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深蓝汽车从一路高歌猛进,到“跌落神坛”是什么原因呢?是车质网的投诉?还是价格背刺,或是车机推送广告的魔幻手法。如果作为一位普通车主同时遇到这些问题,一定会很难接受。咱们没有唱衰深蓝,实事求是的讲讲我的看法。深蓝从出生就含着金钥匙,长安也是倾尽所有偏爱,给予极大的资源倾斜,从我们拍过的S07,可以感受到车辆配置展现出的诚意,华为乾崑智驾体验也相当不错,但就是这么一手好牌如果“打输了”,说真的还是挺难的。
随着每次新车发布会不断喊出的那句:“左手深蓝超级增程,右手华为乾崑智能”,我也以为深蓝热销也就是时间的问题。但真没想到,深蓝销量会持续走低,在大家喜欢把原因都归咎于CEO邓承浩时,我反而要替邓工鸣不平,能把所有失败都算在一个人头上。在我看来深蓝品牌就像个被硬逼着灌了各种猛长激素的“少年”,从品牌定位来看,深蓝汽车一直试图在长安体系内找到自己的位置。一方面要区别于阿维塔的高端定位,另一方面又要与启源等品牌区分开来,这种模糊的定位让深蓝难以建立清晰的品牌形象。
初期的深蓝,凭借SL03车型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有说设计好的,有说它丑的。市场有争议就是热度,新车销量数据也给深蓝极大的信心。随后出现的“车身异响”、“车机系统故障”等一系列问题,也说明了一些问题,可靠性。这也是为啥那么多大众消费者对待合资情有独钟,不是说合资的产品一定好,但在可靠性与耐久性上,合资品牌依旧是大家的“保底选择!”。
我还记得去年6月G318发布的时候,现场火爆的场景,方盒子造型的它,上市5天后深蓝公布的订单量接近1.5万台,而次月交付不足3000台,相比于过万的订单量,转化率还是低于预期。截止到今年7月,全年累计销量与上市订单数量基本相差无几。与同级竞品,如:方程豹、坦克相比,销量差距明显。后续发布的深蓝其他车型也未掀起太大的浪花。
每一次的高开低走,折射出深蓝的困局。当一个品牌无法将营销转化为实际销量,当新品无法打破原有负面印象反而加剧大家的质疑时,这说明问题已经超越了单一产品层面。
正是在这种体系性危机之下,深蓝汽车的这次换帅才显得格外引人关注。来自荣耀CMO姜海荣空降深蓝,与其说是临危受命,不如说是给这个“发育过快”的少年请来了一位新的“导师”。他所要解决的远不止一款车的销量问题,而是如何帮这个迷失方向的少年,重新找准定位,重新建立起与用户之间的信任。
姜海荣在荣耀和华为任职期间,网络资料显示其展现出极强打造“爆款”产品的操盘能力。他擅长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策略,能够精准捕捉市场趋势和消费者心理,多次成功推动产品实现从声量到销量的转化。他在品牌定位、跨渠道传播和数字化营销方面具备丰富经验,尤其擅长通过内容创意和社交媒体互动提升品牌年轻化和情感认同。
他的加入,正是深蓝当前阶段最为需要的,从“我们会造好车”转向“我们懂你要的车”。姜海荣在智能手机行业所经历的,正是科技、用户与场景高度结合的实战场景,而这恰好是深蓝从“工程师思维”走向“用户思维”不可或缺的一课。
说到底,这次换帅是深蓝汽车的一次“对重症,下猛药”。姜海荣和邓承浩这对新搭档,不仅要治好“销量”、“定价”、“品控”这些表面症状,更要根治深蓝品牌“发育失调”的内里虚症。董事长“主内”,CEO“主外”,也许是深蓝在长安这个新央企身份下必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状态,摆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场关乎深蓝品牌生死存亡的终极挑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