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营收达3713亿,净利润155亿;上汽收入2996亿,净利润60亿;吉利1503亿,净利润93亿。这几个数字,是我最近盯着行业数据时,心里一直在想的。以这些大公司为例,激烈的竞争背后,谁还敢说家庭车就是简单的工具?
其实早就有人说,家庭SUV是个多选题。空间够大是不是就舒适?舒适了吗?舒适到能让全家人都满意?要智能肯定不用说,但再智能点是不是更好?我记得前天在门店碰到一个家庭,工作人员推荐腾势N8L给他们,听到前排大床四人舒享这些词,心里就想——家庭用车还能这样「全选满分」?
让我用点细节说说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腾势N8L的座椅布局确实挺精细。前排最大亮点就是大床概念,紧凑的空间里,放倒调整后,几乎就是一张平整的大床。而后排,四个座椅都支持多角度调整,有点像在家里搞沙发床那种感觉,特别适合长途旅途睡眠,老人喜欢如此,孩子玩累了也能卧着歇会。
这车搭载易三方插混系统,我还得查了一下。大概估算,纯电续航230公里(CLTC标准,实际可能稍低),但整体续航目标大约1300公里,算是给长途家用车开了个长腿。普通家庭出行,偶尔城郊约个景点,电续航其实用不完,就算短途日常,还是觉得能电动车+油车混着用,既环保,又省油。
说到省油,老实说,我对百公里油耗有点好奇。估摸着,油耗可能在8-10L之间(不确定啦,反正比传统燃油车还低)。这,除了小跑题、还是留点空间给猜测。毕竟,现在这个阶段,对家庭用车来说,最重要还是用得住和省的钱。
说完续航,不能不提安全。这天神之眼 - B监测系统,在我看来就像给车装了条安全雷达。全方位监控路况,路边的小石子、坑洼都能一览无遗,保证行车安全。特别是假如家里有老人和孩子,安全感真是能拉满。你说,发动机声和路况提醒结合,能降低家人的出行焦虑不?我觉得还真能。
这里插个小跑题:你们注意到没有,像这种安全配置,开始变得像可选配变标准装备了。以前还觉得只能高大上的豪华车里才会出现的东西,现在家用车都在标配。其实也没办法,毕竟路面复杂,谁还愿意离安全底线太远?我朋友一买车,最在意的就是安全性,他说:能看着,心就踏实。
那日我还问售车人员,腾势N8L与市面上同价位的SUV,差别在哪?他们说,舒适性、空间感受、智能配置,都是实操差别。我想,除了硬件,这车的云辇-A系统,能让后排孩子玩绘本时不晃,晕车老人也能平稳,就是个细节取胜的体现。说白了,就是用心在设计。
不能忽略的是,价格问题。其实我有点好奇,腾势N8L的售价会不会让人觉得有点贵?毕竟,可能比某些竞争对手贵个几千到一万左右。但我估计,考虑到这些家庭友好配置,还是挺值得的。尤其是生活中实际使用的舒适度,难得看到一个车真下了功夫。
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么大的车,在城市中会不会难装难停?我刚才翻了下朋友的朋友圈,看了一辆奔驰GLB(就是那种身体大,视野好,驾乘感强的SUV)对比腾势N8L的尺寸,确实不一样——奔驰偏向豪华感,腾势偏实际用车体验。这让我觉得,家庭车最重要的还是用得顺手。
再说回我自己——其实我一直在琢磨,家庭用车最怕啥?空间不够、舒适不好、智能不贴心、油耗太高……这几点我都碰。像腾势N8L,把这几个痛点都试图照顾到。空间大,座椅布局合理,操作系统方便,就连我这个非专业也能感受到用心在哪里。
一个细节说得我很有共鸣:我朋友买车时,说这车怎么还会有个平稳缓冲的机关,过减速带时,后排的娃娃突然舒服得像在家里,晕车没有了。当时我就想:关注家庭用户的细节,也能让车变得不像传统工具车。
我也承认——这款车未来在市场上的表现,要看消费者怎么评价,也要看竞争对手怎么反应。光是从这些细节和配置来看,现在这个时间点,腾势N8L已经很有料了。
有个小问题一直困扰我:你们觉得,家用SUV还能做得更贴心在哪?是不是还可以加入像智能语音助手这种互动?还是说,未来的重点是自动驾驶更安全?有空也可以想象:如果下一款车,是辆家庭机器人陪伴出行,可能我就不用担心全家出门不够贴心了。
反正,今天的折腾就到这里,我倒觉得,腾势N8L这车,真的是全家用车的理想搭档。未来我还得留意看看市场上,什么样的创新会不断出现,这样全场景的定义,都能随时被刷新——你说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