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他老车还能开,为啥急着换,他说不是不能开,是开着 “闹心”: 导航还得连手机支架,冬天开暖风油耗直接飙到 12 个,朋友坐他车都说 “你这车里 怎么连个无线充电都没有”。
这事让绵琢磨,现在确实很少见有人把一辆车开 20 年了,以前小时候看村里有人开老桑塔纳,能传两代人,现在怎么就不行了?
不是大家不爱惜车,是里面的门道太多,今天绵就跟大伙唠唠这事。
首先得说,最直观的就是技术迭代太快,老车根本跟不上趟。
以前的燃油车,技术变化慢得很,比如 2000 年前后的捷达、桑塔纳,发动机、变速箱那套东西,十年八年都没啥大变化,只要保养好,开着也没啥区别。
但现在不一样了,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出来以后,技术更新快得像手机似的。
举个栗子,2015 年左右第一批主流电动车,续航也就 150 公里上下,冬天开空调还得打五折,现在随便一辆新能源车,续航都能到 500 公里以上,还有快充,半小时就能充大半电,这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
不光是续航,智能配置更是天差地别。
以前的车,有个 CD 机、电动窗就不错了,现在的车,大屏、车联网、语音控制都是标配,有的还能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
绵有个朋友,开着 2018 年买的电动车,现在车机系统都不更新了,连导航都搜不到新修的路,想连个蓝牙还经常断,他说 “不是不想开,是开着太不方便,跟别人的新车比,像在用老年机”。
还有电池技术,早期电动车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也就 1000 次左右,开个五六年续航就剩一半,现在的电池循环寿命能到 2000 次以上,还能终身质保,但老车可享不到这待遇,换个电池得花好几万,比车本身还贵,谁还愿意留着?
有人觉得燃油车总不至于吧?其实燃油车也一样。
现在的燃油车,都在搞混动、轻混,油耗比老车低太多。
比如以前的中级车,百公里油耗得 10 个油以上,现在的混动车型,油耗能降到 5 个油以内,开一年油钱就能省好几千。
还有排放标准,老燃油车根本跟不上,比如国一、国二的车,现在在很多大城市都不让进市区,就算能进,年检也麻烦得很,一年得检两次,还容易因为排放不达标过不了,修一次又得花不少钱,还不如换辆符合国六标准的新车,省心又省油。
然后就是政策的影响,这玩意比技术迭代还 “逼” 人换车。
最明显的就是排放标准,这些年我国的排放标准更新得特别快,从国一到国六、也就用了十几年时间。
绵查过,国一标准是 2001 年实施的,国六标准 2020 年就全面实施了,这意味着一辆 2001 年的车,到 2020 年就不符合最新标准了。
不符合标准的后果很实在:限行、禁行。
比如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国三以下的燃油车早就不让进五环了,就算在小城市,有时候遇到环保检查,老车也会被临时限行。
你想,要是开着老车,出门还得看日子,生怕被罚款,多闹心?
还有年检政策,车龄越长,年检越频繁。
根据我国现行规定,车龄 6 年以内的车,每两年检一次;
车龄 6 到 15 年的车,每年检一次;
车龄 15 年以上的车,每半年检一次。
别小看年检,老车年检可不是走个过场,很多老车因为零件老化,比如三元催化器失效、刹车片磨损,很容易不过关。
绵有个亲戚,开着一辆 12 年的老车,去年年检的时候,因为尾气不达标,修了三次才过,花了两千多块钱,他说 “这钱都够抵半年油钱了,还不如加点钱换辆新车,省得折腾”。
除了限行和年检,新能源汽车的政策鼓励也让很多人放弃了老车。
这些年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不限牌政策,吸引力太大了。
比如上海,燃油车牌照得靠摇号,有时候摇几年都摇不到,而新能源车牌照直接送;
北京也是,新能源车牌照虽然也要排号,但比燃油车牌照容易多了。
很多人本来没想换车,但看到新能源车牌照这么方便,再加上充电补贴、免购置税这些优惠,就忍不住把老车卖了,换了新能源车。
就算现在补贴少了,但不限牌、不限行的政策还在,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比开老车划算。
再说说消费观念的变化,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以前大家觉得车是 “大件”,得开够本,能不换就不换。
绵小时候,村里谁家有辆车都稀罕得很,一辆车开十几年很正常,有的甚至能传到下一代。
但现在不一样了,大家觉得车更像 “消耗品”,就像手机、电脑一样,用几年就想换。
尤其是年轻人,对车的要求不只是 “能开”,还得 “好用、好看、有面子”。
比如现在的年轻人买车,很看重外观设计、内饰质感,还有智能配置。
老车就算车况再好,外观设计也过时了,内饰都是硬塑料,跟新车比差太远。
绵有个同事,25 岁,开着他爸传下来的 10 年车龄的老车,每次跟朋友出去,都觉得 “没面子”,后来攒了点钱,就换了辆新款的紧凑型轿车,他说 “不是老车不能开,是跟朋友的车放一起,显得太落伍了”。
还有就是大家的收入提高了,换车的成本也相对降低了。
以前买辆车得花好几年的工资,现在很多人一年的工资就能买辆入门级的新车,就算是中级车,贷款也很方便,月供压力不大。
比如一辆 10 万左右的新车,首付 3 万,月供两千多,对很多上班族来说,不算啥负担。
所以很多人觉得,与其开着老车修修补补,不如花点钱换辆新车,开着舒服,还不用操心维修的事。
另外,现在的汽车市场选择太多了,从几万块的入门级车到几十万的豪华车,应有尽有,而且车型更新快,每年都有新款车上市。
比如 SUV、MPV、轿跑,各种车型满足不同需求,以前大家只能选三厢轿车,现在想选啥选啥。
很多人看到新款车出来,觉得比自己的老车好,就忍不住想换,这也是很正常的事。
最后还有个实际问题,就是长期持有老车的成本,其实并不低。
很多人觉得开老车不用花钱买车,能省钱,但实际上,老车的维修、保养、保险成本,加起来可能比换新车还贵。
先说说维修成本,老车的零件很容易坏,而且配件不好找。
很多老车的车型已经停产了,4S 店早就没有原厂配件了,只能去二手市场或者副厂找配件。
绵认识一个开修车行的朋友,他说 “现在修老车最麻烦的就是找配件,比如一辆 2005 年的老车,想换个空调压缩机,得在全国范围内找,有时候等半个月都找不到,就算找到了,价格也比新车配件贵不少”。
而且老车的电子元件特别容易坏,比如车机、传感器,这些零件修起来不仅贵,还容易反复坏,修了又坏,坏了又修,特别折腾。
再说说保养成本,老车的保养频率更高,保养项目也更多。
比如新车保养,只需要换机油、机滤就行,老车除了这些,还得换刹车片、刹车盘、正时皮带、轮胎,这些都是易损件,车龄越长,坏得越频繁。
比如一辆 15 年车龄的老车,每年的保养费用可能得几千块钱,而新车每年的保养费用也就一千多块钱,差距很明显。
还有保险成本,老车的保费可能不低,而且保额还低。
保险公司觉得老车的维修成本高,出事故的概率也高,所以保费会比新车贵。
比如一辆 10 年车龄的老车,每年的交强险、三者险、车损险加起来,可能得五千多块钱,而一辆新车的保费可能也就三千多块钱。
而且老车的车损险保额很低,比如一辆老车的实际价值可能只有 2 万块钱,车损险的保额也就 2 万块钱,要是出了大事故,就算保险公司理赔,也赔不了多少钱,还不如不修直接报废,但报废也拿不到多少补贴,特别不划算。
有人说我把老车当 “老爷车” 收藏,不开行不行?
其实也很难,因为老车长期不开,零件更容易坏,比如电池会亏电,轮胎会老化,发动机里的机油会变质,到时候想再开,还得花一大笔钱修。
而且很多城市对长期停放的老车有规定,不能随便停在路边或者小区里,容易被拖走,所以收藏老车也不现实。
绵觉得,不是大家不想把车开 20 年,而是现在的环境、技术、政策都不允许了。
以前的车技术简单,政策变化慢,大家能开很久;
现在的车技术更新快,政策收紧,消费观念也变了,开个五六年就觉得跟不上了。
但这也不是坏事,这说明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得快,大家能用到更好的车,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以前开辆车是 “稀罕事”,现在换辆车是 “平常事”,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可能有人会说,还是以前的老车质量好,能开 20 年,现在的车质量不行。
其实不是现在的车质量不行,是现在的车技术更复杂,更新更快,大家不愿意开那么久了。
比如现在的新车,只要保养好,开 20 年也没问题,但谁愿意开 20 年呢?
20 年后的汽车,可能都能自动驾驶了,现在的新车到那时候,不也成了 “老古董”?
所以,很少有人把车开 20 年,不是因为车不好,是因为时代变了,技术变了,大家的需求也变了。
这事说出来可能有人不信,但事实就是这样,你看身边的人,有几个开着 20 年车龄的老车呢?
就算有,也大多是用来收藏,或者偶尔开出去怀旧,很少有人天天开。
声明:
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全部评论 (0)