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蔚来全新ES8的定价策略在汽车行业引起了巨大震动。作为蔚来的旗舰SUV,第三代ES8起售价直接降至40.68万元,比第二代车型降低了超过10万元,却仍能保持约20%的毛利率。这一看似违背商业常识的现象背后,是蔚来从自研技术、规模效应、供应链管理到产品策略的全方位成本重构。本文将通过拆解豪华版与签名版的成本结构,揭示蔚来如何实现"降价又增利"的财务奇迹,以及这一策略对蔚来盈利目标的意义。
1 自研技术:降本的核心引擎
在第三代ES8的降本方案中,核心技术自研是最具颠覆性的因素,其效果在智能驾驶芯片上体现得最为显著。第二代ES8采用了4颗英伟达Orin-X芯片,而三代ES8直接用一颗自研的"神玑NX9031"智驾芯片取而代之。这一替换带来了单车2万元的成本节约,对于40万级别的车型来说,相当于直接提升了5个百分点的毛利率。这款采用5nm工艺的芯片不仅集成32核架构、支持ASIL-D最高安全等级,还能通过"毫秒级热备"和"算力共享"满足L2+至L3级智驾需求,在减少芯片数量的同时确保了性能不打折。
蔚来的自研战略远不止于智驾芯片,已延伸到多个关键部件:
电驱系统
自研电机效率提升至97%,既降低能耗,又避免了对海外供应商的依赖
刹车系统
从二代的六活塞进口卡钳改为自研四活塞卡钳,成本降低30%以上,却仍保持34.9米的百公里刹停距离
音响系统与座椅骨架
全部实现自研,降低了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电池Pack技术
虽然电芯仍来自宁德时代,但电池包的Pack技术转为蔚来自主研发,进一步压缩成本
这些自研举措虽然前期研发投入不菲,但一旦实现量产,长期降本效果显著。李斌在多个场合强调,"被大家忽略的研发降本可能更加重要",这反映了蔚来已经从单纯的技术追求者,转变为了兼顾成本的技术商业化实践者。
2 规模效应:成本摊薄的关键支撑
自研技术的降本效果必须通过规模效应才能充分释放,这正是蔚来NT3.0平台相较于前代平台的巨大优势。根据行业分析,蔚来每年研发费用超过100亿元,当年销20万辆时,单车研发成本约5万元;若年销提升至50万辆,这一数字可降至2万元。销量越高,前期巨大的研发投入就越能被摊薄,这是蔚来能够"降价又增利"的基础。
蔚来通过多项策略强化规模效应:
平台化与零部件复用
NT3.0平台实现了高达65%的零部件复用率。以340kW后电机为例,ET9、三代ES8、乐道L90等车型都通用这一电机;电池包、底盘部件也能跨车型共享,使零部件采购成本降低15%-20%。这种跨车型的零部件通用战略极大地提升了采购规模,增强了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产能提升与工厂利用率
根据规划,到2025年12月,三代ES8月产能将达1.5万辆,结合乐道L90(月产能1.5万辆)、萤火虫(月产能6000辆)等车型的产能释放,蔚来工厂的整体产能利用率将从之前的60%提升至85%以上。产能利用率提高后,工厂设备折旧、工人固定成本等均摊到每辆车上的金额大幅减少,仅生产环节就能实现单车降本几千元。
表:蔚来主要车型产能规划(2025年12月目标)
销量增长与市场认可
蔚来近期的销量表现支持了这一规模效应。2025年9月,蔚来交付新车34,749台,创历史新高。全新ES8在预售阶段就表现出色,预售20多天就出现"门店试驾车不够用"的火爆场景,9月20日晚开启锁单后,因用户集中涌入导致官方APP短暂宕机。李斌透露,过去10天已有超过15万人试驾了全新ES8,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3 供应链重塑:从被动买单到主动议价
蔚来在供应链管理上的转变是其降本的关键一环。在NT1.0和NT2.0时代,蔚来在供应链中处于相对被动地位——向宁德时代采购电池需"先款后货",且价格比同行高5%-8%;因Orin-X芯片供应短缺,导致ET5等车型交付延迟。而到了三代ES8研发阶段,蔚来通过 "组织调整+资本绑定" 双管齐下,重塑了供应链话语权。
3.1 管理机制改革
蔚来在2024年做出了关键的组织架构调整,将成本团队从采购部门独立,直接向CFO汇报,并赋予其设定采购价格上限的权力。任何超预算采购都需要特殊审批,从制度上避免了"高价采购"。同时,李斌亲自参与核心零部件谈判,比如电池采购价格通过长期协议锁定,比现货采购低10%左右。李斌每周跟进成本降低进度,确保采购成本持续优化。
3.2 资本深度绑定
蔚来通过自有资本投资关键供应商,形成战略协同:
图达通
(激光雷达供应商):蔚来投资后获得优先供货权,采购价较市场低8%-12%
赛恩领动
(4D毫米波雷达企业):给蔚来的供货价,比给其他车企低约1500元/颗
海微科技
(车载屏幕供应商):保障屏幕稳定供应,价格更具竞争力
Clear Motion
(主动悬架技术公司):蔚来投资并将技术引入中国落地,如今保时捷帕拉梅拉也采用该技术
这种资本绑定模式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还确保了关键零部件的供应稳定性,避免重蹈ET7、ET5等车型因芯片短缺导致交付延迟的覆辙。李斌强调,蔚来寻求与"值得信任、认可蔚来的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利益利润绑定,共同赚合理利润",这标志着蔚来供应链战略从单纯采购转向生态共建。
4 产品策略:精准减配与配置优化
三代ES8的降本并非简单"减配",而是基于用户感知强度的精准成本优化。李斌坦言,二代ES8的"高成本"很大程度上源于"盲目堆料",而三代ES8则回归"实用主义",遵循"该省省,该花花"的原则。
4.1 精准减配案例
环保冷媒替换
二代ES8采用成本40万元/吨的R1234yf环保冷媒(比普通R134a冷媒贵10倍),三代ES8则换回成本5万元/吨的R134a,仅此一项单车成本降低约360元。这种替换对用户体验影响极小,但成本节约显著。
刹车卡钳优化
从六活塞进口卡钳改为自研四活塞卡钳,成本降低30%以上,但通过优化设计保持了34.9米的百公里刹停距离。
车身材料调整
全铝车身的铝含量适度下调,但通过结构优化保持碰撞安全性能不变,在C-NCAP测试中仍获得"全优"成绩。
芯片数量大幅减少
用1颗自研芯片替代4颗英伟达Orin-X芯片,在保持性能的同时大幅降低成本。
这些"精准减配"集中在用户感知较弱的领域,而对核心性能与高感知配置则不惜成本地升级。
4.2 配置升级与差异化
三代ES8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在核心性能和用户高感知配置上反而有所升级:
车身尺寸
从5.1米增至5.28米,从"中大型SUV"升级为"大型SUV"
动力系统
采用全域900V高压平台,零百加速3.97秒进入"3秒俱乐部"
电池配置
标配102度电池(二代75度电池为基础配置),CLTC续航达635公里
智能座舱
配备48英寸Skyline天际线屏、15.6英寸AMOLED中控屏、38英寸AR-HUD以及21.4英寸后排miniLED娱乐屏
表:蔚来全新ES8豪华版与签名版主要配置及成本差异
签名版相比豪华版高出4万元,但增量成本远低于4万元,这意味着签名版的毛利率显著高于豪华版。这也是蔚来引导用户选择高配版本,进一步提升整体毛利的策略。
5 毛利率分析与盈利前景
基于对三代ES8成本结构的拆解,我们可以对其毛利率进行专业分析。李斌与秦力洪在不同场合均表示,三代ES8的毛利率能达到20%左右,比二代ES8更高。这一数字在降价10多万元的背景下显得格外亮眼。
5.1 毛利率测算
根据整车成本结构分析,三代ES8的降本措施带来了显著效果:
自研技术
单芯片替代节约2万元,其他自研部件保守估计节约1.5-2万元
规模效应
研发成本摊薄、产能利用率提升及零部件复用,预计节约3-4万元
供应链优化
采购成本降低15%-20%,预计节约2-3万元
产品策略调整
精准减配节约0.5-1万元
综合估算,三代ES8相比二代单车成本降低约8-10万元,这正好覆盖了价格下调的10余万元,同时还能保持甚至提高毛利率。
表:蔚来全新ES8豪华版与签名版毛利率测算
签名版由于溢价高而增量成本有限,毛利率比豪华版高出约1.7个百分点。蔚来很可能通过配置引导和营销策略,鼓励用户选择毛利率更高的签名版,从而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5.2 对蔚来盈利目标的意义
蔚来将2025年第四季度定为盈利冲刺的关键节点。李斌在内部会议上将四季度盈利列为VAU(Vision、Action、Upgrade)的第一条,并强调"四季度盈利并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是整个公司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蔚来CFO曲玉也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四季度整车毛利率目标是16%-17%之间,以此来实现盈亏平衡目标。
根据测算,若三代ES8月销量达1.5万辆,按20%毛利率计算,每月可贡献约3亿元毛利。结合乐道L90(毛利率同样约20%)等高毛利车型的贡献,足以覆盖萤火虫、乐道L60等入门车型的低毛利缺口。蔚来为四季度设下了高达15万辆的交付目标,若达成此目标,结合整体毛利率提升至16%-17%,蔚来有望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
6 结语
蔚来三代ES8的成本重构标志着蔚来从"不计成本的技术探索者"向"精于成本与价值的经营者"的战略转型。通过自研技术、规模效应、供应链重塑和产品策略优化四管齐下,蔚来实现了在降价10余万元的同时将毛利率提升至20% 左右的成本奇迹。
这一成本能力对蔚来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淘汰赛加剧的背景下,蔚来需要在保持品牌高端调性的同时实现盈利自洽。三代ES8的降本模式不仅为其四季度盈利目标提供了可能,更展示了高端纯电车型平衡规模化与盈利性的新路径。
正如李斌所言,"活下去是最重要的"。在三代ES8上,我们看到了蔚来为了"活下去"而展现出的成本控制能力,这或许是蔚来走向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转折点。随着四季度财报的发布,市场将最终验证这一成本重构战略的实际成效,其结果不仅影响蔚来的命运,也将为整个高端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重要参考。
如果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欢迎关注36策公众号。

声明: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撰写成文。图片仅用于交流学习,版权出处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感谢您的支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