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造车十年:换电烧掉224亿,乐道能成救命稻草吗?

李斌造车十年:换电烧掉224亿,乐道能成救命稻草吗?

最近刷到个视频,蔚来创始人李斌站在换电站前,手掌按在刚换下来的电池包上,皮肤被烫得发红发紫。评论区炸了锅:“这哪是造车?分明是拿命在赌!”“换电模式还能撑多久?”咱今天就唠唠,李斌和蔚来这十年到底踩过多少坑,新出的乐道品牌真能救场吗?

李斌造车十年:换电烧掉224亿,乐道能成救命稻草吗?-有驾

换电模式刚提出那会儿,李斌绝对是新能源圈的“叛逆者”。2014年他拉着马化腾、刘强东投了1.5亿美元创业,别人都学特斯拉搞超充,偏他拍板要换电——“用户怕续航焦虑,一分钟换块电池不比排队充电香?”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给了他一记闷棍。建一座换电站要300万,够铺30根快充桩;更扎心的是,2023年宁德时代搞出10分钟快充的“神行电池”,直接把换电的“速度优势”按在地上摩擦。现在蔚来换电站日均服务不到40次,回本周期得8年,烧掉的钱能造3万辆Model Y。

车企们对换电更是避之不及。特斯拉早拆了换电站,比亚迪、小鹏宁可砸钱搞超充也不掺和。蔚来想拉其他品牌入伙,结果人家一看接口不兼容、数据不互通,扭头就走。这哪是生态联盟?分明是蔚来自个儿在唱独角戏。

李斌的创业史,活脱脱一部“烧钱启示录”。北大肄业、卖网站起家、把易车网送上市,这些光环让他带着资本杀进造车圈。2017年首款车ES8发布时,纽博格林赛道7分05秒的成绩确实亮眼,可用户提车后发现:44.8万的车机卡成PPT,车门关不严,连座椅缝线都歪七扭八。

更头疼的是财务报表。从2018年美股上市到2024年,蔚来累计亏了超800亿,相当于每天烧2200万。合肥政府70亿救命钱砸下去,股价跟坐过山车似的——最高时市值比宝马还高,最低时跌去90%。2024年财报更扎心:每卖一辆车亏15万,这哪是造车?简直是给银行打工交学费。

眼瞅着高端市场混不下去,李斌把宝押在乐道上。这个定位20-30万的家庭品牌,首款车L60直接对标Model Y,喊出“成本降10%”的口号。可现实比口号骨感多了:

用户不买账。72%的蔚来车主自己装了家充桩,换电成了摆设。乐道想靠低价拉家庭用户,可同价位的小米SU7、华为问界M9早把智能座舱卷出新高度,人家车机流畅得能打游戏,乐道拿什么拼?

品牌打架。蔚来车主花40万买的是“高端服务”,乐道车主花25万买的却是“精简版蔚来”,这割裂感比蔚来股价波动还难受。有老车主吐槽:“当年冲着服务买的,现在倒好,低端品牌用同个标,脸都被打肿了。”

产能跟不上。合肥工厂现在月产能不到2万辆,乐道要月销5万辆?先把工人累趴下再说。

说白了,李斌的困局藏着新能源车的死结:技术要烧钱,用户要实惠,资本要回报。换电站像台吞金兽,研发投入是个无底洞,乐道不过是“用中端价格复制高端失败”。

但要说蔚来没机会,也冤。它手里还攥着三张牌:

换电专利。全球800多项专利看着不值钱,真到行业寒冬,说不定能靠技术授权捡漏;

用户基本盘。22万车主里,15%是“铁粉”,忠诚度堪比果粉,这部分人撑着,蔚来短期内塌不了;

政策东风。国家正推换电标准统一,要是能熬到行业洗牌,说不定能捡个漏。

李斌这十年,像极了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推着换电站的巨石上山,眼看要成功,“轰”的一声又滚回谷底。乐道的出现不是救星,是新赌局。新能源车的终局从来不是比谁烧钱快,是比谁活得久。要是能熬到固态电池量产、超充网络铺开那天,或许还能翻盘;要是熬不住,李斌手上的“紫手印”,怕真要成行业的“警示碑”了。

“商业世界最残酷的地方,是再牛的创新,跨不过生态门槛,最后都得当先驱。”

资料来源:

今日头条《蔚来汽车:高端纯电汽车的深耕者与守望者》

今日头条《李斌和他的蔚来:十年造车路,驶向何方?》

什么值得买《李斌与蔚来汽车:从创业维艰到新能源汽车先锋之路》

58汽车《蔚来共享引以为傲的换电,为何没人为其买单?》

今日头条《蔚来换电模式2025:孤岛末路,还是绝地重生?》

懂车帝《乐道市场如何?》

网易订阅《蔚来总裁秦力洪:一年内会推出第三品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