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万买六缸猛兽,奥迪SQ5,性能车孤勇者

最近汽车市场上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大伙儿都在讨论,说现在的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为了抢客户,价格战打得是天昏地暗,恨不得把价格牌直接亮到对方脸上。

可就在这么个热闹的环境里,有那么一款车,显得特别格格不入,甚至有点孤单。

这款车就是奥迪的SQ5。

四十万买六缸猛兽,奥迪SQ5,性能车孤勇者-有驾

要说起来,这可不是一般的车,它肚子里装着一台六缸发动机,动力猛得很,被人叫做“西装暴徒”,意思是外表看着斯斯文文,实际上是个狠角色。

按理说,这样的车应该不愁卖,更何况它现在的价格还打了大大的折扣,以前怎么也得六十多万才能拿下,现在四十万出头就能开回家,性价比可以说是高到天上去了。

但奇怪就奇怪在这儿,就是这么大的优惠,买的人还是不多,展厅里冷冷清清。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是咱们老百姓看不懂车了,还是说这款曾经的性能标杆,真的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要搞明白这个问题,咱们得先看看现在买车的人,特别是手里攥着三四十万预算的这批消费者,他们的想法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了。

放在五年前,你要是跟人说你花钱买了一台V6发动机的车,那绝对是懂车的象征。

大家一聊起来,都是什么发动机的轰鸣声、源源不断的动力输出、人车合一的驾驶感,这些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奥迪SQ5搭载的那台3.0T V6发动机,能输出三百多匹的马力和五百牛·米的扭矩,配上那个反应飞快的八速自动变速箱,一脚油门踩下去,车子猛地往前窜,那种强烈的推背感和雄厚的排气声浪,确实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

在那个年代,这就是“酷”的代名词。

可是现在,你再去跟年轻人聊这些,他们可能不太感冒了。

四十万买六缸猛兽,奥迪SQ5,性能车孤勇者-有驾

因为“酷”的定义,已经被彻底改写了。

现在什么是酷?

是那些国产的新能源车,安安静静地停在那儿,红绿灯一亮,电门一踩,车子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弹射出去,三四秒钟就能从零加速到一百公里/小时。

整个过程悄无声息,但那种瞬间把你死死按在座椅上的加速力,比燃油车来得更直接、更暴力。

在很多年轻人眼里,这种科技带来的极致速度,才是新时代的潮流。

相比之下,SQ5那个五秒出头的百公里加速成绩,虽然依然很快,但在这些电动“猛兽”面前,就显得不那么惊艳了。

再说了,四十多万这个价钱,能买到的好车实在是太多了,消费者的选择面非常广。

咱们中国人买车,向来都讲究一个全面,希望花一份钱能办成好几件事。

你如果特别看重品牌,想要面子,那这个价位再稍微加点钱,就能摸到保时捷Macan的边儿了,那个盾牌车标的吸引力有多大,相信不用多说。

你如果追求实用和科技感,那选择就更多了。

看看我们自主品牌的那些高端新能源SUV,理想、蔚来、问界等等,哪一个不是把车内空间做得像个移动的客厅?

四十万买六缸猛兽,奥迪SQ5,性能车孤勇者-有驾

超大的屏幕、智能的语音助手、舒适的座椅,有的甚至还给你配上了冰箱和彩电。

它们用更低的价格,提供了一种全家人都能享受的舒适和便利。

而奥迪SQ5呢,它就像一个严重偏科的学生,为了追求极致的驾驶性能,把其他科目都给放弃了。

你坐到它的后排去感受一下,那个空间真的非常局促,腿都伸不直,完全不像一台这个尺寸的SUV该有的表现,跟它那个为了中国市场特意加长了的兄弟车型Q5L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

后备箱也不大,一家人出门旅游想多带点行李都费劲。

所以,很明显,这台车从设计之初就没怎么考虑乘客的感受,它是一台纯粹为驾驶者服务的车。

这就决定了它的受众群体非常小,只有那些真正热爱开车,并且平时不怎么需要载着家人朋友到处跑的人,才会考虑它。

更让很多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的,是它的配置和使用成本。

都这个年代了,一台售价超过四十万的豪华品牌SUV,很多非常基础的安全配置,比如并线辅助、车道保持这些功能,居然都不是标配,需要你另外再花钱去选装。

这在咱们国内市场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现在十几万的国产车都快把L2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给你配齐了,奥迪这种做法,就显得有点跟不上时代,也缺少诚意。

四十万买六缸猛兽,奥迪SQ5,性能车孤勇者-有驾

当然,它也有好的地方,比如那套B&O品牌的音响,效果确实很棒。

可话说回来,又有多少人是冲着音响去买一台性能车的呢?

反倒是它那个可以调节高低的空气悬架,成了不少改装爱好者的心头好,觉得很有玩味。

但这种高级玩意儿,一旦出了问题,维修保养起来的费用也是相当惊人的,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它的“胃口”实在太大了。

这台六缸发动机虽然动力强,但喝起油来也一点不含糊。

根据很多车主的实际反馈,在市区里开,百公里油耗轻轻松松就能达到15升以上,换算下来,开一公里就要花掉一块多钱的油钱。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同样是开一万公里,SQ5的油费可能要一万三四千块,而一台普通的家用电车,就算你全都在外面用商业充电桩充电,电费最多也就两千块钱。

一年下来,这中间差了一万多块钱,这笔账谁都会算。

所以,即使现在车价降下来了,很多人一想到将来高昂的油费,也就打了退堂鼓。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厂家为了应对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急着清库存才给出了这么大的优惠,但市场的反应依旧平淡。

它就像一件工艺精湛的艺术品,人人都知道它好,但真要买回家日常使用,又会发现它有各种各样的不方便。

它所代表的那种纯粹的机械驾驶乐趣,在越来越注重实用、经济和智能的今天,已经不再是大多数人买车时的首要追求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