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岂是几句口号就能应对的?
阿维塔,这个集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大巨头宠爱于一身的“优等生”,如今却面临着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
就在它摩拳擦掌准备敲响上市钟声之际,一连串的“火情”,让它原本光鲜亮丽的形象,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这不,10月5号,福建宁德那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就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全网的关注。
试想一下,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停车场里静静停放着一辆辆爱车。
突然间,一辆阿维塔06,刚提车一个多月,行驶里程不过区区1066公里,竟如同被点燃的引信,副驾驶位置腾起浓烟。
短短三分钟,火势便如同脱缰的野马,瞬间吞噬了整辆车,并迅速蔓延。
半小时后,这场意外的“焰火”,已将周围停靠的奥迪、宝马、马自达、埃安等七辆车也卷入其中,最终,八辆车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毁。
那场景,该是多么触目惊心?
车主事后形容自己“精神状态基本都是蒙的”,何尝不是一种心痛到极致的麻木?
“人生若只如初见”,可这初见,却是如此惊心动魄,留下的,是巨大的财产损失和难以言说的恐惧。
那么,这火究竟从何而来?
阿维塔官方的声明,在车主视频下架后才姗姗来迟。
声明中,他们给出了初步的说法:火源位于副驾驶座椅,但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压电控等关键部件均未发现异常。
这是否意味着,起火原因另有隐情?
“可能导致起火的其他原因,相关部门正在进一步查验中”,这句官方回复,像是在说,“我们还在调查,请大家耐心等待”,可对于急于上市的阿维塔来说,这等待的每一天,都可能意味着资本市场的风向转变。
阿维塔06,这款以“入门”姿态闯入市场的车型,承载着品牌拉低门槛、扩大用户群的厚望。
20万出头的定价,直指特斯拉Model 3和小米SU7等热门竞品,誓要在豪华轿车市场“强势突围”。
它不仅主打性能,加速能力令人侧目(纯电双电机版最快3.9秒破百),更强调智能驾驶体验,搭载华为鸿蒙OS和乾崑智驾系统。
然而,与这些耀眼的数据和称号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其在安全宣传上的反复强调。
特别是电池安全,阿维塔曾多次展示其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包的“耐烧”能力,CEO陈卓更是斩钉截铁地表示“迄今为止,保持零自燃”。
这番豪言壮语,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火灾面前,显得尤为刺耳。
“言必信,行必果”,对一个汽车品牌而言,安全承诺的背后,是无数消费者的信任。
阿维塔全系车型都搭载宁德时代的电池,06使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约153Wh/kg,这与高端车型使用的三元锂电池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与“零自燃”的承诺之间,似乎出现了一道难以弥合的鸿沟。
这已非阿维塔首次遭遇安全风波。
今年5月,一辆阿维塔11在深圳因底盘受损而起火,官方解释为“剧烈撞击导致电池包热失控”。
紧接着,国庆节第一天,又有一位车主发视频称,车辆在辅助驾驶状态下,因未能识别动物而引发事故并着火。
两次事故,两次起火,一次是外力撞击,一次是智驾失灵,但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令人担忧的结果——火。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旧事重演”,对阿维塔的安全性,消费者不禁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创业维艰,岂可不慎?”
尤其是在资本市场这片“丛林”中,任何一点小小的疏忽,都可能被放大,成为致命的弱点。
阿维塔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目标是2026年上市,拟募集资金高达10亿美元。
这背后,是公司持续的“失血”现状:2022年至2024年,三年累计亏损高达97.26亿元!
营业收入虽有增长,但净亏损却逐年攀升,从20.15亿飙升至40.18亿。
低价车型的引入,虽然扩大了销量,却也拉低了单车售价和毛利;智能化竞争的加剧,迫使阿维塔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剧了亏损。
“欲速则不达”,阿维塔的销量目标,也屡屡跳票。
2023年10万辆的目标,完成率不足40%;今年虽然下调至9万辆,前9个月也仅售出9.07万辆,要完成全年目标,意味着第四季度每月销量需达到4.33万辆,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业绩的低迷,也导致了高层频繁变动,三年内三位董事长更迭,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公司内部的巨大压力和对现状的焦虑。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消费者的信任,是任何一家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石。
阿维塔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挑战,更是品牌信任的重塑。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消费者拥有越来越多的选择。
他们需要的,是安全可靠、品质卓越的产品,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惊吓”。
几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旺了阿维塔的上市之路上的“荆棘”,也烧出了它在安全承诺上的“裂痕”。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希望阿维塔能够深刻反思,真正将安全放在首位,用扎实的行动来赢回消费者的信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承诺和冰冷的声明上。
毕竟,对于一个准备在资本市场搏击的企业来说,稳固的根基,远比华丽的包装更为重要。
这出“汽车安全大戏”,后续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