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轩逸11.39万起,配置升级,价格亲民

好的,我们这就来好好聊聊日产轩逸这台车,用咱们老百姓最熟悉的话,把这事儿里里外外给说透了。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就是东风日产那个卖得特别好的家用车——轩逸,又出新款了,叫2026款。

官方给出的价格是11.39万起步。

这消息一出来,网上立马就跟炸了锅一样,说什么的都有。

日产轩逸11.39万起,配置升级,价格亲民-有驾

有的人觉得,这车都卖了这么多年了,小改一下又拿出来,价格还不算便宜,有点不厚道;但也有不少人说,轩逸这车就是省心耐用,买它的人图的就是个安稳,这价格也正常。

这就奇怪了,一辆车怎么能让大家的看法差这么多呢?

它到底是凭什么能一边被很多人在网上念叨,一边又每个月轻轻松松卖个几万台,稳稳当当做着燃油家轿市场的大哥?

今天,咱们就站着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把这个“轩逸现象”的来龙去脉给捋清楚,看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首先,咱们得搞明白一个最关键的问题:轩逸这车为啥能一直卖这么好?

难道真是买它的人都不懂车,心甘情愿被厂家“割韭菜”吗?

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

轩逸的成功,可以说是一套非常精准的组合打法,正好打在了咱们中国大多数家庭买车最看重的那几个点上。

这里头最厉害的一招,就是那个让很多人看不懂,但又特别管用的“两代同堂”卖车法。

你去日产的店里看看就知道了,他们不光卖着最新款、看着更时髦的轩逸,旁边还摆着一款样子老一点,但价格便宜一大截的“轩逸·经典”。

这操作说白了,就是用两款车,把从七八万块到十三四万块这个最多人买车的价格范围,给吃得死死的。

这就好比开一家饭馆,菜单上既有88块钱一碗、用料讲究、色香味俱全的“至尊海鲜面”,这是给那些追求生活品质、不差钱的顾客准备的;同时,它也卖15块钱一碗、虽然简单但分量足、味道也正宗的“经典葱油拌面”,专门满足那些讲究实惠、或者像单位食堂那样需要大量采购的客户。

日产轩逸11.39万起,配置升级,价格亲民-有驾

新款轩逸就是那碗“至尊海鲜面”,给那些预算够,喜欢新潮设计的家庭。

而那个“轩逸·经典”,就是物美价廉的“葱油拌面”,完美戳中了预算有限的年轻人,或者是那些跑网约车的司机师傅们的心。

你想想,网约车一天到晚在路上跑,最看重什么?

不就是皮实耐用、省油、保养便宜嘛,“轩逸·经典”正好全都满足。

每个月轩逸那惊人的销量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这款经典款贡献的。

所以你看,人家不是傻,是精明,把市场分成了两块,每一块都牢牢抓住了。

再一个,就是轩逸这么多年攒下来的好口碑,主要是两点:“坐着舒服”和“开着省油”。

这个“坐着舒服”可不是吹的,日产的座椅被很多人叫做“移动的大沙发”,这名声不是白来的。

这次新款车又提到了什么“人体工ushū服座椅”,其实就是把这个老传统又加强了一下。

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每天上下班堵在路上,或者周末拉着一家老小出门,一个能让腰和屁股不那么累的座椅,可比那些一年用不上几次的花哨功能实在多了。

然后是省油,它用的那个1.6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虽然技术不算先进,没什么推背感,但最大的好处就是稳定,不容易出毛病,而且油耗确实控制得不错。

现在油价动不动就往上涨,一个月能省下一两百块的油钱,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日产轩逸11.39万起,配置升级,价格亲民-有驾

对于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家庭来说,这一点非常有吸引力。

所以,轩逸的成功,就是因为它几十年如一日地琢磨透了中国家庭用户的真实需求:既要有一定的面子(外观设计不落伍),又要有扎实的里子(空间大、坐着舒服),更重要的是能省钱(油耗低、维修保养便宜)。

这套逻辑在燃油车时代,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次上市的2026款新车。

11.39万到13.39万的指导价,到底值不值?

我得说句大白话:这个指导价,您就当个参考,千万别当真。

现在汽车市场竞争多激烈啊,价格战打得眼睛都红了,哪家合资车敢硬邦邦地按指导价卖?

文章里也说了,老款的优惠完,最低配的车型七八万块钱就能拿下,这才是市场上真实的成交价。

所以,这个11.39万的起步价,更多的是一个姿态,实际你去店里谈,肯定还有不少的优惠空间。

那这次更新到底新在哪里呢?

说白了,就是一些小修小补。

外观、内饰基本没变,车子的大小尺寸也和原来一样,最重要的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部件,还是老一套。

日产轩逸11.39万起,配置升级,价格亲民-有驾

所谓的升级,主要就是提升了一些舒适和智能配置,比如前面说的那个更舒服的座椅,高配车型上给了一套Bose牌子的音响,还有就是车机系统升了级,可以用手机远程开关车门、开空调了。

这些东西有用吗?

当然有用。

但它们能算是脱胎换骨的变化吗?

肯定不算。

这感觉就像你用了好几年的手机,厂家给你推送了一个系统小更新,告诉你界面更好看了,多了个小功能,但手机还是那个手机。

所以说这次轩逸的更新,诚意确实有限,更像是一次为了维持市场热度的“常规动作”,骨子里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它。

然而,就在轩逸还在琢磨着怎么给座椅多加一层海绵,怎么换个好点的音响时,它真正的对手,已经不是丰田卡罗拉或者大众朗逸了。

它面对的,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我们中国自己的新能源汽车,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维度的挑战。

咱们就拿现在卖得最火的比亚迪秦PLUS DM-i来比一比,就什么都明白了。

人家荣耀版一上市,价格直接定在了7.98万元起。

这已经不是在跟你讨论优惠多少钱的问题了,这是直接把价格底线拉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等于是在你家门口直接掀了桌子。

日产轩逸11.39万起,配置升级,价格亲民-有驾

更要命的是技术上的碾压。

轩逸还在想办法让它那个1.6升的发动机每百公里再省下零点几升的汽油,而比亚迪秦PLUS直接给了一套插电混动系统。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你在市区里上下班,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辆纯电车来开,家里能充电的话,算下来一公里的花费还不到一毛钱,又安静又顺滑。

就算要跑长途,它也能烧油,一点没有里程焦虑。

而且,它还能上绿色的新能源牌照,在很多大城市,光是一个牌照的钱,就能省下好几万。

我们再看看配置上的“诚意”,轩逸高配给个Bose音响,而比亚迪秦PLUS那边,能旋转的大屏幕、聪明的语音助手、各种手机APP远程控制功能,都是标配。

这么一对比你就会发现,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竞争了。

合资品牌还在给一栋老房子修修补补、换换墙纸,我们国产品牌已经直接盖好了一座带全屋智能和太阳能发电的精装修别墅,而且卖得比你那老房子还便宜。

所以,现在大家对轩逸的各种讨论,本质上是两个时代的碰撞。

我们必须承认,轩逸在燃油车领域里,依然是一款非常成熟、优秀的产品,对于那些还不太信赖新能源技术,或者充电不方便的消费者来说,它仍然是一个让人放心的选择。

但是,它的这种“优秀”,是建立在一个正在慢慢过时的标准之上的。

而我们中国的汽车品牌,正在用实实在在的技术和极具竞争力的价格,重新定义什么叫“性价比”,什么叫“厚道”。

日产自己心里也跟明镜似的,所以也在拼命地推出纯电车,规划未来的新能源产品。

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单靠轩逸这一棵老树,已经遮不住新能源时代这片正在迅速蔓延开来的广阔森林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