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成都国际车展#
作为一名跑了5年车展的老司机,我每年都会被问同一个问题:"这么多新车,到底该看哪些?"今年尤其特别——当电动车渗透率突破50%后,车企们不再简单堆砌参数,而是开始玩起了"精准打击"。今天就带大家解剖三款最具战略意义的车型,看懂它们,你就读懂了未来3年中国车市的胜负手。
腾势D9:如何用"毫米级进化"守住高端MPV王座?
还记得两年前第一次试驾腾势D9时,那台车给我最深的印象是"用力过猛"——满车镀铬件晃得人眼花。但2025款证明了一点:真正的豪华,往往藏在0.2厘米的落差里。
车身降低20mm这个改动堪称教科书级示范:风阻系数降低0.02Cd带来3%的续航提升,同时通过座椅下沉设计保证了头部空间。这种"隐形升级"正是传统车企的底蕴所在,远比某些新势力简单拉长车身来得高明。
更值得玩味的是其屏幕策略。当友商还在为中控屏尺寸较劲时,腾势已经构建起包含冰箱屏、头枕屏在内的10屏矩阵。特别是那个5.2英寸的冰箱智能屏,看似多余,实则解决了高端用户"弯腰调温度"的痛点。这种对场景化需求的洞察,才是其月销持续破万的真实密码。
奇瑞风云X3L:紧凑型SUV市场的"鲶鱼效应"
在所有亮相新车中,风云X3L可能是最"危险"的存在。4545mm的车长配2783mm轴距,这种"四轮四角"设计在燃油时代会被骂空间局促,但放在增程式车型上却成了优势——更短的悬垂意味着更好的通过性。
其搭载的鲲鹏黄金增程系统有个精妙设定:1.5T发动机主要供电而非直接驱动。这就解释了为何能做到1000km综合续航,且亏电油耗比同级低15%。不过真正的杀招可能在价格,参考奇瑞过往打法,这台车极可能定在15万级,届时将对宋PLUS构成直接威胁。
有趣的是它的方盒子造型。硬派设计在紧凑型SUV市场本属小众,但今年坦克300的热销证明存在需求缺口。如果奇瑞能借此建立"城市轻越野"新品类,或许能复刻当年哈弗H6的成功路径。
风云T11:奇瑞的"百万豪车平替"实验
预热超一年的风云T11,本质上是在测试一个商业假设:当消费者买不起路虎揽胜时,是否愿意为60%相似度+1400km续航买单?
从产品定义看,这款车几乎踩准了所有爆点:增程动力、冰箱彩电、L2.9级辅助驾驶。但最关键的驾驶质感部分,目前仍是未知数。参照星途揽月的表现,其底盘调校可能偏向舒适而非运动,这对目标用户或许反而是加分项。
值得注意的是其续航策略。纯电200km+综合1400km的组合,明显针对两类人群:日常通勤用户可用纯电模式,长途自驾用户则免除续航焦虑。这种"全场景覆盖"思维,可能成为今后高端新能源车的标配。
车展观察:2025年的分水岭意义
走过这些展台,能清晰感受到产业正在经历质变。车企不再笼统地谈"智能化",而是聚焦具体场景——比如腾势的商务接送、风云X3L的城郊穿越。这种从"技术驱动"转向"需求驱动"的趋势,意味着市场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另一个显著变化是供应链的本地化。奇瑞三款新车均采用自研混动系统,比亚迪的电机电控更是100%自主。当核心零部件不再受制于人,价格战的主动权就完全掌握在了中国车企手中。
所以今年逛展,建议带着两个问题观察:1)这款车解决了什么别人没发现的痛点?2)它的定价是否重构了细分市场规则?想清楚这些,你看到的将不仅是新车,更是未来三年的市场版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