价”的激烈较量,这场“拼杀”可真热闹。

拿ModelY来说吧,起价大概是36700美元,可比亚迪那款配置更丰富的竞品,才只要26400美元。这样一来,曾经让特斯拉引以为傲的价值感,正急速被削弱。

中国要失去特斯拉了?中国市场销量大减,马斯克叛逃前往印度?-有驾

数字说得直白,从以前占据超过10%市场份额,到现在跌到大约4%,特斯拉在中国的地位真是跌得一塌糊涂。眼看着整个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最近一个月火力全开,同比增速超过25%,特斯拉的销量却出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30%下滑。

虽说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总量还是大概增长了15%左右,不过和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整体26.2%的涨幅比起来,明显只能算个“跟不上节奏”。更别提的是,这季度特斯拉的全球销量还出现了近四年来的第一次同比下降。

中国要失去特斯拉了?中国市场销量大减,马斯克叛逃前往印度?-有驾

马斯克这张牌不好使了

马斯克对中国市场的意义,早已不仅仅局限于他的电动车产品,更深一层地看,是因为他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美国顶尖企业家的身份。曾几何时,他被看作是中美之间一座特殊的桥梁。

不过,随着他在美国国内政治立场的转变以及中美关系不断变糟,曾经作为“桥梁”的作用也大打折扣,特斯拉不再是一个受保护的“沟通桥梁”,反而变成了夹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尴尬的棋子。

中国要失去特斯拉了?中国市场销量大减,马斯克叛逃前往印度?-有驾

北京一度寄希望于马斯克,希望他能在紧张的中美关系中起到“建设性”的作用。不过,随着他和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公开闹僵,以及在关键时刻没能发挥调解作用,这个愿望也渐渐变得泡汤了。

与此同时,华盛顿那边的压力也是越发厉害。美国启动了对中国生产智能汽车的国家安全调查。美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甚至直言把中国汽车比作“装了轮子的iPhone”,说它们可能被北京远程操控或者瘫痪。这番说辞,让依赖中国制造的特斯拉的处境变得更加困难。

中国要失去特斯拉了?中国市场销量大减,马斯克叛逃前往印度?-有驾

特斯拉的FSD(完全自动驾驶)软件在中国遇到的难题,就像这个地缘政治的夹缝里的一面镜子。一边,中国的国家安全法规严格禁止把用在FSD人工智能模型中的海量车辆数据进行跨国传输,另一边,美国的出口限制又限制了最先进的半导体芯片,导致特斯拉无法在中国本土完成必要的模型训练。

技术和政策的双重限制,让特斯拉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困局,最核心的竞争力FSD,迟迟不能在中国大范围普及。而且,另一家车厂的自动驾驶系统出了一起致命事故之后,中国对整个行业的辅助驾驶软件升级都变得格外谨慎了。

中国要失去特斯拉了?中国市场销量大减,马斯克叛逃前往印度?-有驾

在这种情况之下,像小鹏、比亚迪这样的本土对手,都在加快步伐推出自家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与此同时,百度、小马智行等公司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也已经在不少中国城市上路运营,开启了商业化。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救世主”形象,现在却慢慢变成了一种“背负债务”的状态。

在中国部分舆论中,还经常提起当年中国“拯救”了濒临破产的特斯拉这事儿。不过实际情况是,这家公司和中国的关系已经绑得很紧,在华盛顿的决策者看来,这反而成了它最大的安全隐患。

中国要失去特斯拉了?中国市场销量大减,马斯克叛逃前往印度?-有驾

印度会是下一个中国吗

特斯拉不断向印度市场示好,这可不是单纯的业务拓展那么简单,更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调头,想找个没有政治压力,又不用担心被技术“赶超”的“中国版2.0”。

可令人担心的是,特斯拉在机器人等新兴业务领域,好像又在复制它在中国打造的供应链套路,这基本上是在为自己埋下隐患,也让“鲶鱼”事件再次有了重演的风险。

中国要失去特斯拉了?中国市场销量大减,马斯克叛逃前往印度?-有驾

把视线转向印度,也算是特斯拉应对中国市场压力加剧的直接反应吧。马斯克和印度总理莫迪的高层会晤,还有和信实工业等大型企业商讨合资建厂的打算,都显示出,特斯拉在努力打造一个备用的供应链和生产基地,想在未来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风云中,能找到一个比较稳妥的避难所。

为了这个目的,印度政府也回馈了一份大礼,降低了电动车的进口关税,为外资企业进入市场扫清了障碍。

中国要失去特斯拉了?中国市场销量大减,马斯克叛逃前往印度?-有驾

不过一说到特斯拉那投入巨大心血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项目,大家就会觉得,好像又看到老熟人的套路在重演。为了赶紧推进研发、压缩成本,Optimus的关键零部件,比如行星滚柱丝杠和电机,还是很依赖中国的供应商。

这个做法虽然在短时间内带来不错的成绩,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却无形中给中国本土的机器人产业“助长了势头”,大大增强了这些供应商的技术水平和在行业里的口碑。

中国要失去特斯拉了?中国市场销量大减,马斯克叛逃前往印度?-有驾

这就像“鲶鱼效应”的再次出现——为了促使自己不断前进,结果反倒培养出了最强的对手。马斯克自己对此心里清楚,他曾公开说过,他担心未来机器人行业的局势,除了特斯拉之外,很可能会由中国企业一统江山。

这可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按照他自己战略布局发展的必然结果。摩托罗拉、苹果这些美国科技大牌在中国市场被本土对手赶超的事情,就像一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特斯拉的下一步新征程。

中国要失去特斯拉了?中国市场销量大减,马斯克叛逃前往印度?-有驾

这个两难的局面,貌似没法找到最佳答案。特斯拉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能高效地协调全球供应链,保证速度快、成本低。这一核心优势,偏偏也在无形中,帮自己培养出了未来可能的“掘墓人”。

不管是在电动车、储能设备,还是在机器人行业,特斯拉都像个强大的“催化剂”,特别是在中国。跑到印度去,可能只是把下一次危机的时间推迟,根本改变不了这个循环的命运。

中国要失去特斯拉了?中国市场销量大减,马斯克叛逃前往印度?-有驾

结语

特斯拉在中国的经历,最终变成了一则发人深思的警示故事,提醒所有跨国企业,外来技术的优势终究是有时效的。

那段曾经无比和谐的“共生”关系之所以崩裂,原因之一是“学生”们不仅顺利毕业,甚至反过来改写了课程内容;再加上,席卷全球的地缘政治风云,也彻底打击了特斯拉赖以生存的基础。

中国要失去特斯拉了?中国市场销量大减,马斯克叛逃前往印度?-有驾

这个例子,给处在技术民族主义时代的全球公司们,树立了一个标志性的研究榜样。那种靠“用市场换技术”的老套路,早就不管用了。

要想长久立足,除了不断深入地本土化之外,还得拥有在风云变幻政治局势中穿梭的过人本事——这恰好是特斯拉在过去几年里显得有点吃力的地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