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增收盈利,技术升级,海外布局转型

比亚迪,这个名字这些年出现在新闻里的频率,跟你外卖收到赠品小剧场的概率差不多高。

有人高喊“新能源之光”,有人冷眼旁观,质疑这家企业的高成长能不能撑得住;有人炒股买它,愣是从车主变成半个“分析师”,连年报都能背下来。

可说句实话,到底比亚迪这家伙值不值得重仓,究竟是“韭菜刀”还是“提款机”,怕不是一两句“哎呀业绩真爆炸”就能盖棺定论的。

搞不懂?很正常!

现在,数据都给你扒拉出来,咱就学学“福尔摩斯”抽丝剥茧的套路,揭一揭这个新能源“扛把子”真实故事的面纱,到底是吓唬人的黑影,还是真材实料的硬核。

回头看,比亚迪最近五年这营业收入的曲线,活生生像电竞小哥杀进决赛圈后的状态,扶摇直上,没谁能跟上他的步伐。

2021年,还只是两千亿出头,三年奔出个三倍速,2023年就已经冲到了六千多亿。

这速度,怕是连你家隔壁卖奶茶的都要服。

不过,别一看到“加速度”就以为无敌。

2024到2025,增速眼瞅着掉头减挡,提速到22%,主要是啥?

来了,“价格战”三个大字,狠狠一拍桌子——你以为新能源就是风口,谁都能随便割韭菜?

如今个个都在玩“拼多多”价格,利润被狠狠啃了一口。

别小看归母净利润这数啊。

2022年直接玩了个“火箭筒”,一年暴涨4.5倍,从三十来亿搞到了166亿,投行都看傻眼。

2023、2024年依旧涨得欢,2025年嘛,发现钱也不是那么好赚了——上半年单车利润腰斩,跌到0.5万,净利环比下来一大截,但讲真,这口气还没泄。

Q3又靠DM-i 5.0技术反打了一波,利润回温,创新高。

搞懂技术的都知道,这套智能混动就是现在新能源场上的“杀手锏”——吃油也香,纯电也猛,哪条赛道你都别想甩开比亚迪。

净利率这曲线看着心里直痒痒。

从1.4%猛蹿到2023年的4.7%,2025年上半年掉到4.32%,你以为结束了?

后面又不服输,Q3直冲5.8%。

怎么回事?

价格战打得咬牙切齿,毛利率塌了一块,可技术一突破,产品一升级,毛利率分分钟修复到20%+。

这就是传说中的“靠天吃饭”,还是掌控自己命运?显然比亚迪选了后者。

还有研发投入,占比刷刷往上走。

五年时间扔出去1200个小目标,2025年光智能驾驶就占研发的40%。

308亿差不多有120多个亿是往自动驾驶上撒的。

你说哪家国产车企有这么大的手笔?

图片感受一下,那叫一个舍得。

但钱烧出去,就一定能变天变地?还是拍脑子为情怀?

答案后面再说。

全球销量这事,说白了,我们中国品牌总想不被“平价东风”按在地板上摩擦。

2021年才七十三万辆,短短几年翻到了300多万,今年目标干脆一路飙到550万。

海外销量比例变戏法似的暴涨,1-8月直接翻倍,达到了22%,而且据说海外卖车一辆能有25%的毛利,国内最多不到19%。

好家伙,出口汽车比国内内卷,赚得都要笑出声。

海外收入占比,看似“屌丝逆袭”剧本。

原本只有百分之四,现如今一眨眼就三成多。

新基地、新工厂落子不断,泰国、匈牙利全上了,欧洲的售价比国内贵两三倍。

海外这条路押对了,营收结构飘了个大拐弯。

届时海外的毛利率撑腰,国内玩价格战的烦恼,骤然不痛了。

至于公司的“血条”——现金流,2025年上半年还是稳稳正增长,海外订单预付款占比提升到15%,资金链绷不紧不松,躺赢还早,不过挂掉也没那么快。

再切到资产负债率,一个字:降!

过去五年,公司的负债率从65%多一路干到60%,啥信号?

扩张稳了、风控也跟得上。

流动性比率1.8,短期还账的小考题谁都不怵。

加上每股净资产步步高升,五年复合增长率还挺能唬人(17.2%),投资者手里这票越来越厚实,最起码不至于一地鸡毛。

讲到2025这个盘,财报预测的画风也没怎么崩。

全年的归母净利润估520亿,营收快要破万亿,海外市场成最大变量。

NOA(智能辅助驾驶)装车渗透率一高,技术贴上溢价标签,多赚的那一截可能远不只是多造一辆车那么简单。

比亚迪增收盈利,技术升级,海外布局转型-有驾

海外工厂、新市场全是Buff,增长点多到让你不知道该盯哪一项。

折价率的刀锋还悬着。

刚刚说了,现在海外毛利率、订单趋势都让风险看着“没那么大”,折价下调到个位数。

但品牌要是没守住高端盘,也随时补刀扒点掉。

看似阳光,但谁也不能把“确定性”当遮羞布,小心资金池冷不丁来一刀。

估值嘛,玩股票惊心动魄的地方就来了。

先整PE(市盈率):如果一切如意,比亚迪能玩到38倍PE,对标丰田都要冒冷汗(人家现在18倍)。

当然,乐观上限都带点彩虹糖的味道。

保守点说,26倍PE在行业里已经是中性方案,配合当前股价,落在合理区间。

更悲观——21倍,净利率一滑坡,直接贴到底。

由这三档加不同折价率推出来的价格区间,玩的是动态,惊喜不止一道。

要对PS(市销率)整点新活儿,比亚迪全球市占率都快和丰田掰手腕了,目标PS绑定行业均值和同行,结果是估值区间撑得住,打八折还能再入手。

顺带一提,各路机构派目标价,摩根大通曾悄悄给过560这种天花板数字,实际按2026年渗透率、海外比例一修正,参考价落地到160-175元,和其他头部券商基本统一口径——不会满天飞要价,也没谁判死刑说“这票不行”。

回到投资者的灵魂三拷问:“买还是不买?怎么买才保险?”

好价格区间给你画出来:105~125元/股。

最低105,即便遇到暴风雨也算有根救命稻草。

中轴线115,当前股价附近,趁回调分批建仓,风险和机会平衡点。

比亚迪增收盈利,技术升级,海外布局转型-有驾

冲到125那可是技术、海外双突破,老股民就该学会止盈了。

啥价位用啥策略——价值型就喜欢捡地板;成长型盯紧海外、智能驾驶数据;短线客冲破上限懂得跑。

这种分层玩法,为啥这么写?

一句话:智商税交多了,见识才深啊不是?

年底核查点出来,关键指标拼了命往上冲:海外销量、智能驾驶、净利率、产能利用率。

哪个掉链子,估值直接见底,调整成“底裤价”毫无压力,管你是老韭菜还是新股民,玩资本市场就是赌人性,也赌变量。

别以为风险都消失,谁说海内海外全线起飞,对手就坐等比亚迪翻车?

市场时时搬着小马扎等你栽跟头。

扒皮扒到这,你是否已经感到资本圈“套路深”?

比亚迪这五年,真不是靠概念撑起来的泡沫。

营业收入冲锋陷阵,净利润磨砺锋芒,海外转型下重注,现金流也能抗住新老对手的车轮战。

但估值“天平”始终在摇,技术能不能持续爆发、新基地能不能高效蜜汁产出、价格战会不会搞崩利润,没人敢闭眼打包票“稳赢”。

敢拍胸脯喊买入的,那不是信仰,而是自信满满地理解过风险和收益下的平衡术。

人家说“低估值买入,高估值卖出”,抄底抄到裤衩都亏没的例子也多的是。

谁也别站在道德高地指点江山,市场变脸快,你得对自己钱包负责。

最后,买不买这票,你心里有点数了吗?

比亚迪能走多远、能赚多少,没人能拍胸脯说准。

只要你认清:任何风口,总会有结束的嗓音,黑天鹅和灰犀牛在资本市场撒泼,从不需要预约。

买好了,躺赚开心;踩空了,别哭天喊地。

资本市场永远是场修炼。

假如你站在这个分叉口,你会在哪个区间配置比亚迪的股票?

你觉得最关键的风险信号又是什么?

留言聊聊吧,咱们一起“盘”一盘。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