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卡车被封禁,7月俄市份额骤降半壁,业内抱团自救

东北的哥们老王提车那年,俄罗斯那边市场火得一塌糊涂,街头巷尾全是挂着“中文标牌”的东风、福田和解放。那年他在微信群里还发了个笑话:你要是会点普通话,去莫斯科都能成“半个本地人”——满大街都是国货,看得人心里美滋滋。

中国卡车被封禁,7月俄市份额骤降半壁,业内抱团自救-有驾

可刚过一年,这风向骤变。7月末,俄罗斯技术监管局突然出通知,说中国几大卡车品牌有部分车型“不合格”:安全健康方面没过关,进出口跟销售说封就封。老王一听急了,车友群里顿时炸锅,“巧了,这车买了才俩月,咋还变成问题车了?”有人还吐槽说,“这俄罗斯也学起特朗普那套了吧?”

当地市场其实挺有门道。之前不少东风和解放的车主在市郊跑活,老司机们都说,很多车其实带了电子限速,俄标是85km/h,国内习惯比这快,可去了那边,电子限制老触发。去年大雪那几天,一位姓高的维修师傅吐槽,“这是卡车想飞也飞不起来,电子限速就像捏着尾巴。”其实有些车型原来在国内都没这项。销售小杨顺嘴提过一句,“这些配置俄国人不认,非跟你抠,每次都找点事儿。”

中国卡车被封禁,7月俄市份额骤降半壁,业内抱团自救-有驾

说到这禁令,俄方那边明面上给理由,说是要“恢复平衡”。其实话里有话。俄罗斯工贸部长阿里汉诺夫不是说得挺明白么:人家品牌占市场半壁江山,本土企业都眼角带泪了;更别提配件、物流一整套都用的中国东西。之前西方车企撤走,城市里的出租、载货,全靠中国车顶上,想扶自家人也难怪捣鼓政策。这事背后还有个冷门段子,业内流传的——有家引进解放的俄经销商,为了对付这个新政策,找国内改装厂偷着重新刷了安全系统,“治标不治本,就是拖拖时间”,微信群里笑称这操作“真就俄式急救法”。

可政策的事经常一夜变天。4月份他们还扩关税,谁想到夏天直接封一批货。有点像那年老王说的“俄罗斯人跟变脸一样快”。有人在行业群”转了一句修车师傅的牢骚,“和者俄货主做生意,三天两头朝令夕改,心脏受不了。”据说本地门路深的重庆商人,已经专开了一个“风险分享会”,里头讲一遍又一遍,怎么绕关税、补手续、甚至拉关系找中亚转运。末了还得提醒一句:别以为走点巧门儿能万事大吉,这阵子听说还有车辆卡在港口,电子单证和车架号挨个审查——很多都是“多此一举”,可没办法。

中国卡车被封禁,7月俄市份额骤降半壁,业内抱团自救-有驾

再说点冷僻的,用车圈常挂嘴边的“健康标准”到底咋回事?有技术大拿私底下说,俄罗斯对驾驶室甲醛残留比欧标还死抠,哪怕你车出奇好,材料造成的气味超标,一样过不了检测。去年还真有个进口车型,就因为顶棚材料出厂胶水不同,被卡在了海关一周多。结果车主只得挨着俄工人喷酒精掩味,都折腾出新段子来了。

说起本地化,别以为开厂了用人就稳了。老张以前在莫斯科学做物流,他说长城那会在俄图拉办厂吸了不少俄工,但俄技术工人流动率吓人。他们自己的发动机冷启动系统学着咱们的,师傅私下还嫌弃那批国产加热插座材料不顶用,俄罗斯零下30度一冻最容易露馅。邻居家李哥的小舅子也差点干回头路,说“这活儿不结实”。

中国卡车被封禁,7月俄市份额骤降半壁,业内抱团自救-有驾

政策是一茬接一茬,可一刀切也折腾死不少认真干活的人。金灿荣的大佬观点传得挺厉害,说是要“抱团取暖”。有的企业人说,单打独斗现在真不管用了,比方同平台配件标准,就有企业提议建“联合零部件园区”,分摊点风险。不光是车,做配件的石家庄老李也说,有些时候,真得大家一起抱团宠爱俄方的政策心思。顺带提一句,这阵子小米SU7据说也有点摩拳擦掌考虑东欧市场,估计还避开俄罗斯的风眼。这门道其实深着呢。

用车误区,车主群里最喜欢的莫过于传说国内常规柴油在俄可能不过关。有人搬运师傅口头禅,“别以为中石化的油就都能加,路上冻了你都哭不出来。”不少老司机真带小火炉随车,冬天加油前提前试温度,加错了油就“全活都白干。”

中国卡车被封禁,7月俄市份额骤降半壁,业内抱团自救-有驾

说回卡车禁令,其实有好多媒体外头看不见的内幕。江浙那边有货运大佬,这次订单几乎一夜被俄方告停,不少新车只能临时转往中亚市场。还有的二手车商借此低价收了一批本来能卖俄的库存,现在摆在国内市场降价甩,本来利润还不低,这下子亏大了,群聊里怨气冲天,甚至有谣言说要不回俄罗斯旧车直接拆了卖铁。

养护八卦一点点讲,大家别以为俄方标准都是“技术流派”。此前福田有批车型,临时贴心地标配了副油箱电加热——其实在国内城区根本用不上。可出国一趟,这玩意儿真成了救命稻草。前年哈巴罗夫斯克有中国司机,老在严寒里用这个小配置,省了不少麻烦。后来福田俄区技术服务还特别发内部通告,“以后谁愿意加钱定制都行。”

中国卡车被封禁,7月俄市份额骤降半壁,业内抱团自救-有驾

俄乌那边不止一次有消息说卡车拉活子弹壳、粮食、五金件,俄朋友都愿找中国车,说耐操。可这会高层风向一变,镀金的好日子说没就没。

最后说点闲话。谁要是前两月还在海参崴收车,指望转手俄市场发家,现在可真得“哈哈哈”一声自嘲当教训。车友群里已经有段子——“这年头,能进得去的卡车不一定能开得回来。”老王的那台东风也许还得搭几回俄罗斯保税区的“过夜床”,能不能解封,还真说不准。听说本地有会做生意的开始摸中亚与东欧新路子了。反正市场嘛,总是七拐八绕。

中国卡车被封禁,7月俄市份额骤降半壁,业内抱团自救-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